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绝经期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引起出血的原因有炎症、肿瘤、增生等等。为了探讨性激素在绝经期出血中的作用,我们测定了70例绝经期出血与50例绝经后正常妇女的性激素雌二醇(E-2)、睾酮(T)的水平。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诊断明确的门诊和住院病人,炎症者40例为良性组,癌者30例为恶性组,另有50例正常绝经妇女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雷公藤多甙(GTW)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随机将12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62例.治疗组服用雷公藤多甙40mg/d,疗程3~6个月,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25mg/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均用B超测量子宫及其肌瘤大小,用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3~4个月、5~6个月子宫及肌瘤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缩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 01).而且缩小呈时间依赖关系.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E2、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SH、L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上述性激素水平在停药后1~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服药期间治疗组3.2%、对照组74.19%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及更年期症状.结论:小剂量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地区2型糖尿病肾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以及应用B族维生素和叶酸对的型糖尿病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入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值.将84例高Hcy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口服B族维生素和叶酸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连用4周后再测Hcy;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cy水平较4周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族维生素和叶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高Hcy血症是有效的,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可使血中Hcy降低,使高Hcy血症恢复正常,从而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4.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3例患者,根据体质指数(BMD=体重/身高2,分为正常组20例(BMI<25),超重组33例(BMI≥25),肥胖组40例(BMI≥30).分别比较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肥胖组与超重组2型糖尿病患病率(40.0%、27.3%)均高于正常组(10.0%).肥胖组与超重组之间2型糖尿病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联合甲钴胺干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在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三个月后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白蛋白(ALBU)、尿蛋白排出量(UAE)、空腹血糖(FBG)、肾功能(BUN+C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治疗前两组无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后ALBU、UAE未见明显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ALBU、UAE、Hcy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病与Hcy水平有着密切关系;运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联合甲钴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Hcy水平,同时降低ALBU和UAE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5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心阻抗血流图中,(1)C波形态:血压正常组(n=33)表现为正常型9例,占28.13%,切迹型19例.占59.38%,迟缓矮小型3例,占9.3%,双峰型2例,占6.26%;高血压组(n=22)正常型5例,占22.72%,切迹型9例,占40.91%,迟缓矮小型6例,占22.72%,双峰且矮小型2例,占9.09%。(2)C波波幅:血压正常组为20.36±4.59Ω/s,与健康对照组的25±6Ω/s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级为14.58±4.46Ω/s,与健康对照组和血压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3)C波上升时间:血压正常组为0.78±0.13ms,高血压组为0.84±0.18ms,与健康对照组的0.5±0.17ms相比,均明显延长(P<0.01)。本结果提示:糖尿病在心阻抗微分图中的这些表现特点,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尤其对隐匿型糖尿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波尔山羊母羊血清中内源性FSH、LH及BDNF水平年龄差异性水平及相关性,以及对波尔山羊繁殖功能衰老的调控机制,本文采集不同年龄段波尔山羊母羊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年龄组(初情组、成年组、老年组)母羊血清FSH、LH及BDNF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初情组、青年组及老年组波尔山羊母羊FSH、LH及BDNF含量初情组、老年组血清L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均大于成年组(P<0.01).初情组、成年组血清BDN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均大于老年组,差异均达极显著差异(P<0.01).各年龄组合并LH水平极显著高于FSH水平(P<0.01),且FSH、LH及BDNF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由此推论,波尔山羊内源性FSH及LH可能影响波尔山羊母羊繁殖力衰退,且BDNF分泌能力的下降可能导致对内源性FSH及LH的调节功能弱化是波尔山羊繁殖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6周运动和魔芋多糖干预,研究其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胰岛素水平、血脂、肝功能酶、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将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2型糖尿病对照组(B组),2型糖尿病运动组(C组),2型糖尿病魔芋多糖组(D组),2型糖尿病联合强度运动组(E组);每组各10只.测试指标包括:(1)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测试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TG、TC、HDL-c、LDL-c、ALT、AST;(2)肝组织中SOD和MDA含量.结果 (1)6周运动和魔芋多糖干预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指标,联合干预较单一因素干预效果更加显著(P<0.05);(2)6周运动和魔芋多糖干预均有效降低血清ALT (P<0.01)含量,AST各组均降低(P<0.05);(3)6周运动和魔芋多糖干预有效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联合干预组抗氧化效果更好(P<0.01).结论 通过6周运动和魔芋多糖单独或联合的干预方式,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指标表明:通过干预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减少了脂质沉积,降低了转氨酶含量,提高了大鼠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ELISA方法 检测72例T2DM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FDR)和68例健康对照者(NC)血清hsC-R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等.结果 FDR组血清hsC-RP水平较NC组升高(P<0.01);血清hsC-RP水平与FIns(=0.286,P<0.05)、BMI(=0.250,P<0.05)、LDL-C(=0.302,P<0.05)、TC(=0.267,P<0.05)相关.结论 hsC-RP升高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对2型糖尿病肾病死亡率的预测作用。研究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研究队列,根据CCI评分将患者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分为三度:轻度(CCI1–2分)、中度(CCI 3–4分)、重度(CCI≥5分)。将影响死亡率的因素及按CCI分层后的组间差异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ANOVA)。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CI指数对生存时间及死亡率的影响。重要结论:53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的CCI评分均大于1,44.7%(238/533)的患者死亡。患者的死亡率随CCI评分增加而增加,CCI 1–2分患者的死亡率为21.0%(50/238),CCI 3–4分患者的死亡率为56.7%(135/238),CCI≥5分患者的死亡率为22.3%(53/2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I评分、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是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CCI评分相对较低的患者相比,CCI评分越高的患者其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而血清肌酐较高,死亡率也更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CI评分越高的患者生存时间越短。CCI评分是一种简单易行且实用的评估疾病合并症的方法,可用于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死亡率。关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合并症将有利于早期、有效治疗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否具有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样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65例旱孕妇女hCG与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早孕妇女Ⅰ组(停经35—50天)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早孕妇女Ⅱ组(停经51—80天)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rT_3水平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而两组早孕妇女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CG具有TSH样作用,早孕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为hCG促使甲状腺功能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和尿中IL-6的含量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48例Ⅱ型糖尿肾病(组1)患者血液、尿液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的IL-6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6例肾功能正常的Ⅱ型糖尿病组(组2)及48例健康人(组3)比较。[结果]组1血和尿中的IL-6含量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01),血浆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组2和组3之间比较,血浆和尿液中含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组1患者CPBMCS中的IL-6含量与组2,组3之间无明显异(P均>0.05)。[结论]血浆和尿液中IL-6的检测可作为判断Ⅱ型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临床用药的正确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确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快速降低血糖(BG),降低T2DM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10~2004.10月河北北方学院(原张家口医学院)校医院门诊及住院108例T2DM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ALB),尿酮体及血脂测定.结果:所有病患治疗5周后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正确合理用药对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出现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0例老年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时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留取血、尿测定Hcy及生化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各组血浆Hcy水平依次升高,F=20.134,P=0.000.2.各组间HOMA-IR、BMI、FPG、FINS、HbA1c、TC、TG、HDL-c、LDL-c、尿Alb/Cr、BUN、收缩压(SBP)、病程有统计学差异,P<0.05.Cr、舒张压(DBP)无差别,P>0.05.3.相关分析表明Hcy与HOMA-IR、BMI、FPG、HbA1c、TC、TG、HDL-c、LDL-c、尿Alb/Cr、Cr、SBP、DBP、病程成显著正相关,P<0.05;与BUN、FINS无相关性,P>0.05.进一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HOMA-IR、BMI、SBP、TC、尿Alb/Cr、Cr、FPG与血浆Hcy水平独立相关.结论:1.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血浆Hcy水平逐渐升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有关.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OMA-IR、BMI、SBP、TC、尿Alb/Cr、Cr、FPG是影响血浆Hcy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给予结合型雌激素(CE)对围绝经期妇女血清E2,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细胞学及更年期症状的影响.方法:72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给药组37例,阴道给药组35例,分别口服及阴道给予倩美力片到0.625mg及倍美力霜2g,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清E2、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细胞学评分(Ⅴ分)的变化及改善程度.结果:用药后口服给药组血清E2较用药前增加(P<0.05),内膜厚度用药前后有显著改变(P<0.01),而Ⅴ分改变不显著,阴道用药组血清E2及内膜厚度无明显改变,而Ⅴ分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全身症以口服补充雌激素为佳,局部以阴道给药较好.  相似文献   

16.
全威舒平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实糖尿病(DM)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参与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阿魏酸钠(SF)为一类新的非肽类ET受体拮抗剂,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全威舒平(阿魏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即DNⅢ期患者,观察应用全威舒平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6~74岁,平均55·7岁,糖尿病病程平均7·6年。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0~68岁,平均59·1岁,糖尿病病程平均7·9年。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无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含量变化.方法:60例内脏脂肪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体重指数、病程、FIG和餐后2h血糖(2hPG)等资料具有可比性.维持试验前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A组加服罗格列酮4mg,1次/d,时间为24W,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内脏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后A组内脏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B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减少2型糖尿病的内脏脂肪含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P-PLA2在初诊断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或门诊初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156例(糖尿病组),按照有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分为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A组),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B组),其中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包括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选取14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为正常组(C组);分别检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指标外,同时测定体重指数,腰围、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胱抑素、β2-微球蛋白、尿ACR等,分析LP-PLA2在初诊断2型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LPPLA2水平较正常组相比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A组)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B组)相比,LP-PLA2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胱抑素C、LP-PLA2、病程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结论LP-PLA2检测在早期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ISEI)在骨科手术中对非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例接受择期骨科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A组(28例):静脉输注ISEI 500 m L;B组(22例):给予等量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用量及疗程同A组。观察液体输完后30 min(T1)、1 h(T2)、2 h(T3)时患者血糖的变化,并与患者入院时(T0)所测值(基础值)比较。记录患者输液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术中输液时间及各时点MAP与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A组T1~T2时血糖水平升高(P<0.05),B组各时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T1~T2时血糖水平升高(P<0.05),T3时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输液后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ISEI在骨科择期手术中对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无明显不利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可作为术中常用的能量补充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U)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U),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U组的SBP、FBG、血尿酸(UA)高于NU组(p<0.05),而HDL-C、apoA1NU组(p<0.05);UAER与病程、SBP、UA、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老年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