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一直是影响其实效性的原因之一,以工匠精神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教育要做到内容上科学、教育要求上合理和形式上多样三者的有机统一。内容上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以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为抓手锻造理想信念;要求上要符合学生思想承载能力,要结合学生实际特性;形式上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与时俱进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成效显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主题;把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教育相结合,引导人们在实现近期理想的过程中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的理想和民族理想相结合,释放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把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实现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理想信念教育要通过先进引领,力求把先进群体理想信念的培育建立在理性引导之上;注重理想人格的培育,夯实理想信念教育的道德基础;把理想教育与理想实践结合起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地域特色文化与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价值指向和目标追求。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和以文化人功能,是实现“以文增职”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职促信”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地域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广东地域文化为例,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应搭建文化载体,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教育渠道,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构建长效机制,全面增强学生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指引中学生理想的灯塔,对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具有引导、激励意义。学校应以中国梦教育为契机,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践行中国梦,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统一。本文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力图通过其实现对理想信念教育意义的研究,探索中国梦融入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的路径,期待对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有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增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针对90后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教育应该更加贴近大学生思想与生活的实际,尊重理想信念生成规律,把理想信念教育融会在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把社会理想、长远理想、崇高理想的实现融会在个人理想、近期理想和一般理想的实现之中;把理想信念教育融会在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之中,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以习近平总书记美好生活观为引领,构建立意高远又紧扣现实生活的思想境界,创新学生喜闻乐见的意识形态话语,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创新的有益尝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嵌入民生改善与民心所向的生活情境,勾勒纵横交织与真实全面的完整图景,彰显共同富裕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遵循生活需求与生产供给的辩证规律,描绘创造主体和实现路径的中国方案,激发肩负使命与实践行动的持久动力,能够使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从生活走向深邃又回归行动,实现主客统一、知行合一、真善美融合,取得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理想信念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仍然受到教师、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科任教师教育目标的偏离导致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导致理想信念教育的弱化,社会公共责任的缺失导致理想信念教育的低下,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理想信念教育的紊乱。新形势下,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以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培养正视理想信念的教师;以思想建设为突破口,培养具有理想信念观念的家长;以素质教育为推动力,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理想教育的过程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时机。但长期以来 ,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却未被真正摆到核心位置 ,其教育效果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 ,固然是多方面的 ,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性特点研究不够 ,未能找到理想信念形成过程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以及理想信念心理结构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结构之间的联系和切入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社会的开放改革发展 ,又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因此 ,迫切需要探索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性特点 ,以不断…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理想信念是科学的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科学化。文章认为 ,理想信念是理性思维与信仰确立的统一、系统学说与个人素质的统一、对未来期望与现实操作的统一。因此理想信念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纪律教育、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 ,不仅必须遵循个体理想信念生成、发展的规律 ,还要遵循教育过程的规律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文章明确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特点,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分析阻碍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时代特征,提出五项有效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和现实需要相统一,理想信念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统一,引导与批判思想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以期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理想信念影响价值观的变化,价值观的变化会对个人的成长成才有深远的影响。人才培养工作与理想信念教育密切相关。新时期高职高专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突显许多问题。从新时期下高职高专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状况和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提出高职高专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主要路径,以期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施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陈霞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8):49-52,91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为:重视入党前的严格把关,但缺乏入党后的持续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明显,但课程感染力不强;教育形式丰富多样,但与社会现实联系不够;组织生活定期开展,但对学生党员个体成长关注不高。其原因主要为:高职院校的学制较短,限制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开展;党务工作队伍不够壮大,制约了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提升;教育内容不够合理,影响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难以高度统一。改进路径为: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与平台;强化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创新完善教育内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尊重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形成高校、社会与家庭三方教育合力,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和精神导航,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在于,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处理好理想性与现实性、主导性与层次性、融合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着力实现这几种关系的相互统一、协调与共存。当前形势下,要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以中国梦为引领,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全程化与全员化;其次,要以中国梦为基础连结理想世界与生活世界,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范式转换;再次,要以中国梦为契机建立主客体互动关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并不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真理性价值的丧失,也不是大学生主体性价值需求的不足,而是作为真知的社会理想信念与大学生个体价值认同的矛盾分裂。在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法权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实现社会理想信念与大学生个体价值认同的统一。在由特殊向一般、个体向社会转化的过程中道德信仰起着价值中介、基础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道德信仰的社会历史功能和理论逻辑功能及其统一。而这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又具有普遍性,并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职生许多不良思潮和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中职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在重塑学生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应坚持以职业理想为核心的目标取向、以赏识教育为基点的实施准则,确立疏堵相济、校企一体、多方共管的教育策略,构建起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系,以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疏离大学生实际、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等问题。新时代要以教师为引导,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成长提供引领保障;以学生为主体,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工作加以落实;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展教育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理想信念是个体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追求和职业选择。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存在观念陈旧和方式僵化等问题,高校学生管理者和广大思政教育者在工作上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以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生涯发展规划内在联系起来,在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厘清生涯发展方向,明确学业、职业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征程中,以“四个自信”为引领,自觉投身到时代复兴的伟大使命中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时代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20世纪50至7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两个阶段.其基本经验可以归纳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高校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阵地,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相结合.把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要求,应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统一,连续性与长期性的统一,继承优良传统与不断改进创新的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认为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未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是由于以下原因:信仰教育价值认识不足;灌输教育与社会多元化矛盾;科学理想信念理论阐述滞后等。在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并试图寻找满足的特定历史时期,必须建构信仰教育体系,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地位;在多元比较和鉴别中,促进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确立信仰追求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吴玉峰 《职教通讯》2011,(12):79-80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要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根本问题着眼、从解决学生成材过程中的思想矛盾和精神困惑着力、从学生迈向成功过程中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着手,切实做好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