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野 《高中生》2011,(13):19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明战略退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一、"知道羞耻,不是坏人!" [教学内容]<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洪教头是坏人吗?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  相似文献   

3.
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眼是“打”。这“打”体现的是一生充满矛盾的林冲的性格的缩影。作为教者,只有走到林冲的心里,方能“打”出味道,“打”出力量,“打”出性格,进而“打”出教学的风格。设置冲突,激发需要,建构话题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太规矩,没有野性。再读!(生齐读,声音响亮了许多)请我们班的好汉读一读。(生读课题。很有味道)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生:写了林冲,还有洪教头、柴进。生: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打架,还有柴进。师:他们在打架,是…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儿童的生活世界和身心特点都被很多小学课堂忽略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富有"儿童文化"的语文课堂。一、游戏是儿童天生的兴趣儿童的天生兴趣是游戏。因此,追寻富有"儿童文化"的语文课堂,必然要将游戏引进课堂,尤其是我们的小学课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第一回合:洪教头使出个"把火烧天"式,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式。第二回合:洪教头将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相似文献   

5.
<正>《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主要写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打败洪教头,使之羞惭而去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常聚焦主要人物,抓住动作、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在赞同之余,有一些建议,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一、人物无关主与次,存在自有作为处《林冲棒打洪教头》涉及三个人物,林冲、洪教头、柴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林冲、洪教头两个人物的分析,而对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理念】《林冲棒打洪教头》主要写了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过招并打败了他。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人物描写精妙凝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孩子们喜爱四大古典小说,但并不知道为何会成为经典,成为名著,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我们有必要为他们打开一扇窗,通过简洁准确的人物形象描写,感悟古典小说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语文阅读教学更为有效,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时时思索的问题.每每思考至此,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对林冲品格的解读:向洪教头施礼让座为礼让,说"不敢,不敢"为忍让,出招时说"请教了"为谦让,面对洪教头劈头照要害打来,林冲仅"一扫",这是宽让.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第一节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请看老师写课文标题。2.谁愿意读这标题?(指名读、齐读)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两位人物。他们分别是谁?这两人是如何碰到一起的?(生简单  相似文献   

9.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告诉听课的老师,课题是什么? 生:<林冲棒打洪教头>.  相似文献   

10.
<正>《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自名著《水浒传》,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毕肖。特别是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谦逊忍让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正如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所评":水浒所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相似文献   

11.
大音希声     
翦凯 《教育文汇》2011,(10):42-43
从教十余年来观摩过不少课,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 在教学生字中,于老师首先投影生字让学生自读,然后指名读;之后指导理解重点词“踉跄”,并在文中划出此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踉跄”的意思;接着又用动作演示“踉跄”,帮助学生理解;最后齐读词生词。对文中出现的多音字,他投影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找学生读。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幸听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林冲棒打洪教头》。近两个小时的课,于老师花时间最多的就是读书,学生读,老师读,师生共读,课堂上读书声不绝于耳。老师引领着学生慢慢地读,充分地读,从容地读,入情入境地读,老师引领学生在读中渐入佳境,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3.
习作内容: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宫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发主在《林冲棒打洪教头》前后的故事……通口阅读,找找语文书里的故事,匠一两个写下来。也可以写写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读《雷锋的故事》有感雷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大家都要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断 生:读“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洪教头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从歪戴着头巾可以看出他不是个好人。  相似文献   

15.
这一堂班会课,是由语文书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课堂表演引发的。语文课上,我请活泼好动、爱看武打片的李力上台来扮演洪教头,演示把火烧天的招式。表演时他高高跃起,双手握成棒状,拼命  相似文献   

16.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告诉听课的老师,课题是什么? 生:《林冲棒打洪教头》。(师板书课题)师:能看见吗?(边写边说)洪教头,教头是他从事的工作,也可以说旱个职务。他从事什么?生:他从事教头。  相似文献   

17.
一、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主要内容【案例】一位教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时,上课伊始,出示了下列词语:遭受陷害躬身施礼全不理睬依草附木骗吃骗喝气势汹汹抡棒一扫措手不及满面羞惭学生读词语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上述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学设计》是我非常喜爱的教学刊物之一,每当一本到手后,总会迫不及待地阅读,顺便也和"上榜"的老师比比,找找自己的差距。在阅读2012年第11期花宏老师撰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后,受益匪浅,却总有个疑惑如鲠在喉,那就是第38页的这段话:在体会林冲谦卑忍让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背景资料,"不敢,不敢"似乎是这篇课文中林冲的心声:……鲁智深几次邀请林冲上梁山造反,林冲虽然心中对朝廷充满了不满,他还是说"不敢,不敢";今天,一个名声不响的洪教头,公然挑衅自己,他  相似文献   

19.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相似文献   

20.
张康桥(小学语文教师):关于“童年的语文”是一种个人的想法。简单地说,游戏、幸福构成了其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由思抵达诗意栖居”的状态呢?我想以《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为例,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魏智渊(高中语文教师):古人讲量体裁衣,所以文本解读应该适度。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当然可以分析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特别是林冲,如果结合整本《水浒传》来看的话,太重要了,也太有价值了。林冲之所以上梁山是因为想做良官而不能。但是就节选部分而言,如此研究有何意义?所以重心应该放在言语的训练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