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7,(12):208-209
随着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幼儿园在开发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课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常见的地方、风景、常吃的食物等,增强幼儿园教学的趣味性和适宜性。因此,在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真正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指导,增强幼儿教学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幼儿教育的深化和改革,教育部门提倡在教育中要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而民谣教育符合该要求。主要对如何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谣,让幼儿感受到优秀的民族文化,体会家乡之美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林婷 《成才之路》2022,(11):106-108
班级文化建设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幼儿园班级文化创建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将绿色文化融入其中,为幼儿营造绿色环保、健康生活的绿色文化氛围,培养幼儿健康生活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文章围绕幼儿园班级"绿"文化创建活动,探究班级"绿"文化创建内容、实施途径,以及在班级"绿"文化创建中...  相似文献   

4.
云南各族人民年复一年,世代相传,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歌民谣。云南民歌民谣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是各民族的历史、社会、风习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82):159-16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资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启蒙阶段,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本土化"构架,让幼儿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接受当地特色文化的熏陶,感悟古镇文化的深厚历史气息,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文章主要就如何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园"本土化"特色课程的构架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实践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让"食育"进入生活课堂,让幼儿做健康的人、做幸福的人。食育文化旨在以幼儿为本,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入手,引导幼儿认识食物、食品;了解绿色、环保;掌握文明、礼仪;懂得尊重、感恩;感受付出、回报,在食育文化塑造中让幼儿能够养成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饮食行为习惯。为此,就食育文化在幼儿园中开展的意义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赖艺艺 《成才之路》2014,(12):68-68
充分开发利用辖区资源,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既能提高幼儿园教师挖掘总结创新能力,又能让幼儿熟悉传承家乡传统文化,提升幼儿人文素养,从小培养幼儿爱国爱乡爱家的积极情感。通过地方资源有效的融入,拓宽教育渠道,提升素质教育内涵,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有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依据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游戏中充满自由、自主和愉悦,幼儿能通过游戏不断地体验到成功与失败,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人格的内涵,获得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可让幼儿走进本土文化,寻找教育时机利用地方文化,在幼儿园积极开展主题游戏。让幼儿体验到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它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生活材料资源,利用幼儿园本土课程来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新时代及地方幼儿的教育之需。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富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美术活动,使美术活动成为幼儿爱玩的活动,成为幼儿抒发情感、表达想法的一种特殊“语言”,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让幼儿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53):167-16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根据幼儿园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幼儿园地方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满足幼儿园现代化教育需求,促使幼儿园课程发展目标和国家教育目标相适应,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幼儿园形成富有个性的特色课程。文章以苏绣园本课程开发为基石,依托苏州刺绣发源地,将这一传统的地域性的文化资源引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之中,让幼儿在认知、学习刺绣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促使幼儿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对家乡和生活环境的认同。促使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为幼儿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莉 《教师》2012,(31):1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积极、主动、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幼儿园的教育就是与教育内容密切相关的环境教育。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多元文化的环境,让幼儿都能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让幼儿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在幼儿园中创设宽松、和谐、关爱、接纳的良好环境,具体体现在幼儿园生活活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中。这些活动在幼儿的个性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成 《湖南教育》2005,(3):43-43
一个地方的民谣、民谚能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借用民谣、民谚教地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民谣、民谚能帮助学生认清地理事物的特征。《中国地理》多次提到东北平原的黑土,所谓“沃野千里”,重在说明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如何突出一个“肥”字,当地有一首这样的民谣:“雁窝岛的黑土肥到了家,用手一捏冒油花,插根筷子也长叶,埋根火柴也发芽。”从这首民谣中,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东北平原的土壤特征。民谣、民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区差异。“乌苏里,两大怪,汽车没有爬犁快,拉水用麻袋。”反映了东北的长冬严寒;“云南十八怪,风雨来得快,…  相似文献   

13.
<正>陶行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江苏省常熟市昆承小学幼儿园利用贴近幼儿生活的家乡特色文化开展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践行陶行知思想,传承行知文化。一、用心感悟美——让家乡文化走进幼儿的校园陶行知说:"学校以生活为中心。"新课标提出:"要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幼儿园和社会生  相似文献   

14.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是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根据陶先生提出的理论,结合五大类教育活动,美术活动是最能体现幼儿生活教育的,具有源渊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间美术的活动应该让幼儿参与其中,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做到让幼儿以生活为中心。而我们幼儿园正是以民间美术为特色的幼儿园,我们更应该以"生活教育"为指导,充分挖掘生活中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英国古代民谣是英国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其内容涵盖民间传说、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和宗教迷信,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价值。根据主题分析,英国古代民谣呈现出典型的悲剧情怀,具体可以分为"爱情之悲""战争之悲""时政之悲"和"英雄之悲"四大类。由分析可见,这种主题的突显特征与英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形态、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是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积淀的一种文化和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6.
幼儿处于人生长途中的最初阶段,他们的学习、生活范围主要是在幼儿园和家里。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知识,更多的教育来自于家庭。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幼儿的成长担负着重要责任。所以,做好家园共育,能更好地让幼儿健康茁壮成长。但是,由于每个家庭的文化水平不同,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同,家园共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值得幼教人员不断地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2012,(34):61
红缨幼儿园创建于1958年,是杭州市甲级幼儿园、浙江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幼儿园经过五十余年的积淀,形成了"快乐生活"教育品牌文化。幼儿园重视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生活与学习环境。如,幼儿园户外有水泥地面上的"淘乐园"、山坡上的"风爷爷的公园"、庭院里的"创意园林"、可让幼儿感受丰收的"小果林"和"小菜地"、能供幼儿自由翻滚跳跃的大草坪等,室内有"好朋友走廊""能玩的博物馆""图书馆""创意工坊""专用游戏馆"等,以力求给幼儿"符合他们天性,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幼儿除了和父母相处外其余时间都是在幼儿园,所以幼儿园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巧借传统文化提升幼儿园的活动质量,运用新颖的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平时的活动中,让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幼儿园活动的质量,也让传统文化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幼教之父,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他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教育就是要引导幼儿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生活中学习,在文化学习中会生活。目前幼儿园的课程大多数是以主题活动呈现的,这也是一种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性课程。为了促进幼儿园主题课程贯彻生活化原则,把富有教育价值的传统文化内容纳入课程中,让幼儿在生活的实践、参与、体验中学习和发展,我们站在区域学前教研的视角上.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能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拓展教育资源,这一点对于农村幼儿园更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