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过程,是原因——经过——结果的演变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历史。任何发展过程都离不开原因和结果。历史上事事不无原因,事事不无结果。因此,历届高考试题总要考查历史的原因、结果及其关系,就不偶然了。在高考问答题和选择题中多次见到这样的求答问句:“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多种原因中占主导的地位是”、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历史的终极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不过是人化了的自然,因而社会界同自然界一样,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即我们所说的“历史”——是一个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当自然科学家们按照机械决定论,把凡是起作用的某种原因作为事物的终极原因而“弄糊涂了”的时候,恩格斯就指出:终极原因就在事物的因果系统本身,就是事物因果系统中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他说:“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  相似文献   

3.
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它的反历史、反科学的研究方法,表现出它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它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虚无主义是按照他们的主观愿望和政治诉求来对待历史,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活和再版.  相似文献   

4.
以中共诞生或以1919年为界标,可以将近现代中国史划分为两个时段。1919年前的仁人志士们在历史的进程中更多地体现出被历史选择的基本态势。而中国共产党人在被历史选择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选择”历史,凸显出“创造”历史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悲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美学家朱光潜甚至认为“对人类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而中国人都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西方悲剧这种文学体裁几乎是中国所没有的。”[1] 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才一改沉默的历史,浮出历史地表,开始了“心灵的探寻”和“艰难的选择”,中国文学也才有了书写悲剧的历史。曹禺作为深受五四文学传统影响的作家,不被三十年代文坛的主导理论所局限,没有使他的作品变为控诉书、宣传稿,而是大胆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属于他个人但不又不完全属于个人的悲剧世界。他把悲剧意识当作文化选择贯…  相似文献   

6.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用血的代价所得到的历史的启示,所作出的历史选择。它并非是任何人的主观设想,而是已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客观的历史真理,所得出的科学的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觉悟为目标的 ,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就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一、摒弃个人主义的自我观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自我观极力渲染抽象、唯心的“自我”、“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 ,认为“自我”是人的意识的支柱 ,断言它是先天的 ,是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自我观从“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出发 ,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绝对自由的 ;认为“我的个人自由就是价值的唯一基础 ,此外没有任何东西给我提供这种或那种价值”;认为 ,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意志进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所以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要标明其哲学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它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即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唯物主义。所谓主体性原则,从哲学上讲,就是在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时着重考察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和作用。据此,历史主体性就是强调人的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是坚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原则。从主体性角度去考察、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是  相似文献   

9.
赵薇的“日本军旗装”事件,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她两次向全国人民作了公开道歉。在检讨中一再表白“自己很不了解那段历史”,尽管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我却宁信其真。因为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不少年轻人尽管学历很高,但自身历史素质却非常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很多。不过,我国的历史教科书编写存在一些问题,肯定是其中原因之一。我国的历史教科书编著者很会把握“古为今用”的原则,到历史宝库中寻找对现实对自己有用的历史,这样,在写到对自己有用的历史时,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种“伪崇高”的不良倾向。所谓“伪崇高”,就是只…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存在着内化短缺,其历史内在原因是救国救民的直接需要,其历史外在原因是俄国人的帮助,由此引起了中国人价值上的正确选择缺乏真理上的科学支持,民族自我意识中的主观统一却导致了行为中的客观分离,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历史一次又一次曲折式的哀告,切实从弥补内化环节和转化过程着手。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与现实     
《中文自修》2005,(7):4-4
西方的文艺理论中有一派叫“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人文化,社会他的产物。因为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是人看不到的.是被写出来被阅读的.所以只存在于文本中。那些写历史的人.自然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和时代的局限,于是历史也就不是所谓的史料的堆积而是写历史的人对史料的分析了。  相似文献   

12.
世界历史时代的演变与当代两种不同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世界历史时代的演变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两种不同发展道路的选择得以并存的深层世界历史基础是:电气生产力及其发展.但它只是资本主义时代发生阶段性和局部质变的深层世界历史基础,而不是使这个历史时代发生整体性质变的基础.只有依据“深层世界历史基础”来考察当代两种不同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人们每天面对现实,但现实不是历史。现实成为历史,那是后来的事。“人们自已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进行的有目的活动尔后成为历史的内容。但是那些或不过是历史沧海中的一粟,或者并没有汇入历史长河的主流,或者以其作用甚微而消逝于浩淼的历史烟波之中。而且,人们在进行有目的活动的当时,是不可能为他们的活动在历史整体中定位的。他们可以对他们的活动有所认识或者有所估计,但是否确切,则要经过历史时间的检验。古往今来,历史学家都要按照历史事实讲述历史,但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看到历史的原貌,只能通过文献资料和其他的历史遗留去接近历史实际。 我想由此出发,谈谈历史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质量虽在逐步提高,但与形势要求相比仍不很理想,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怎样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这一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我们平时经常强调落实“双基”,但不少同志却不明确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正是落实“双基”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头脑中只有一些杂乱无章的、孤立的年代、人名、地名、国名,而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历史概念,那就不能说“双基”已经落实。从高考答卷中反映的问题来看,历史概念不清比较突出。粗看起来,有的学生平时很用功,日夜苦读,好象都记住了,但一接触到试题就搞错,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有的考生把“一·二八”事变和“九·一八”事变,“华兴会”和“光复会”混淆,把麦哲伦和哥伦布、“三  相似文献   

15.
历史选择论     
历史选择是历史主体根据自己的历史信念和历史责任,从具体历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空间中选取其中一种能夠变为历史现实的那种历史活动。历史选择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遵循因果决定律,也遵循统计规律。历史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必定有它的自由度。自由度是指历史主体通过自觉选择能将历史必然性实现出来所必须遵循的那些条件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古代教育专著《学记》在讲到教学方法时说:“导而弗牵”。意思是教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新的知识,不要生拉硬拽,强迫他们学。好比走路。假如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再往前走,选择哪条路呢?必须找一个识途的人给指引一下才行。没有人指引,我们就会迷路的。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当老师的就是学生的“向导”。这个“向导”怎么当,大有学问。有的老师,往往不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指点,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硬拖着学生走,你想学也得学,不想学也得学。好比牵着“鼻子”走,那个难受劲就甭提了。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教学是艺术,那末掌握教材就是这艺术最基本的第一步。自己不知道绘画,决不能教人去绘画,教学也不例外。只有自己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叫人去理解,自己能够实践的事物,才能指导别人去实践;这是颠扑不破的教育规律。在目前历史教学园地中,教材研究还未能配合教学方法的探求,因为几年来历史教学工作者努力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经验,方法上确实前进许多,但只知道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环节的掌握,而教材本身配合不起来,结果就促使教学前进的步武被停滞在“欲速不达”的阶段上,这时要想把教学质量再提高一步,那就不是容易的事。历史是研究客观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能掌握这种科学知识,它就成为很好的阶级斗争的武器为我们服务,不能把它掌握为自己的东西,历史简直就是一束乾巴巴的骨头,没有灵魂,也没有血肉,这样就难怪教的人皱起眉头,学的人学不进去。一句话,掌握历史教材是教好历史课的一个具有决定性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运动训练是人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设计自己身体机能能力的一种手段。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正是由于这个原故,训练的内容一直在不断发展、演变和充实。实践证明,科学的训练手段是迅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翻开任何一本训练计划,都会发现人们竭尽所能力求使训练内容详尽而又具体。但  相似文献   

19.
一、学校积极准备,为走班教学管理提供支持 “选课制”是“走班制”产生的依据,“走班制”是“选课制”发展的结果。“选课制”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最佳发展”的要求。根据主观愿望选择学科学习.选课制为学生实现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制汀了以下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20.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对客观的历史事实加以抹杀否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虚构臆造历史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它对“纲要”教学产生消极影响,其消极影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反动势力为“西化”中国加强思想渗透的原因,也与国内社会转型期矛盾冲突加剧映射在人们心理上的不平共鸣;既因为教育体制上轻视历史观的培养促长了历史虚无主义趁虚而入的可能性,也与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了现代媒体进行隐蔽性传播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