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言文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较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文言文进行正确的引导,改善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构成,也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文言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有些教师从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着手,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促进文言文学习;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常识。但是由于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距离现代较远,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梅万才 《语文天地》2012,(16):42-43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剖析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学习是初中生首次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不少初中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感觉是既新奇又畏惧。文言文教学本身难度很大,加之学生的畏惧心理,导致当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1.教师对待文言文的态度不端正很多教师因为文言文难教,就有意尽量绕开文言文的教学或者是草率结束文言文的教学工作。教师的这种教学观念必然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会从心理上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常常感到头疼。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教学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龚萍 《语文天地》2013,(1):45-46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费时费力,逐句串讲;学生被动接受,如同填鸭。教师大包大揽,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则如听天数,昏昏欲睡。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改变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调整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文言文教学课...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通过对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无效对话。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逃避、害怕心理,文言文阅读教学更是众多教师教学的难点。本文通过研究对话教学理论,从四个方面针对文言文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策略:正确贯彻理念;创设民主氛围;改善提问方式;开展有效对话。希望在对话中发展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激起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热情,促进文言文的传承与发展,将师生对话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曹广桥 《文教资料》2014,(32):36-37
文言文教学历来被教师看做一个难题,且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因此,不少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过多地注重翻译,其形式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一节课下来,师生都疲惫不堪。文言文教学中注重翻译本无可非议,但关键问题是没有把学习文言文当做学习语言,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知识或工具掌握。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不只是翻译,还有阅读鉴赏能力。文言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语感培养,提升文言水准;反复诵读,带动系统翻译;先总后分,点面结合,力争透彻翻译。  相似文献   

9.
黄丽明 《考试周刊》2010,(17):21-21
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价值和内涵。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要转变陈旧观念,改变单一、无效教法,提高文言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新课程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课程意识,认清文言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要舍得放手,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欢 《孩子天地》2016,(4):273-274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都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学生学习这些文言文可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自己的感性思维。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文言文与现代语言不同,它的内容非常的复杂,学生学习这些文言文就好像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如果学生不能够及时的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脚步。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探讨出现这一系列情况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刘甦 《考试周刊》2014,(65):37-37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初中也肩负着为文言文打基础的重要责任,而文言文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现有生活环境越来越现代化,时代间差异造成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导致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难题。作者以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身份,分析现今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对此提出改进建议,推进初中学生对语文文言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的主要成因,一是课程标准的断层,造成教师文言文教学不衔接;二是初高中教材编排的断层,制约着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三是初高中学生心理差异影响着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应增强衔接意识,系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实现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自然衔接。  相似文献   

13.
黄东锐 《广西教育》2014,(29):76-76
正学习文言文对于学生学好语文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学习古代历史知识及文化常识,而做好文言文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情感教学设计、意境教学设计、提问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做好文言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一、文言文情感教学设计情感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时,通过情感的内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文言文的内涵。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  相似文献   

14.
黄丽华 《考试周刊》2013,(43):39-39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蕴含了我国灿烂悠久的文化精髓,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一直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思索和研究的问题。作者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策略三方面入手,阐述了见解。  相似文献   

15.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渊源之一,它不仅是学生中考升学的必考应试内容,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对"讲"十分侧重,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教育规律,"灌输式"的教学抑制了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本文认为,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目的,才能培养出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总结并创造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文言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通过对现状的总结,指出了如何才能创立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的途径。以期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做出意义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厌学文言文是一个普遍现象。日常教学中,在文言文这一板块,教师往往投入很多,花费的精力也很巨大,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没有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上学生除了读背之外似乎无事可做,而教师却疲于奔命;一方面文言文知识的巩固效果很差,明显与师生投入的时间精力不成比例。学生面对一篇浅显的文言文,还是感到一片茫然。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思索,必须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依据,贯彻新课程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处处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缺乏明确的个人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海鸿 《考试周刊》2010,(49):38-39
要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教师就要为学生找到一条"捷径":先自学后教学;精讲授多诱导;勇质疑善启思;调控激情愉悦学习;积累总结内化;反思拓展提高,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文言文的语境与现代汉语的语境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对“之乎者也”有很强的陌生感;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的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难以对于文言文产生兴趣,缺乏对文言文的内在认同感。因此,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且文言文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文学知识储备的一个途径,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更多的文言文学习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教学《杨氏之子》一文,要根据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文本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要求等,借鉴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按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特点展开教学,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文本读通、读顺;结合文本情境,展开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文言特点,体会人物思想;引导学生想象品味,使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表达密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