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刊词     
发刊词本刊编辑部1992年10月《中华文化》双月刊出版,这是一种普及性文化学术杂志,着重分析和介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杂志分若干栏目,如:"文化总论"、"炎黄文化"、"儒道佛文化"、"历史文化"、"企业文化"、"民俗文化"、"医药养生文化"、"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辛怡华 《寻根》2012,(4):4-6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道德学说形成时期,在此之前的殷周时期,虽然已经产生和存在着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道德学说体系。  相似文献   

3.
简述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何文彬申诚祖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然而我国的中医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历经坎坷。《医胜》记载:"晋以上无医学之设,及刘宗元嘉20年(公元433年)太医署秦丞祖置医学,以广教授之。"由此可见,中医学虽然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较...  相似文献   

4.
远古民本遗迹就已体现出民本思想的因素。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萌生于商周,发展、形成于春秋战国。夏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在对政权更革、王朝兴亡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理性认识,也是退神重人观念发展过程中萌发的理性意识,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以“天命顺民命”为主要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以民为本”的表达成为一个思想概念,形成了“立君为民”、君民相互依存观念和教民、富民思想,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施行仁政,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丰富内涵已基本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寻找文化创新的契合点──“元典文化丛书”评介刘小敏,汪维真“元典文化丛书”(李振宏主编),首批10种,即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得以先睹为快.乐于向读者作一介绍。“元典文化丛书”的编撰,从根本上说,是一项文化寻根性的研究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举世闻名的人类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土地上,发现了1500万年前的开远腊玛古猿、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和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的化石。正是元谋猿人的后裔通过东行西向,北走南迁,参与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云南的滇池、洱海一带就有许多民族部落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铸造工艺而著称。如铜鼓、贮贝器、葫芦签、房屋模型、千姿百态的动物造型、大量的兵器和生产工具,真实的展现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国青铜文化中最具民族…  相似文献   

7.
秦汉大一统国家及其制度和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自春秋战国以降数百年间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发展的结果。考察以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柱石的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创立及其制度和文化构成,对我们今天“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代道教养生论著简介李文遴,李文斌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这种本能和欲望,是人类养生文化产生的原动力。我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到唐代达到了繁盛阶段。唐代养生学包括儒、道、佛各界人士的论述。这时的养生家们一方面四处游说,一方面著述立说,不但使养生...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化中,“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很有特色的,而“礼”又可分为礼制、礼仪、礼义三个方面。从文献上看,夏商周各有其礼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也都就“礼”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管子》一书对礼的论述在先秦时期是具有自己特色的,本文仅就《管子》中几个比较突出的特色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古籍版本浅谈魏哲铭读古籍必须讲求版本,讲求版本有助于了解某一时期的学术潮流,可以探讨图书制成情况和发展演变过程,从而探求文化发展的状况,讲求版本也是我们顺利地读书和研究的重要条件之一。谈古籍版本,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古籍”,所谓古籍:即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向近代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向近代化转型杨宪邦从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时期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天崩地解"、"狂飙突进",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近代。社会实践发生亘古未有的剧变。与此相适应,中国文化结构由基层经中层到上层,即由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道家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家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俞力涛产生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文化,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将会发生什么作用?还有没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近十几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正在把对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3.
楚文学略论     
发生和发展在辽阔地域里的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出丰富的形态和复杂的状况。尽管其发展的总趋势是始于多元发生、继为二元耦合,终至一元演进,但在事实上,中国境内虽然早就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却始终没有实现文化上的彻底整合。浇灌着中国文化花朵的主要甘泉,是由西向东并肩横贯中华大地的长江与黄河。她们的不同性格及其流域的不同面貌,使得中国文化大体上形成为南北两大板块。无论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南北分裂还是南北统一,中国古代的文化却一直是在南北的碰撞和交融中,在并峙与互补中发展的。这种文化格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了,…  相似文献   

14.
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泽 《寻根》2005,(5):10-12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一转变的呢?根据现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因为从相关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在这一时期开始,有时指原野,有时指中原地区,而到后期已经是专指中原地区了。  相似文献   

15.
“质子”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纳质为押”,到两汉时期基本形成一种制度,其实质是中央王朝向与之建立藩属关系的少数民族索取人质,双方是一种宗主国与附属的关系。“质子”又称为“侍子”,大多以民族首领或部落酋长的儿子或兄弟、王室成员或权贵充当。两汉时期,“入侍为质”和“纳质为臣”的现象十分普遍,质子制度就成为两汉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传统羁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他们“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人们惊叹于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阔的经营领域,并为他们创造的晋商文化所折服。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进取敬业的精神是晋商之魂;为世人所赞叹的大院文化、会馆文化、票号文化等,如今已成为山西乃至中华民族丰富历史文化的瑰宝,倍受世人瞩目。晋商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因晋商的推动而形成、发展、繁荣的山西地方戏曲至今仍在三晋大地上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朱熹、新儒学与现代化高令印一、"新儒学是东亚文明的体现"和朱熹集新儒学之大成最概括地说,世界上的文化分为东西两大类,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基础,而东方文化则主要是根源于儒学。①儒学的发展有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以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为代表的原...  相似文献   

18.
罗开玉 《寻根》2003,(1):68-71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虽较为短暂,但“三国文化”却特别引人瞩目。在我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及遍布世界的华侨、华裔中,三国文化、三国故事、三国人物,几乎老幼皆知、家喻户晓。近年来,三国文化又借助电子网络,向欧、美、非洲等地快速普及。毫无疑问,三国文化是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宣传最持久、影响最深远、普及最广泛、最能为各国人民接受的一个分支文化。大家何以对“三国文化”如此痴迷呢?我认为,“三国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它的主题思想是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高度结合。将“三国文化”与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南北朝、…  相似文献   

19.
隐士与中国文化李继凯隐士,顾名思义,是指隐居山林乡野,不入仕途的士子。在中国古代的官本位文化及男权中心文化的背景上,自然形成了士子们的出仕则显、不仕则隐的基本生存方式。所以提起隐士来,人们就会想到他们恰是中国之士的"一半",至少从精神文化的层面上说是...  相似文献   

20.
关羽现象与儒、释、道三教蔡东洲"关羽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以关羽信仰和关羽崇拜为内容特征的文化现象。关羽本为蜀汉政权一位功过参半的大将,自唐朝起关羽开始被神化,至元代已成为"宇祠遍九区"的尊神①,形成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信仰和崇拜。明清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