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城》是以方鸿渐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及孙柔嘉之间的情爱纠葛为发展线索。小说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谈话、吃饭、交友、恋爱、工作及家庭等这些日常中的生活琐事,呈现出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再现了人类冲入围城时满怀美好的理想和逃出围城时身心疲惫的全过程。然而,如果此时把该书看作是一部揭示现代人的恋爱困境和婚姻悲剧的小说,那我们就低看了这部作品,也低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几位主要女性形象,从而领悟作品中那种洞察人性弱点和无爱婚姻的悲凉意绪。揭示出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想要突破传统束缚的生存状态和又不得不向传统屈服的无奈命运。  相似文献   

2.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岁月》中透过帕吉特一家众多女性形象的塑造,描绘了一幅女性成长的画卷。该小说于传统叙事中表露新意,不仅具有传统成长小说的自传性,而且,在人物的设置、顿悟的运用及婚姻主题等方面,对传统成长小说及女性成长小说既有继承,也有突破,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群体成长及社会生活的持久关注。  相似文献   

3.
奥斯丁对她以前的男性作家的男权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给以反拨,以女性的视角讲述女人自己的故事,构建自己的婚姻观念——恋爱时理智与感情平衡、婚姻中爱情和财产并需、家庭内男女人格平等。小说通过描绘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平凡琐事,深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历史的进程,展示了这位女性作家自觉的女性意识与深厚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汀是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作者,同时,这部作品也是英国文学史中的一部经典名作,它的魅力来源于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构思。在这部作品中,简·奥斯汀借助自身敏感的洞察力,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对女性的恋爱、婚姻、生活等进行了思考。笔者针对奥斯汀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女性视角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其中,《傲慢与偏见》最受读者欢迎,作品中的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与婚姻也是学者热议的话题。文章试图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博弈,以阐释奥斯汀在该小说中对人物婚姻的布局和意图。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钱钟书小说研究中存在的侧重于《围城》研究和男性人物形象研究的两种倾向,从女性人物入手,对小说中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揭示出了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从而对钱钟书的小说创作及其女性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张弦是我国新时期文坛上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通过对建国后诸多女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残余思想对爱情、婚姻及家庭的影响,其作品对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意识进行了反思。对民族自身的劣根性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痼疾进行了批判,这是对鲁迅批判传统文化的很好继承和发扬。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弦是我国新时期文坛上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通过对建国后诸多女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残余思想对爱情、婚姻及家庭的影响,其作品对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意识进行了反思。对民族自身的劣根性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痼疾进行了批判,这是对鲁迅批判传统文化的很好继承和发扬。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萧红的作品包含着许多主题,而女性悲剧是其中的主题之一。笔者试图通过探析萧红以及她小说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婚姻困境,生育困境,揭示女性的悲剧,进而揭示出残酷的男权中心文化、传统的封建痼疾给女性身体和精神带来的戕害乖残杀。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一生以描写女性人物见长,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国内外评论界关注的焦点.《恋爱中的女人》被公认为劳伦斯最有成就的小说.对于其中几位典型女性,传统的文学批评都是站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以女权主义视角抨击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但笔者认为作品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一主题,小说已经触及到人类社会权力网的运作以及女性在网中的存在状态.本文旨在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重新解读《恋爱中的女人》,更好地理解父权社会的规训权力对小说女性的压制,同时还可以看到在权力网中被压抑的女性如何作出回应和行使反抗权力.正如《恋爱中的女人》的赫麦妮,她就是典型的反抗规训权力的新女性,她不再是服从规训,委身于男权社会权力的女性;相反,她竭尽所能去冲破以往的权力网对女性知识、性别、行为的压抑.尽管她的生活孤独寂寞,但这样一位不屈不挠为女性权力奋斗的先驱女性形象是值得赞颂的.  相似文献   

11.
《围城》作者以调侃戏谑的笔调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悲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极深刻地表现了人生如同围城这一具有哲学意味的主题。小说所展示的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平凡普通的现实生活,就象生活本来的样子,既没有催人泪下的曲折故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但作品在对人物基本生存状态的展现中,却蕴含了深沉的生命意蕴,一种生命的孤寂与悲凉、痛苦与无奈。而这一点在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悲剧中表现的尤为深刻。方鸿渐曾先后与四个女人有过情爱纠葛,如果说和鲍小姐的调情、和苏小姐的应酬只是喜剧,和唐晓芙的爱情…  相似文献   

12.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一部极具生命力的作品。小说以脍炙人口的语言开头,揭示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以财产为基础的婚姻关系。小说从那个时代的经济背景,主要人物的经济状况,以及金钱在他们婚姻中的地位入手,分析金钱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当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发生冲突时,金钱对婚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围城》作为讽刺文学的代表作。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立和彼此间的无法沟通的小说。此作品呈现了一幅人物画廊图:苏文纨博士是个重要角色,是作为包装后的新派大家闺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她是“西学中用”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陈渊媛 《海外英语》2014,(14):177-178,183-184
钱钟书小说《围城》中充满描述人物情感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小说人物的情感世界,揭示了人物的个性和特点。这些语言表达的产生和理解以情感隐喻为基础。《围城》中的情感隐喻类型多样,与中国语言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是汉语语言者对情感认知体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苏童的婚姻小说充满了老人式的绝望和苍凉。童年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婚姻小说呈现出一种阴冷的色调。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在平淡、琐碎的家庭生活中消磨着生命,精神世界一片空白。婚姻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一座永远也走不出的围城,使他们无处可逃,又毫无所获。  相似文献   

16.
以爱情为主题但却是一部女性意识小说,以历史为背景但却是一部长河小说,蔡素芬精妙地设计了这样的布局,女性意识通过爱情、历史这两个媒介被展现得自然流畅。20世纪女性对自主婚姻的诉求,新时期女性对自我独立、自我整体的坚守,展现出女性意识的发展以及女性追求自我的特立独行。作家作为潜在的书写者,人物思想皆是她对女性追求自我的祈求与希望,因此作家与作品中的两位女性组成了三位女性的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两个家族塑造了凯瑟琳、凯蒂与伊莎贝拉三个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三个人物均通过自己的方式,追求爱情、自由与独立的自我,反叛父权制婚姻和社会压迫,展现出十分强烈的现代女性思想,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真实地位。这部小说融入了作者的独特思想情感与人生感悟。文章基于现代女性思想解读其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魏垂忠 《江苏教育》2012,(Z1):12-13
作品简介:《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抗日战争之外,他们都留学归来,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但是缺乏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揭示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神奇,从婚姻是围城到人生是围城,主角方鸿渐不断渴望跳出围城,但是却又落入另一个围城,描绘了人生与现实世界的斗争和束缚。  相似文献   

19.
赵珏和恩娟是张爱玲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小说通过这两个学生时代同窗的身世变迁,揭示了社会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和统一,爱情与婚姻的分离和组合,男人与女人的对立和依赖,人性与时代的矛盾和融合等种种现象及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0.
婚姻和性爱,是张爱玲小说的基本题材.其作品擅长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深层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精神痼疾的解剖,挖掘复杂深刻的人性,展示人物病态的心理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