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乒乓球技战术“三段分析法”对中国组合马彬郝帅、中华台北组合庄智渊/陈建安在第52届巴黎世乒赛男双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马琳和郝帅配对中的劣势和不足,客观地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双打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2,(1):100-101
“下蹲发球”可以说是丁宁的一项标志性技术,但是在2011年的国内外大赛中,丁宁在前三板的技战术套路中做了明显的调整:从原来的下蹲发球调整为更多的站立式发球,继而衔接三五板的连续套路。  相似文献   

3.
本期名将赏析是关于许昕的技战术图解,他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锦标赛上作为上海队的第一主力,带领球队时隔15年后,再次问鼎男团桂冠,这四组图都是许昕在全国锦标赛上的实战图,没有到现场的读者可以在这里一饱眼福。第一组是许昕接发球直接用反手拧拉上手后,快速衔接反手撕的套路。许昕是继王皓之后,又一名将直板的反手横打运用得非常流畅的运动员,虽然他还没有像王皓那样厚实的相持能力,但凭借左手持拍这一优势,他的直板横打已经越来越有威胁。  相似文献   

4.
本期拆招解式,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三组关于水谷隼的技战术图解。水谷隼是日本男队中的绝对主力,他打球很有灵性,其技术风格是在亚洲打法的基础上结合了欧洲的特色,中远台进攻和相持能力都很强。第一篇内容就是水谷隼在发球后通过交叉步的衔接,在中远台发动进攻的战术套路。  相似文献   

5.
本篇,刘诗雯展示的是接发球抢攻的战术,同样体现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特点。她通过强烈的上手意识和高质量的衔接完成了这套衔接战术。 刘诗雯这三组战术套路有很多共同点。她具有灵巧多变的技术风格,在比赛中更多地靠落点和速度来克敌制胜。除了速度和落点的变化外,她的打法中还藏有凶狠的一面,积极主动的进攻意识非常强烈,并且在连续进攻时也一直寻求压迫着对手。刘诗雯很突出地把自身特点和“女子打法男性化”的理念融合到了一起,这是她能拥有世界顶尖技战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可晨立 《乒乓世界》2014,(11):90-91
本期三组图全部是丹羽孝希在接发球轮次展开的战术组合,分别展示了他在反手台内拧拉之后的衔接套路。第一组图是丹羽孝希在反手位短球的位置采用拧拉的技术进行接发球抢攻,随后进行正手快带的战术组合。这组技战术的衔接比较困难,在一次衔接中包含了长、短和左、右两种不同位置的转换,这就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和协调性,才能顺畅地进行快速衔接。  相似文献   

7.
本期拆招解式为大家带来了两组接发球轮次的进攻套路。本组是许昕在接发球时,主动通过反手拧拉上手,随后完成连续进攻的技战术图解。在这组战术中,许昕巧妙利用落点控制对手,并在连续进攻中通过节奏变化向对手施压,最终通过三板不同技术的组合拿下了这一分,展现了技术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4,(6):68-71
在技战术方面,马龙在本次世乒赛中依然保持着灵巧的球风。采用快速多变的战术克敌制胜,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技战术套路变得更加丰富。组合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了。本组图是中国对中国台北的半决赛中马龙对庄智渊的一盘。庄智渊的球速也很快,并且击球质量很高,对马龙的冲击非常大。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少儿训练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已经非常系统化了。为了在实战中能更好地发挥技战术,各级教练员凝练出了许多训练套路,本篇我们为大家选取的第一套是站在反手位的“一拉一打”,陪练方喂出的是一下旋一上旋,且都是出台球。  相似文献   

10.
本期名将赏析是三名男子运动员在进攻中注重使用落点的套路。第一组是马龙利用巧妙的发球落点变化调动对手,随后侧身冲拉对方追身的技战术图解。这两板球的处理体现了马龙对细节的把控,展现了他强势的正手进攻能力和超强的落点变化意识。发球到小三角,干扰对方战术。图中,马龙发侧旋球到奥恰洛夫的反手小三角处,他想利用这个落点变化干扰对方接发球的反手拧拉。  相似文献   

11.
武术套路训练的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武术套路训练中的心理意识分析。武术套路训练不仅包括素质训练,基本功、技战术的训练而且还包括各种意识的训练。这种意识的训练,在武术中就是心理方面的内容。在武术教学训练中由于动作变化多样,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非常重要,使学生学会分析动作中肌肉用力感觉,充分发挥心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从而使动作完成得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方文 《乒乓世界》2000,(8):33-33
乒乓球战术的一些组合套路,外行人看起来是一种享受,但它只发生在一刹那。而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怎样强化战术意识,提高运用技战术套路的实战水平,却是长期而艰苦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3,(5):156-156
陈建安凭借团体世界杯赛的出色发挥,成为上月乒坛:最耀眼的新星。他在对阵奥运冠军张继科的比赛中逆转获胜,展现出不俗的冲击力。依靠这场胜利所获的积分,陈建安一路上升至第27名。这位国际比赛“U21”组的常客即将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14.
6月 10日早晨,记者在唐山锦江贵宾楼一层餐厅吃饭时遇上国家男二队主教练方文,他说:“四场1/4决赛打得太精彩了,昨天晚上满脑子都是球.怎么也睡不着觉,索性坐起来记笔记,把那些经典回合都记下来了,回北京后结合比赛录像给男二队选手讲解,高水平选手怎样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技战术套路。我们平时也经常设立一些训练课题,要求年轻选手掌握这些技战术组合和套路的运用。这次比赛打出了这么多精彩的回合,对他们是很好的启发。” 记者一听,马上想到很多球迷也一定想了解这些高精尖技战术,立刻让方文拿出笔记本,对这些”精典套路”一一解释。(夏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近三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为例,对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竞赛模式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竞赛分组、竞赛项目的设置和录取名次的评定三个方面,旨在为大锦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战术的一些组合套路,外行人看起来是一种享受,但它只发生在一刹那。而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怎样强化战术意识,提高运用技战术套路的实战水平,却是长期而艰苦的训练过程。 瓦尔德内尔VS朱世赫 朱世赫中远台爆冲,瓦尔德内尔反手吸一个短球 有一个球在经过了很多来回后,朱世赫在中远台打出了一个极具爆发力的中台反拉,球速非常快,可以说是爆冲。瓦尔德内尔用反手吸了一个非常短的近网球,球过网以后几乎不再往前走。这种手上感觉、控球能力以及击球瞬间对球的调节令人吃惊,就像开车时,从非常快速的四档突然降到一档,而且非常…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4,(11):86-87
后两组图解主要展现了高水平运动员是怎样通过不同的重心调节来协助完成击球动作的。第一组是陈建安发球,马龙在中间偏正手的位置用反手拧拉的技术把球拉了起来,但回球弧线偏高,陈建安抓住机会,在没有进行步法调节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重心,完成了一板精彩的“高压式”反手快撕。  相似文献   

18.
以女子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运动员发抢段平均得分率良好,发抢段主要得分手段为发球和发球抢攻;接抢段平均得分率优秀,且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运动员接抢段技战术使用各具特色;相持段平均得分率为及格,反手技战术为主要得分手段。通过对运动员三段得分率、使用率与名次进行卡方检验得出检验发抢段、接抢段技战术表现与其排名有显著性相关,运动员的技战术在三段得分率及使用率个体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大球时代到来之后,运动员更加注重击球的主动性和衔接质量,但防守始终是乒乓球实战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尤其当“反手拧拉”逐渐代替很多接发球手段后,适当变换接球方法也能对对方进行干扰。本组拆招解式,我们将为大家带来3组不同的防守套路,第一组是两名右手运动员的图解,其中斯米尔诺夫在二、四板衔接中就采用了主动劈长后再防守的技战术组合。  相似文献   

20.
本期学以致用带来了两组尚坤侧身抢攻的技战术图解。侧身抢攻对于左手运动员来讲是非常实用的一项技术,使用率和威胁性都非常高,所以强烈建议左手持拍的球友勤加练习。另外,步法好或发球好的球友也可以借鉴尝试,以便增强综合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