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太极拳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太极拳运动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当今我国太极拳的发展有多个制约,主要是:普及面不广,普及的阶层差异大;教法落后,缺少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各派缺少交流;竞赛水平不高,影响力不大。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对策是:改革太极拳运动的教法,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竞技水平,扩大太极拳的影响力;促进太极拳走实体化和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太极拳运动作为祛病、强体和防身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初学太极拳时,要掌握太极拳运动规律,按照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去练习,持之以恒,多下功夫,以见成效。太极拳运动中不同流派的风格和技术特点个异,但是其基本要求大致相同。练好太极拳的共性要求可归纳如下: l.意念的要求轻松自然。练太极拳时,松静自然要贯穿于意念、呼吸、形体之中。松静,要求身体放松,心神安静、周身舒服、思想集中、用意念引导拳式动作和尽力的运用。自然,要求神态自然,配合呼吸自然和运动协调、自然。 2.身…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是中老年人酷爱的一种运动。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部分老年大学学员参加太极拳锻炼前后身体状况的调查。认为太极拳运动在增进健康、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中有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太极拳中的矛盾运动,以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太极拳,习练太极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太极拳的机理以及太极拳独特的运动特点,分析了太极拳的疗病与健身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运动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整体运动.运动整体是个圆,因是阴阳运动的统一体,它的理论基础是太极整体观和整体生命观;整体运动是形、气、神运动的统一体.所以太极整体观和整体生命观都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这两种整体观在太极拳中运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整体观和太极拳整体运动观.太极拳运动整体观说的是太极运动的全面性.它和太极拳整体运动观相结合,就是太极拳整体观.太极拳整体观是拳术运动与生命运动相结合的整体观.练太极拳不只是形体练习,还要练意和气,达到形、气、神俱练,使太极拳成为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整体健身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发现,将民族音乐与太极拳运动结合练习,既能够体现出太极拳的运动精髓,也能够激发锻炼人士的兴趣,从而使运动效果更加显著。本文从太极拳和民族音乐的概念出发,分别阐述了民族音乐对体育运动和对太极拳运动的影响,并就民族音乐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核心,本文诣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较系统、全面地掌握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运动技术,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精华,是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大学生普遍没有太极拳基础,而太极拳本身的要求又较高,给教学本身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按传统的教学法,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较熟练地掌握太极拳。为了使太极拳运动在高校开展更加深入,终生为学生的健康服务,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太极拳教学模式,科学有效的安排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胡剑军 《考试周刊》2012,(16):104-104
在初中安排简化太极拳的教学中要先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这项运动的整体概念联系起来;太极拳运动的独特风格和技击攻防意义要向学生清楚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和喜欢太极拳运动。太极拳运动的"慢"不是没有"力"的道理应该向学生解释清楚。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动作分解和示范讲解法,个别对待,运用分层教学法把动作一一传授给学生。体育教师应该熟悉这项运动,让学生开心学习,让太极拳运动走进初中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1.
推进太极拳发展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极拳发展现状的研究,指出挖掘太极拳思想化内涵的意义;分析太极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指导思想、体制、内容、方式等方面加快太极拳运动规范化、普及化、国际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6名女大学生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前后下肢关节运动幅度的测量和研究发现,简化太极拳锻炼能够明显增加人体下肢关节的运动幅度;提示坚持简化太极拳锻炼,能改善下肢各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增大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幅度,有效地提高下肢关节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柔韧性,对预防下肢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太极拳的基本理论,论述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有着独到作用.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与演练,可达到有效缓解控制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运动起源、太极拳文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传承、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起源与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传承根基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运动具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运动具有运动性、艺术性、感染性等优势特点,教师对太极拳运动进行教学时,可以对舒缓、优美的音乐进行适当应用,为太极拳教学工作增色,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美的享受,感受到太极拳运动独有的魅力,进而为太极拳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对太极拳教学中音乐有效应用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对不同教学阶段音乐应用技巧、配乐教学方法等进行阐述,以期为太极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校普通学生和太极拳运动员进行了一些免疫指标的测试,结果显示:经常练习太极拳能显提高人体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说明太极拳运动能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7.
武当赵堡太极拳的步法及运动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堡太极拳是众多太极拳门派中的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和运动特点。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及专家访谈,运用运动力学、生物化学、中医理论、中国传统哲学以及技击等理论对赵堡太极拳步法及运动特点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的这种步法运动特点既能显示出武当赵堡太极拳独特的养生之道,又能体现出此种太极拳的技击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太极拳运动对中年女性知识分子体质的综合影响进行研究,以期较为全面地向人们揭示太极拳对增强体质的作用,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炎黄文化中的一枚瑰宝,是历史悠久、极富魅力的意气神形运动。它以科学的内涵及轻柔、优美、圆活、协调的运动特点吸引着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太极拳运动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要想使学生掌握好太极拳动作,必须采用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遵循太极拳的运动规律、特点、要求去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太极拳运动包括套路和推手,作为武术课教学的太极拳,大多数学校只教套路不学推手,因太极拳慢练的运动方式,许多学生认为太极拳只适合老年人运动,对太极拳学习失去兴趣.高校学生年轻有活力,纯套路的教学没有竞争与对抗,不适合青年人的特点,应该增加太极推手的对抗形式,增强学生对太极拳理法的了解与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