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许有不少教高段的语文老师都有这么一种感受: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差,课堂上老师提的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如此周而复始,课堂就停留在老一套老师讲,学生听。  相似文献   

2.
正"老师,你幸福吗?"面对这个问题,很多老师会无奈地摇头。其实,老师也是可以很幸福的,只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出了问题,在我们的工作领域得不到自身的发展及自我价值的肯定,所以就越来越不幸福了。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就得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学生和老师都有了发展,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一、阅读——让老师更智慧  相似文献   

3.
林莉 《现代语文》2004,(10):22-22
不久前,我聆听了某知名教师上的一节语文课。课堂上,老师既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也没有拿出自己课前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而是询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后有哪些问题;让同学们一一提出来,由其他同学回答这些问题;当同学回答不出来时,老师适时进行启发、引导,仍由同学们自己来回答。整堂课就在学生自问自答的过程中进行着。听课老师的反映是:教学形式很新颖,但又觉得缺了点什么,用学生的话说:“老师,您好象没有讲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歌德为什么要把歌德的上述这句格言作为本文的主题呢?这是因为看到不少老师煞费苦心地提出了不少问题,就是引不起学生跃跃欲试地回答.在不少教研会上,听到有的教师诉苦:天天叫启发式,我提了那么多问题,学生就是启而不发,或答得单调呆板,不机敏灵活.言下之意是埋怨学生水平低,不能很好地回答,却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提的问题是否高明、得  相似文献   

5.
浅谈物理教学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是一门比较难教,又比较难学的学科。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大都有这样的体会,老师一讲就懂,自己一做就错。其原因,在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分析问题,不会利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素质,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高三复习阶段,由于复习的内容是早先学过的,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按照"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例题——练习——讲评——测试"这样一个循环机械地重复,学生很快就会生厌,有不少学生都觉得这样复习是老生常谈,没有新鲜感,老师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记不牢,有"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说法,所以尽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却并不领情,而且这种复习方法也不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科学课。当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吗?”等问题时,学生的发言一不小心就被他打断了。实验之后,当他要求学生再讨论时,学生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的说法是——学生毕竟知识有限,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讨论,没有什么知识作基础,这样的讨论,效果不会很好,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错误,最后还得靠教师来纠正,不如一开始就给他们正确的知识。李老师提出的理由说明了部分教师真实的教学心态。类似的看…  相似文献   

8.
概括文意、归纳要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然而,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概括能力往往不尽如人意。做概括归纳类题目的时候,要么做得不准确,要么做得不完整,以致失分惨重。个中原因,除了阅读水平偏低外,我想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如何概括归纳的方法。概括文意,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概括并回答一段话或几段话的主要内容;归纳要点,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归纳并回答某个问题的内容要点。这是阅读教学和考试中的常见的题目。那么如何归纳要点呢?先请看史怀哲的《我的呼吁》的前二段: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  相似文献   

9.
当前,素质教育进课堂依然是教育改革的一场攻坚战。打好这场攻坚战,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进行反思和扬弃,彻底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尽快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体系。实现课堂教学的“六个转向”,是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粗浅体会。一、从老师讲明白为主转向引导学生自己省悟为主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明白,学生听得也明白,这是单向灌输的表现之一。教师讲得明白,体现的仅仅是教师的能力,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教师讲出来的。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体现者,能否真正掌握知识,就在于自己是否积极主…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都安排有一两篇自读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欣赏、领悟文章。但许多老师总是不放心让学生自读,往往按讲读的方式帮学生分析、归纳、讲解。这样学生就失去了自读的机会,只能一味听老师讲解,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很累,效果很不理想。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自读课文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辩论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思中悟、辩中明、说中得。  相似文献   

11.
覃玉良 《中学文科》2009,(13):21-22
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都安排有一两篇自读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欣赏、领悟文章。但许多老师总是不放心让学生自读,往往按讲读的方式帮学生分析、归纳、讲解。这样学生就失去了自读的机会,只能一味听老师讲解,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很累,效果很不理想。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自读课文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辩论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思中悟、辩中明、说中得。  相似文献   

12.
一、老师要做到精讲善练,充分实践。   知识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技能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老师不训练,学生就不会。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能力。使语文知识和能力得以发展的途径是实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只是听,学生的知识是“听”来的,而不是“学”来的,至于能力培养则是空谈。但我认为,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就少讲或不讲了,其实是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更多的时间里,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讲的是<穷人>这一课. 在总结课文时,老师提问:"同学们,学了<穷人>这一课有什么体会?"很显然,这个问题是为归纳中心思想而设计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纷纷地回答:"我觉得文中的桑娜和渔夫都很勤劳,善良.""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此时,老师准备归纳了.  相似文献   

14.
我的老师观     
有人说老师应该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觉得老师不应该是蜡烛,老师应该是灯泡,不仅要照亮别人,而且也应该让自己发热。有人说老师是园丁,浇灌园里的花朵。我觉得老师不应该是园丁,把花园里的花朵都修理得整整齐齐的。老师应该是一位植物学家,能发现园里不同植物的个性,让其自由发展,而自己也在不断研究花朵的个性。有人说老师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讲奉献,不要索取。我认为老师也是人,也要生活,那就也要讲索取,老师应该从工作中索取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报酬。有人说老师是权威,学生应该服从老师的一切安排。我认为老师不…  相似文献   

15.
岳小伟 《教师》2008,(4):101-101
古诗文教学中存在两种常见的倾向:一是老师讲得过多过细,从作者简介到文章背景,从中心思想到段落大意,从词类活用到句子翻译,无一不讲,而学生听则听矣,甚至还自我感觉良好,但未必认真读过一遍课文。二是老师上课既不讲析又不点拨,让学生自己读,深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结果,有的学生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有的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我认为这两种倾向均走了极端路线。在十几年的古诗文教学中,我始终坚信:古诗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其次才是老师的帮助和点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总结了“古诗文四步阅读教学法”。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渎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语文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他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中又一次强渊了课外阅读的意义,他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足可有可无的。”由此可见,课外阅渎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加课外阅渎。发展学生的个性,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此来巩周和加强课内阅读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香蕉人生     
一位园丁,育人无数。一日,一位多年未见的学生来访。一阵寒暄过后,学生便向老师抱怨世事不公,说自己满腹经纶却无人赏识。听完学生的抱怨,老师未置可否。只是笑着对学生说,吃点香蕉吧!学生也不推辞,拿起一根就剥着吃了。吃完后老师笑问,味道怎么样?学生回答,很好吃。这时老师就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什么品种的香蕉好吃呢?”学生竟一下子被问住了,过了好一阵子才回答,好像是芝麻蕉吧!老师没有回答,站在一旁一直未说话的师母却说话了:“傻孩子,什么芝麻蕉不芝麻蕉的,香蕉是熟了才好吃,再好的芝麻蕉没熟怎么吃啊。”老师哈哈一笑说:“我要给你讲…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与新的教学方法,这个方面的资料我也订得不少,接触得较多,也学过的。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己说,我认为有比较大的难度。比如说新课程要学生预习,老师让他们提问题,到课堂上会出现目瞪口呆、拖延时间、面面相对,解决不了问题。如果这样慢慢吞吞地教学,就完成不了教学的任务。不如开快车,老师一讲,学生一回答,这样比较直爽,比较踏实,很快就能完成教学,效果挺好。再回过头来想一想,都去搞新方法,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研究探讨,与统考又形成矛盾。我们这里不但一到六年级要统考,还要排名次。如果统考中名次掉下来,就说你教学不负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探亲期间,几位朋友来看我时,谈及不少美国中小学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师生关系,听起来感到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便写下来,希望对热心教育的朋友有所启发。 美国中小学里的师生关系是相当平等的,与其说是师生,还不如说是朋友更确切。老师上课,从不是一个人站在台上讲,而常常是把要讲的课程归纳出几个问题,给孩子们自己去想、去讨论,最后让孩子自己来回答,老师们认为这样才能发挥孩子们的潜能和创造性。老师走下讲台,就在孩子们的座位间,所以不显得那么威严和盛气凌人,也使孩子消除了一种对老师的畏惧感。  相似文献   

20.
一次,听完一节公开课《昼夜交替现象》之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是模拟实验,也有学生说是自己上台展示。我追问:老师讲过什么还记得吗?好多学生居然说不记得了。这让我大吃一惊:是教师讲得不好还是学生开小差了?在一节公开课中,这两个原因都不能成立。那么是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就获得越多呢?在科学课堂上恐怕不是这样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吧。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来我又做了多次调查,问了学生类似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我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