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善于以“情’促学。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先要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入手。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可通过师生谈心等方式进行,谈心要注意用心灵去感应心灵、用心灵去赢得心灵,要讲究方法与艺术。比如,与那些在学习上没有兴趣的“学困生”、“心  相似文献   

2.
处理学生的“错误”,我们老师一般是通过“谈心”来进行教育的。“谈心”必须有真情的付出,才有真情的回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是师生之间交流的纽带。而师生之间的谈心,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走进学生说『谈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师生之间的谈心,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谈心教育更是心灵交流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为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阿拉伯数字,数学教学也要恰当的运用情感因素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该如何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培养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师生互动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是一种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与探讨,在互动的学习环境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赵长勇 《文教资料》2010,(14):172-173
谈心是师生之间言语交流、心灵沟通、感情培养的重要方式,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想提高谈心效果,就必须讲究谈心技巧。本文作者通过多年来担任班任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点谈心技巧。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投入感情 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是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用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相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自身缺乏激情,那是无法触动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深处。”谈心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谈心是班主任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解决思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觉得谈心成功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能用真诚打开学生的心门,和学生的心灵保持零距离,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个性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谈心”这门艺术,让谈心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笔者认为,与学生谈心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这班主任一干就二十多年,同事戏言:“老裴治班有法宝”。其实我只不过是坚持“攻心”的原则,采取“谈心”的方式,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实践证明:“谈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谈心,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想法、要求以及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了如指掌,从而准确地把握好整个班级跳动的脉搏,做到心中有数,对策有效。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它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实践语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从而灵活自如地应用语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用英语进行交流,就是一种情感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地使用英语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刘果  罗顺安 《湖南教育》2005,(15):38-40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精神源泉。因此,师生间的“心灵相通”是教师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师在本节课一开始,就通过对学生的赏识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较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2006,(11):57-57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俄国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位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学是师生间的心灵对话.是心智碰撞的生命运动.教学又是艺术.这种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启迪智慧.传授方法,“授之以渔”。在教学《山中访友》这篇构思奇特.充满童心、童趣的散文时.  相似文献   

13.
师生之间言语交流、心灵沟通,是师生关系良好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成长。因此,对于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谈心交流,是日常教学工作中绝对不可缺少的。就自身的体验而言,我认为只要依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就能使师生之间的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苏丹 《学周刊C版》2014,(2):94-95
教学是师生心灵的交流与碰撞.成功的教学不仅是靠教师单方面的传授.也要有学生情感的融入。小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教师就必须采用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进而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要转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爱他们。和他们交知心朋友。因为“爱”能沟通老师和“学困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成为师生之间取得信任的纽带和桥梁。通过“爱”的情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去启迪学生的心扉。使他们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从而提高转化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一、时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习数学。它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师必须以真诚的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和他们平等交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使学生在不断的犯错和纠错中成长。教师应把他们当朋友去交往,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深入学生中间,和他们谈心、交流,想学生之所想,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喜欢你、敬佩你、信任你,才会产生内在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 ,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是自发产生的 ,要靠教师的精心激发和不断培养。情感激趣 :“亲其师 ,信其道”,所以 ,密切师生情感是激趣的基础。情感激趣的最好办法是对学生要有爱心、有耐心 ,经常与他们谈心、玩耍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 ,要欣赏和赞美每一个学生 ,一个鼓励的目光 ,一个赞许的点头 ,一个会意的微笑或不时的应答 ,都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 ,建立和谐的感情 ,使学…  相似文献   

18.
陈艳  刘果 《教师》2010,(2):102-10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班主任工作中,谈心是主要的也重要的工作之一。班主任通过和学生谈心,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事实证明,和学生谈心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下面就如何与学生进行谈心,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师生交流的教学就等于没有发生教学,学习的本质是“参与”,没有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学习的过程,学习就变得无意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斌 《青年教师》2005,(7):17-17
谈心是师生间心灵的碰撞,是情感的最好交流。与学生谈心,不仅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选择好适当的场合,设计好每一个细节,而且要把握好谈心的最佳时机。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谈晚了,“往事消散如云烟”,失去了作用。不同学生的不同时期,心理需要各异,最佳教育时机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