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迈克尔孙-莫雷实验是物理学史上一次重要实验。通过分析现当代有关实验意义描述的文本,试图以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人们对迈克尔孙-莫雷实验意义的不同解读,突出一个实验在具有二象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光速不变原理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其物理含义为: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恒为C,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与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光速不变原理可以用数学形式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质疑能力就是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没有质疑,就没有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就不会有创新。爱因斯坦通过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某些方面长时间的思考,注意到了力学和电动力学之间的不协调,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对整个物理理论基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对牛顿力学的基础进行质疑,提出了相对论时空观,从而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同样由于对狭义相对论完美性的质疑,促使他进一步开始了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勿须多言,培养质疑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课本中 ,无论是第三册的“选修本”、“读本” ,还是第二册“试验课本”的章节和习题里 ,都有关于“旋转磁场”的内容 ,因为它是“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它既是教材的重点 ,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基本原理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都要做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实践中发现 ,按照课本中图示的方法进行演示有两个弊病 ,其一 ,磁铁旋转时 ,看不清线圈也随着磁铁转动。其二 ,学生会误认为是磁铁转动时的风把线圈给吹动的。所以使实验效果不佳。为此我把此实验装置进行如下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见图 1。1 改进方法与用…  相似文献   

5.
相对论的创建是20世纪和物理学最伟大成就之一.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上的,给人们提出了全新的相对时空观,使人类在观察研究世界的思维方式上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狭义相对论及其所导出的结论与目前实验事实相符合,被证明是正确和科学的,但只有在接近光速和高速运动时其相对时空效应才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或大学物理“楞次定律”的教学中,由于没有直观的教学用具,很多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其基本原理。光靠学生的抽象思维,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太好。因此,我们请教了许多专家,查询了大量的有关资料,通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创制了一种新型的楞次定理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领域中,“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每一个数学概念和每一种数学运算都与“零”有关,即无零不成运算体系.在整数前或小数点后的零无关大局,但放在整数之后,却可使原数成十倍的增长.可见“零”的魔力之大.教学中如能很好地解决“零”的问题,可使学生在多方面获得收益.而对零的第一次关照,是在小学学习除法时,零不能作分母.那时的老师一般对学生的说法是:“零做分母无意义”.而到了中学也常听到这种说法.这无疑是有失偏颇.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tga=k=(y_2-y_1)/(x_2-x_1)若X_2=X_1,k不存在,倾斜率α=π/2,它是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教师要在此时澄清学生对零的这种狭义理解.这对于全面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十分有益的.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突破“零”的教学,可以加深对定义、概念及公式的理解.1.1 如有向线段的定比分值λ=P_1P/PP_2课本只强调λ>O或λ相似文献   

8.
在现行高中物理第二册自感一节教学中 ,安排了二个演示实验。如果采用定型产品“自感现象演示器” ,则效果极差 ,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我用J2 42 3可拆变压器的高压线圈作为电感线圈和辅助元件 ,自制了一种实验装置 ,将这两个演示实验同时展示出来 ,使学生能明显地看到在通电时 ,与线圈串联的灯泡B是逐渐亮起来的 ,而在断电时 ,与线圈并联的灯泡A不会立即熄灭 ,它会突然耀眼地闪亮一下才熄灭。在演示断电现象时 ,我采用了对照线路—灯泡B与滑线变阻器并联电路 ,从而轻松地消除了学生对断电时电路中即灯泡B中电流与灯泡A中电流是否同时…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正如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所指出 :“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因此 ,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智力素质和劳动素质等 ,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   1.挖掘思想素材 ,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化学实验是前人科学试验的精华 ,每一个实验的背后都可能凝结着科学家艰辛的劳动 ,都可能引出一个科学故事或一段佳话。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素…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化学课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王国的奥妙。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实验,是其重要手段。笔在优化课堂实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简概于后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1.
创造教育是一种以开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渠道。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在物理教学中 ,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导出 ,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根据创造学原理和物理学的学科特征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种创造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探索”的方式来学习物理 ,不但符合物理学科自身的规律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就是“实验探索式教学法”的宗旨。“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七、黑盒子实验在密封的盒子中置入若干个电学元件,且以某种方式与几根引出线连接,由于盒子不透明,看不到盒中有哪些元件及其连接状况,所以称为“黑盒子”。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检测,画出盒中的电路,并且得到其中一些元件的参数。这种实验能使学生熟悉常用元件的特性及...  相似文献   

13.
浅谈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紧贴的小实验,通过实验来诱导学生步入最佳思维境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谈谈用实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积极性所起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由于历年来各方面的原因(包括旧教材要求过高),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形成“物理难学”这一观念,就初二学生来讲,他们刚刚接触物理,就产生畏难情绪,而这种情绪对初学者是十分不利的,必须消除.而采用几个简单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一种较好的手段.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讲好引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感到有意思,进而到“我要学”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盘,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首先问学生如果旋转起来会出现什么颜色?学生回答“很美丽的各种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等等,然后给学生演示,结果出现了白色,学生大吃一惊,接着问“为什么”,这里不宜给出原因,只说随着今后物理知识的学习,这个原因大家会清楚的,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改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是很重要的.第二,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中,教材通过两个演示实验,引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会伴随着能量变化,而这些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变化。演示实验结果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触摸到,普通的温度计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看清楚。我设计制作的“热能变化显示仪”(如图1所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演示实验,只要不需指示具体温度而只需反应温度有变化量时,用此显示仪可增大灵敏度和可见度。  相似文献   

15.
据我们所知,在物理教学中,通常在两个电路分开作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实验。这样作实验,不仅不能给人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而且还往往引起一系列误解:断电后瞬时,误认为电感支路中的电流会突然地比原来还强;断电后瞬时,误以为电阻支路中的电流一定比原来强;……一般认为,在一个电路的同一部分是不可能依次观察到通、断电自感现象的。然而,我们作成了这个实验,称之为“完整的自感实验”。这个实验不仅给人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还能避免使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 一、理论分析 一个具有自感系数L、电阻R_2的线圈与一个电阻R_1的电阻器并连后,通过电键  相似文献   

16.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帅”。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些有趣的实验,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下面介绍几个有趣的静电演示实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初二学生初接触物理时都对物理学科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可一学期下来,一部分学生就会觉得物理难学,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一个班中物理成绩两极分化。怎样避免?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焕发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物理,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习持久深入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防止学生在初中学习物理中出现两极分化的有效方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成功的起点。古往今来,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他们能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无不是由于他们的强烈兴趣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努力而取得成功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物理学习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物理学习活动的结果。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物理的活动对他们来说便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一种幸福愉...  相似文献   

18.
基本逻辑电路原理的学习是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统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物理中已列入本内容。一、“与”、“或”、“非”门电路功能的简单复现方法为了便于学生直观理解“与““或”“非”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宜先用开关、灯泡来复现它们的功能。在此,我们约定:开关闭合及灯泡亮为逻辑状态“1”,反之为逻辑状态“0”。图1表示一个简单的“与”逻辑电路。电池E通过串联的开关A和B向灯泡供电,只有A和B都接通时灯泡才亮。A、B中只要有一个或二个不接通时灯泡都不亮。A、B和灯泡是“与”逻辑关系。图2表示一个简单的“或”逻辑电路。电…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驻波”一节内容中,有个演示实验——空气柱内的驻波。其基本原理是使空气柱具有一定的“共鸣”腔,当共鸣腔的长度符合共鸣条件时,一定频率的声波就会激起空气的共鸣。由于空气的共鸣,而发出比声源更强的声响。共鸣的出现,就表现了“空气柱内的驻波”产生。  相似文献   

20.
在1985年5月出版的中专(工科)通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中列入了“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作者的意图除了使学生熟悉安培表、伏特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外,还给学生提供一种最简单的测量方法。并且使学生感知在使用“伏安法”时,什么条件下可以用安培表的外接法,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安培表的内接法。这一实验无论在巩固学生知识、启发思维和体现“应用型”的要求等方面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按1985年的《物理实验》所叙述的仪器去做,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