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擎  张坤 《大众科技》2012,(2):149-150,148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进行分析,从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意识、就业实践、就业经验、高校促进就业、创新创业如GYB培训等方面阐述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文章分别从大学生自身和高校角度出发,提出了大学生应多参与就业活动、大学生创业以及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峰  刘红保 《大众科技》2011,(11):159-160
大学生就业难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阐述了河北省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加强高校自身建设、用人单位树立正确人才观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难是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本课题从性别差异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影响的角度来研究性别差异对福建地区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并为促进会计类大学生就业提出有关决策,从而帮助会计专业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同时促进各高校对会计类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敏仪 《中国科技信息》2010,(2):235-236,246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焦虑、自卑及受挫的心理表现,分析导致心理问题的供需矛盾、职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家庭就业观念偏差、大学生自身期望过高及就业准备不足等成因,从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层面出发提出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案,促进大学生良好就业心态的形成,促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持高校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为例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了调研,又从就业体制、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首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就业观念积极健康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就业观念误区。其中最显著问题是部分学生缺乏坚定的意志品质。学校就业部门、各级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应该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保定市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观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难就业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就业观念是一个复杂系统.分析研究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途径,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必要.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对就业市场主体观念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形成机理,论证了转变社会就业观念的主要路径,提出了转变社会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陕西地处全国的中西部地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较多,陕西高校大学生具有贫困生源地学生数量多、农村学生多和女生人数相对较多的特点。面对全国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和陕西"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形势,陕西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迟滞仍然是制约陕西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带一路"倡议对转变陕西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以及高校、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支持力度不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比较狭隘以及大学生诚信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困境日渐显现。通过强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需求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毕业生应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就业能力等途径,切实提高其就业率,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