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火烧云》是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此文语言活泼,文辞优美。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欣赏品析课文的语言,体会文中的情趣和学习作者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方法。其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一、初读感知,疏通文路上课伊始,教师可结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从读懂每一个自然段入手,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面上的情景;2至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火烧云的变化(这一部分还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为2至3自然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2.
教材说明:《火烧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义教材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  相似文献   

3.
【片段回顾】(教师正绘声绘色地讲解火烧云变化的形状,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师:作者经过细心观察,才把火烧云写得如此美丽。生:老师,我认为作者写得不美!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讲读《火烧云》中形态变化部分。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形象地描述火烧云的形态变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明确任务。二、阅读分析。指名读后四小节。提问:作者通过观察,把火烧云的形态想象成哪几种动物? 板书:马狗狮子 1.学习“马”这一小节。 (1)自由谈,思考作者是怎样把“马”写活的,并在书上把有关词语画下来。 (2)组织学生议论。 (3)引导体会“跪着、大起来、伸开、长了、不见了”等词语和比喻句的作用。如:“跪着”,  相似文献   

5.
《广玉兰》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晚上作者散步时被广玉兰的幽香所吸引;第二至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独特;第六自然段为第三段,总结全文,点明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也是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6.
《观潮》这篇讲读课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观、奇特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除第一自然段是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以外,其余的四个自然段可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分为三段。写潮来之时情景的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落,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来写的。 教学这课,一是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这一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观,融情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学的重点;二是寓写于读,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的,这是教学的难点;三是根据课后的“思考·练习”的要求,指导学生练习给课文分段,读写、理解和运用重点词语,朗读课文和背诵有关自然段。  相似文献   

7.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记叙文,是状物的。它体现了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组课文的重点要求,是学生练习把文章写得中心明确、段落分明的例子。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对故乡杨梅的回忆,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作者以时间(节令)为顺序,也可以说是按杨梅从开花、结果到成熟这一客观生长过程来写的。可以此为线索来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即把全文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第三自然段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掌握生字新词 ,按课后要求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火烧云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揭题谈话 ,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学生自由读课文 ,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2 .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霞光 ?哪些地方写火烧云 ?是从哪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 ?三、学习写“霞光”的部分 (第1自然段 )。1 .学生自读、交流 :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  相似文献   

9.
案例 《火烧云》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象的课文,写的就是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熟悉的景。同学们大多见过火烧云,只是没有像作者那样去留心观察火烧云的变化,因此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们都对火  相似文献   

10.
《火烧云》四步教学设想安徽王友清《火烧云》是现代作家萧红的散文,作者通过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形态及变化,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抓住了四个字:看、说、读、想。“看”就是指导学生观察挂图上火烧云的色彩和形态。上课之前,我准备了两幅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共分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作者最难忘的一位老师。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第八自然段)写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作者的影响。第三段:(第九自然段到第十六自然段)写作者对老师的热爱和怀念。本文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对自己儿童时代的几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关怀以及作者对老师的热爱尊敬和怀念,从而歌颂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2.
课文分析: 这篇习作例文是写景的,具体描绘了日落时霞光照射大地的景象和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与本组读写例话《静态和动态》相配合,体现了要注意学写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写作要求。 全文共分两部分,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是写霞光,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起至结束)写火烧云。写霞光,没有直接描写霞光怎样怎样,而是通过大地上的人和几种家畜家禽彩色上的变化来描写的。这样描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荷花》这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了公园里荷花的美景和作者感受美景的真情,给人们展示出一幅景情相融景更美的活的画面。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注意通过画面和语言文字,激发学生感受大自然美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荷花》全文有5个自然段,教学可分3个意义段来进行。第一段写公园荷花的清香把作者吸引到荷花池边。第二段(2、3自然段)写荷花的美丽。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第三段(4、5自然段)写作者仿佛变成荷花时产生的幻景。这是课文教学的难点。《荷花》的图画表  相似文献   

14.
吕春菊 《河北教育》2000,(10):24-25
一、阅读教学与作文相结合   如小语教材第九册中的“火烧云”一文,作者抓住日落时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事物和通过留心周围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并让他们明白事物各有特点,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都要抓住特点来写,只有这样才能形象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了课文,正值国庆前夕,我以“礼花”为题,让学生进行观察,把国庆节燃放焰火的场景写出来。学生们积极性很高,通过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观察,仿写相当成功。   阅读…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   1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初冬自然界的景物的特征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进行词、句训练。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体会课文用词用句的精妙之处。  教具准备 :计算机、实物影仪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写了初冬的什么 ?分哪两个部分来写 ?哪几个自然段写下雾时的景象 ,哪几个自然段写雾散后的景象 ?  二、讲读课文   (一 )讲读第一段 (1~ 4自然段 )   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火烧云》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它生动地描述了晚饭过后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充分展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好奇异。教学本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认真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读写结合,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在实处。思考、领悟:找规律  学习文章的第四至六节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默读,说说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接着可运用引读法:天空出现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学生边读边思考,领悟作者在写马、狗、狮子时采…  相似文献   

17.
误区一:教师不指导=学生自主在教学《蚂蚁和蝈蝈》第二自然段时,有位老师让学生通过看图体会蝈蝈夏天在大树下乘凉是多么的自由自在。又告诉学生第二自然段就写了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生活得自由自在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过程中 ,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来说课。一、说教材 :《火烧云》一课是训练学生认真观察 ,注意积累的好课例。本课训练重点确定为 :1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培养想象能力。(基本技能目标)2 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能力目标)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感目标)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彩笔、教学录像带。二、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  相似文献   

19.
邓敏 《四川教育》2006,(10):41-41
现代女作家萧红的《火烧云》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本课意在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观察自然的兴趣。执教时,我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后练习的第二个问题: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主要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绚丽多彩的颜色和美妙奇异的形状变化,以及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欣喜心情。 教学本文时,可根据课文描写细致、想象丰富、图文并茂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品味语言,来感受和欣赏火烧云的美,以此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注意不断地观察、积累作文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