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细说游学     
《留学生》2014,(20):1-1
正"游学",也叫"修学旅游",最早起源于英国,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马可·波罗游历中国17年、阿倍仲麻吕遣唐留学、诺贝尔游历俄美、达尔文环球考察,这些故事都透露出游学曾是世界各国的一种传统学习教育方式。中国游学出现和形成是在"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在重视经学的汉代,"经学"和"游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社会动荡,民  相似文献   

2.
老年游学是指以老年人为对象、以教育旅游为载体、以终身学习为目的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教育方式。老年游学的价值体现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增进社会对老年教育的关注;激发老年人主动学习的热情,满足老年人接受教育的需求;拓展老年教育形式,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因此,应制定老年游学相关政策,开发老年游学课程资源,选拔优秀师资,开辟老年游学基地,健全老年游学评价标准等运行机制,以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5,(9):33-36
让孩子们早日去了解世界,让孩子们把世界带回中国——俞敏洪2015新东方国际游学夏令营报名启动国际游学让孩子用一颗海绵之心,汲取博大世界的养分充实自己,为梦想去远行!—刘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由1993年11月16日成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发展壮大而来。多年来,新东方茁壮成长,但从未远离三尺讲台,从未背离出发时的梦想。作为中国著名的私立教育机构,新东方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用专业成就梦想,致力于培养成就中国的精英,推动中西文化的融合。新东方国际游学新东方国际游学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高端游学品牌。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4.
游学,是指学习者离开自己相对熟悉的环境,前往新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旅行,以拓宽学习者视野、扩展知识储备、感受文化差异、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学"一词最早出自《北史·樊深传》,指远游异地,从师求学。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治学,是现代游学的始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游学作为开阔视野、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最早由校外教育机构引入我国。中小学生的游学,最早也是由校外语言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他们多数将外国作为游学目的地,以进行语言训练、开阔国际视野为主要目的。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成为了游学活动的组织者,它们通过游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共享游学,即教师与学生一起游,一起研,一起学,一起经历,一起成长。“游”是活动形式,“学”是活动重点。对于游学,很多人的认识就停留在“春游”活动上。从“春游”到“共享游学”,是对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游学这种课程形式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游学(Study Abroad),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两千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帮助众弟子增加学识、培养品格、开阔眼界,并将游学过程记载于书,成为后世子孙珍贵的文化遗产。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学生在国外游学期间(一般1~4周),学习语言课程、参观当地名校、入住当地学校或寄宿家庭、参观游览国外的主要城市和著名景点,真正做到了学和游的结合。近十年来,游学本来是促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良好渠道,在中国,却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游学”。旅游业界联手学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到国外游学,已成潮流。名校参观交流只是“到此一游”。如此的“中国式游学”,表明了当前中国游学市场的混乱和不规范,以及家长对游学的盲目跟风。不过这种潮流,与普通的家庭联姻甚远,不菲的费用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承受得起,只能望洋兴叹,成为一部分人的游戏。2013年韩亚客机失事,终于将游学推到了风口浪尖。141名中国籍乘客中,包括70名师生,都是赴美的学生夏令营团成员。“梦”断旧金山的两名花季女孩是浙江江山中学的学生叶梦圆、王琳佳。人们在悲痛哀悼之余不禁要问:全国尚有多少这样的游学团队即将踏上游程或已人在囧途?师生的安全又应如何保障?学校组织的游学项目究竟该如何监管和规范?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以有必要听听学生以及家长、组织者的心声,为“游学热”注入一支清醒剂!当然,我们依然相信优秀的游学产品应当能够深入当地社区和普通居民的生活,和当地人同吃同住,真正生活在这个英语环境中而不是惊鸿一瞥。另外,除了必要的景点参观以外,展现西方的互动教学模式、体验当地传统的体育活动、参与所入住地区的社区公益活动等多样的游学安排需要有机的组合,只有参加这样的游学团,学生才可以了解语言外的东西,知道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等隐形文化,将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人生追求。真正达到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游学”是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游学”作为全民参与继续教育的多样化形式之一,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和理解力,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游学在语言强化训练、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养成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的“游学”主体指来中国内地学习普通话的港澳台学生、海外侨胞以及来华的外国留学生。重点探讨“游学”中的语言学习问题,针对多渠道、全方位的普通话教学进行归纳总结,提高普通话的学习效率,使参加游学的青年学生学有所获,达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劝学篇》与20世纪初年的留学日本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运用文本析的方法,对张之洞《劝学篇》中的“游学”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劝学篇》中的“游学”思想在认识层面上,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方向,反映了中国学习西方从西艺到西政的实质性转化,促成了20世纪初年中国的留学日本热。但是,其“游学”思想在实践层面上,以留学日本为学习西方的“捷径”,采取以“速成”为主的教育方式,又丧失了中国学术“探本溯源”“厚积薄发”“融会贯通”的传统,形成了中国近代学术研究急功近利的倾向,导致了“欲速则不迭”的消极后果。为中国当代留学教育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9.
正游学,是指学习者离开自己相对熟悉的环境,前往新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旅行,以拓宽学习者视野、扩展知识储备、感受文化差异、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学"一词最早出自《北史·樊深传》,指远游异地,从师求学。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治学,是现代游学的始源。[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游学作为开阔视野、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最早由校外教育机构引入我国。中小学生的游学,最早也是  相似文献   

10.
谭凯文 《中国德育》2014,(17):36-38
近年来,中国悄然兴起了赴境外游学潮。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国门,到陌生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去,并不是单纯的游玩、游赏,更多的是游走、游历;不再是被动式的接受学习,而是主动的体验性学习;不仅要吸纳关于游学对象的普适性知识,更要建构属于自己的个体性知识。在游学过程中游是学的方式,学是游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交互共生。  相似文献   

11.
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初,科举制度的停废使现代教育制度在乡村获得很大发展,同时也导致乡村教育矛盾的不断激化,教育冲突日益激烈。毁学是一种群体性破坏新式教育的暴力行为。清末十年间,毁学事件在各地乡村屡屡发生,几有遍及全国之势,对刚刚起步的乡村教育现代化产生很大影响。几十年中,新、旧教育的冲突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直困扰着中国乡村教育,是导致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初创于清朝末年,在当时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整体教育文化氛围中,高等工程教育紧随世界发展的潮流,突破文化环境的束缚,采取"西学体用"和"中西竞择"的不同发展路径,体现出与清末主流文化迥异的卓然特征。  相似文献   

13.
对于汉字的发展来说 ,宋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当时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对汉字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宋代经济的繁荣 ,教育的普及 ,底层文化的兴起 ,政治学术思想的斗争 ,以及文字观念的矛盾等等 ,都在汉字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使得宋代汉字处在治与乱、正与俗的激烈碰撞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泰语教学和泰国的中文教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兴衰和发展,实际反映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史。从公元1至15世纪,两国的交往主要靠"重译",即通过第3种语言转译。直至公元1578年明朝政府在四夷馆中开设暹罗馆,中国才有了官办的泰语教学。20世纪成立的南京东方语专是近现代中国泰语教学之滥觞。泰国的中文教学始于阿瑜托耶王朝时期,二战以前泰国华校亦是照搬中国学校的办学模式。二战以后泰国政府限制中文教学,致使泰国通晓中文的人才出现断层。中泰建交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催生了中国的泰语教学和泰国的中文教学的迅猛发展,具体的调查数字说明中泰双语教学的蓬勃兴旺,由此反映并进一步促进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源自中国古代文献,并非有些文献说的源自西方“人本主义”。它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可考文字存在于汉代的文献中。这个熟语在先秦时期标识民本思想,唐代概括为为政之道,当今用此语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包含了执政理念、政治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汉字中存在由一个声符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符构成的形声字和一个或两个形符同两个声符构成的形声字,清代学者开始把它们统称为多形多声字,并有肯定派和否定派两种观点。系统分析《说文解字》中全部77个多形多声字,发现所谓"多形多声"说的提出,是许慎没有充分注意到汉字形成的层次性或者把其他结构的字当成形声字而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应当否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博士在中国历史上素来是博学之士的代名词。博士一词根源于战国,初便为有才学之士,秦汉时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为宣扬文化的需求,博士始成为一种官职,汉代博士官制度已基本完备,然而,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历史烙印有所不同,到唐代,由于科举制的发展以及需求,博士队伍进一步庞大,制度也更加完善,博士在唐代的教育领域尤其活跃,同时在基本沿袭前代的基础上唐代博士又有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古代蒙学教材经历了以识字教育为主体的周秦汉魏初创时期,注重伦理道德教育的隋唐五代大发展时期,集识字读本、韵语读本、经书读本三大体系并存的宋元明清成熟时期,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启蒙教育特点。探讨和研究我国蒙学教材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启蒙教育特点,对促进当今启蒙教育发展,提高启蒙教材编纂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唐人文精神之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的讨论是近年来的一大文化热点,然而,由于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源流缺乏严格学理意义上的系统的清理与概括,故使讨论缺乏必要的学理基础。中国人文精神从殷周之际初步生成和春秋战国时期确立后,到汉唐时代得到了多方面的拓展。在这一时期,人文教养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一时期的人文观念和人文教化,始终体现着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为了张扬自强不息的人的主体性而特别强调人禽之别和文野之分,而这正体现着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一种“原始的圆满”。  相似文献   

20.
汉译历史教科书在晚清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学术现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其真正在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中普及,是在晚清新式学堂纷纷使用汉译历史教科书作为教学蓝本开始。而这一阶段,又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书院改制这三个教育改革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