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本文主要谈水在古代诗文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2.
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是作者主观感情的载体,也是主体心灵的创造性产物。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连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便是意象的组合,所以它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可以说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意象、一个情境,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也就随之给唤引出来了。”在作品中。意象是内容依托的主体,是凝聚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读透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即意中之象,它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单元。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所以,无论是创作,还是鉴赏、教学诗歌都要了解诗歌这一特征。本文拟从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点、诗歌意象的分类、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意象举例等方面来解读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意象。  相似文献   

5.
意象即意中之象,也称”审美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简单地说,指诗人心中的物象。它是审美主体(人)对审美客体(物)进行能动反映的产物,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的有机统一。诗歌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我们要鉴赏诗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 ,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本文在此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谈一谈诗歌意象的鉴赏。一、意象包蕴的文化功能从形而上的哲学角度来说。古人讲“立象以尽意” ,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 ;又讲情景交融 ,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这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 ,它是人类主体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具象显现。于是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的平和自然 ,张若虚“江畔何…  相似文献   

7.
华漪清 《教师》2012,(21):75-76
意象是诗歌教学的"牛鼻子"。通过意象描述诗歌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营构的艺术氛围;利用意象领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意旨;挖掘意象的内涵,深入理解诗歌意蕴。这样,诗歌教学便可以获得语言感悟和审美培养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8.
阅读和理解诗词的关键首先在于把握诗歌意象。而诗歌意象是与诗词中所绘风物紧密相关的。在对意象的审美观照中,读者的审美心理一般将会经历3个阶段:意象直观、意象还原和意象(再)生成。这3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地构成了诗歌审美判断的心理过程。而读者只有把握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9.
晚唐诗人杜牧曾以诗人所独有的艺术敏感力,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指出李贺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及其奇崛冷艳的特征。意象美是李贺诗歌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诗歌意象,乃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有机融合的产物,它渗透着诗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因此,透过意象这一审美层次,我们可以了解李贺心灵深处的情感活动,进而把握其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一个有个性的诗人总有他独特的感觉和想象习惯,从而在意象使用上也会有自己的侧重面”。下面我们试从李贺诗歌意象的选择、组合与创造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意象作为一切抒情性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的最基本的生命单元,有机地融合了客观的物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和意趣。因此,研究诗歌,特别是研究以营构意象为主要旨趣的中国古典诗歌,通过意象的品类,由物及意,以意逆志,洞观诗人的心灵,研究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理想,不仅是一条方便之路,而且也是一种必然和必要的抉择。本文拟结合意象的根本质性,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若干常见的意象品类的剖析,作一番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选取了古今中外重要的经典诗作。意象即意中之象,也称审美意象。把握诗歌意象,有助于抓住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一、意象的文化内涵意象具有深厚的哲理意蕴。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意象集中  相似文献   

12.
诗歌教学形式多样,但领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中的意象,反复呤咏诵读应是解读诗歌的几个基本途径,也是诗歌教学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诗歌中由诗人的主观心意(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等)与客观物象(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景物、场面等)融汇而成的富有蕴含与审美价值的具体情境.它作为生活外在形象与世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歌艺术的基本构成元件,对此,胡应麟甚至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克罗齐也说:“诗是意象的表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是决定一首诗的艺术价值品味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歌中的景语往往浸染了作者的情感。把握好诗歌的景物描写,就能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有的诗歌景物描写中的感情痕迹非常明显,易于把握。而有些诗歌抒发的情感比较隐晦,这就需要在阅读诗歌时调动多种方法,如关注诗歌意象的类别、抓住与意象相关的关键词、把握细节描写等,由景析情,从而准确深入地把握诗歌情感。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抒情性极强的文体。诗歌抒情往往不直抒胸臆,而借助意象来表现诗人丰富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可以说意象是诗歌抒发情感的载体;这就使得诗歌抒情变得朦胧而含蓄,给诗歌的解读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从而突破诗歌教学瓶颈呢?意象教学法能化难为易为我们揭开诗歌情感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6.
把握诗歌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归纳意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把握诗人的情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美,从而领悟诗歌深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诗歌中由诗人的主观心意(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等)与客观物象(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景物、场面等)融汇而成的富有蕴含与审美价值的具体情境。它作为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理所当然地是诗歌艺术的基本构成元件,对此,胡应麟甚至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克罗齐也说:“诗是意象的表现”。谁能想象,一首诗能够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能够称之为诗呢!我们考察诗歌成品及其生产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串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定一首诗的艺术价值品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诗人与诗论家无不关注诗歌意象。闻一多作为一个探索性诗人,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诗歌创作进行过程中要把握的是意象。而读者阅读诗歌也是先从意象开始,由意象的引领而进入诗的意境。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探寻诗歌所承载的审美趣味和思想价值,应该可以将目光关注到意象的存在方式和组合方式。一、从意象开始,勾连现代诗歌的外部语言。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典诗歌在表达情感上都比较委婉含蓄,所以诸多诗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往往会借助意象来传达情感,意象常常就成了诗人投射自己情感的载体。把握了诗歌中的意象,我们也就找到了赏析诗歌的一把钥匙,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借助意象来赏析诗歌。一、学海拾贝(一)借助意象,描绘画面何为意象?意象即意与象的组合,是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景物,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想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或“人心营构之象”。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意象”有着暗示性、丰富性、特定性的特征,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在诗歌的鉴赏中我们必须理解这些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只有广积博览,提高文化素养,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的哲学意味,提高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