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训练主义"泛滥成灾。在阅读教学中,训练主义集中表现为"阅读"被"训练"代替,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到重视课外阅读和回归经典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少一点分析,少一点训练,多一点经典阅读。在写作教学中,训练主义集中表现为写作模板训练,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
马骧  唐小童 《考试周刊》2009,(19):20-21
词源学知识对于阅读的积极作用是理论界所公认的。而经典文本中的生僻古词是学生阅读的很大障碍。本文以莎士比亚的某些作品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词源学知识准确地理解经典文本。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阅读的大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和作文是高考分值较大的两个板块。近年来,现代文阅读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文本多样化,题型丰富化,阅读个性化,考核综合化,思维探究化。除作文外,非课改卷中三大板块基本平分秋色;课改卷中,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赋分越来越小,而大阅读赋分在不断增加。选材上,重文学、重文化、重经典的特点越来越突出。由于训练不得法,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经典散文的教学往往面临相似的困境,即在多元阐释与刻板印象中寻求出路。立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性,提出经典散文的教学策略:返璞归真的"文本细读",探幽析微的"问题情境"创设,拨云见日的"比较阅读",由言语到思维,由知识到文化,通过师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以期进入现代经典散文阅读教学的文化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子,在一次与中学语文教师的座谈中,我专门谈到引导学生进行经典文本阅读的问题,引起了大家普遍的关注。所谓经典文本,是指经过了漫长岁月的考验,历代专家和读者已给予定评,具有教化、审美、认知等多种作用的有益教材,体现了一种广义上的文化魅力。它们讲述的都是一些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热爱生活、钟情自然的基本道理。让学生接受这些经典文本的熏陶,爱祖国,爱家乡,树大志,存爱心,长知识,实在是有百益而无一害。这些经典文本,有本土的,也有外域的,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的选入了中学的课本,有的则是教师倡导学生在课余阅读的。记得…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写作教学存在着非常突出的矛盾与问题。首先是需要对大众教育的应试之结进行化解;其次是消除大学写作技术教育的偏狭之痛。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将经典的阅读与文本的辨析结合起来。建立在道的体悟上的传统经典阅读,与建立在技的学习上的文学文本的阅读与训练,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素质,更可以打通写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阻隔,在氤氲大气中开掘写作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文学经典阅读在当代大学生中备受冷落,人文素质教育日渐萎顿。当前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要强化经典意识,首先要明确文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重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其次应该改变教育理念,知识与素质并重;学校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重建文学经典阅读,如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将文学经典阅读加以制度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建设经典阅读书目,回归原典,强调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笛卡尔知识论被理解为经典基础主义,随着经典基础主义的基本原则被抛弃,笛卡尔知识论似乎仅具有历史意义。然而,经典基础主义只是笛卡尔知识论的一个面相,笛卡尔知识论最具创造性的部分是关于认知规范性的论述,笛卡尔认知规范性理论支配着当代知识论中知识的规范性与知识的自然化之争。  相似文献   

9.
国内的大学语文课普遍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对于这种状况,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门课程的基本结构。我们提出大学语文课的一种重新建构,就是主要引导学生去做两件事情——经典阅读与论文写作。在阅读环节,我们主张引导学生阅读中西文化的经典文本;在写作环节,我们要在选题、检索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组织论文结构、撰写初稿与修改等各个重要环节给予学生以指导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而阅读课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利用文本阅读开展。一、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思维训练内容1.利用文化背景知识引领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前提。阅读前教师要重视背景知识的输入,指导学生了解英美文化,激活学生头脑中已  相似文献   

11.
浅谈经典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是文化的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阅读经典,不仅是获取知识,寻求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有效途径,也是悠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好途径。本文从经典阅读问题的出现(意义)、经典阅读的教材及阅读的方法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认为,经典阅读是进行人文精神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好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的经典,转化为现代人不断进取的动力,是现代教育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应包括经典阅读、人文知识、审美因素、文化意蕴等4个方面,这4个方面大体构成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框架。  相似文献   

13.
文学经典文本作为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丰厚精神财富,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是人类守护的永恒精神家园。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多元化观念的撞击之下,高校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着种种困境与不适,尤其是文本阅读与文学课程的教学之间更是存在着各种尴尬。如何解决其间存在着的种种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高校文学课教师应该担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足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的高校足球教育存在有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人文素养的缺失。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当前的足球训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在进行足球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接入人文素养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开放教育文学类课程教学、学习的特殊性要求课程网络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远程开放教学、学习的特色。改变学员的文学阅读方法,培养学员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提高学员的阅读品味,以培养学员的精神追求为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是高校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阵地之一。从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方面分析多元解读历史的必要性,通过设疑教学、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氛围、实施开放式教学、精心批改读书笔记等途径,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当前各个高校都注重对学生分别开设科学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课堂,力图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但实际上,科学教育中的内容与人文教育中的内容能够实现互通,并且二者能够进行和谐的运作,并且促进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各大高校的教育者应当从结合科学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的位置"的问卷调查,实质上是围绕着"鲁迅与我"的经典阅读关系展开的。当代大学生"浅层次"经典阅读现象的普遍,暴露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某些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人文素养理性的是非认知与实际的阅读经验存在明显的矛盾,除了自主经典阅读习惯的缺位和方法的缺陷之外,经典阅读兴趣"深层次"缺失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实需要的错位,更值得教育界深思。  相似文献   

19.
刘冰 《铜仁学院学报》2006,8(4):84-85,93
语文学习需要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语文课本以其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影响可谓多元化。语文素养的提高来源于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紧扣教材。  相似文献   

20.
Today's doctor is as much a humanist as a scientist. Medical schools have responded to this change by introducing a variety of courses, most notably those concerning the humanities and ethics. Thus far, no one has examined the extent of use of these subjects in Chinese medical school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how many and in what way Chinese medical schools use the humanities and ethics in training future physicians. We surveyed thirty-two Chinese medical schools covering each geographic region of China at the Twelfth Medical Education Conference for China Mainland, Hong Kong, and Taiwan on a variety of topics related to the humanities and ethics. Thirty-one (96.9 percent) Chinese medical schools offer cours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all thirty-two (100.0 percent) Chinese medical schools surveyed offer courses on ethics. Of the thirty-one universities offering humanities courses, twenty-six (83.9 percent) have five or more humanities courses, and of the thirty-two universities offering ethics courses, twenty-six (81.3 percent) have five or more ethics courses. At ten (32.3 percent) universities, all humanities courses are compulsory, at one (3.2 percent) university, all humanities courses are elective, and eighteen (58.1 percent) universities have both compulsory and elective humanities courses. At eighteen (56.3 percent) universities, all medical ethics courses are compulsory, at one (3.1 percent) university all medical ethics courses are elective, and thirteen (40.6 percent) universities have both compulsory and elective medical ethics courses. Educators at Chinese medical schools have embraced the humanities and medical ethics as fundamental components of their curricula as well as for electiv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