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从1974年开始写稿,十几年来,采写的1200多篇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人口报》、《北京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采用,其中类似“豆腐干”的短新闻占80%以上。近年来,我在国家及省市级新闻单位获奖的20多件新闻作品中,除有一篇通讯和一篇人物专访外。其余的获奖作品都是三四百字的短新闻。采写短新闻,并非一开始就心甘情愿,写稿时,总想抻长拉大,认为稿子篇幅长,才提气,有份量,到头来,却落了个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的结  相似文献   

2.
我在基层当通讯员多年,采写的稿件有100多篇被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有600多篇被省、军区级新闻单位采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较深的一点是,作为一个通讯员,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只有胸怀全局,眼中才有新闻。我初学写稿时,不懂得调查研究,更谈不上了解全局,见什么,写什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是新闻战线上的新兵。一九八二年开始新闻写作,由于重视处理好工作与写稿的关系,不但避免了因写稿而影响工作,反而使写稿促进了工作,取得了工作和写稿双进步。我在单位搞秘书工作,写稿和工作是相辅相成,写稿提高了写作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去年,被评为模范党员和党政机关先进工作者,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在写稿方面,四年来,共采写稿件二百一十六篇,有五十一篇在地区以上报刊、电台发表。其中有《中国乡镇企业报》、《农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采写800多篇稿件,其中有十五篇被省、市级新闻单位评为一等奖、二等奖或好稿、优质稿。回顾十多年写稿实践,我的体会是,要想不断进取,必须坚持“四学”。  相似文献   

5.
新峰矿务局六矿连年荣获通讯报道先进单位称号。全矿一千多职工中有40多名爱好写稿的人,许多农民协议工也积极参加通讯活动。该矿不论哪儿出现好人好事,都会有人及时写成稿,在黑板报上表扬,或送广播室向全矿广播:成绩突出而又典型的,宣传科便向上级新闻单位推荐。参加过新闻培训的党委副书记徐保成以采写新闻的实际行动鼓励大家写稿,他去年发稿10多篇,今年又发4篇了。采煤队党支书黄国锋经常动员大家写稿,他每月都坚持发稿数篇。掘进队工人李青山爱好写稿,当了安全检查科副科长后仍写稿不  相似文献   

6.
我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写稿,到1994年底已37个春秋了。37年来,我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参考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全国158家新闻单位刊稿5600余篇。连续13年被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12年被兵团党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还被十多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7.
我从1985年1月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稿。到目前为止,先后被中央电台、《解放军报》等新闻单位采用了150多篇。一些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来信问我,写稿有什么诀窍,如何提高稿件质量?我的回答是:要在"新"字上下功  相似文献   

8.
记得我在部队刚搞通讯报道那阵子,连新闻的五个W都不清楚,只凭热情埋头写稿。结果写了两个月,一篇也没见报。我很苦恼的时候,一位记者帮助我分析了稿件未能见报的原因。经他指点,我才发现,我在新闻采写知识方面很欠缺。于是,我用心学习新闻采写的基本知识,一年后,我采写的稿件被几家报刊先后采用了,初步尝到了甜头。从吃苦头到尝到甜头,我的体会是:要揽瓷器活,须有金刚  相似文献   

9.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10.
我钟爱通讯报道工作,从1956年开始写稿至今已30多年了。过去我写稿很多被采用的却很少,近些年发生了变化,所写的稿子被新闻单位采用的多了。就拿去年来说吧,我一共写稿44篇,省市报刊采用了30篇。有人问我:“你写的稿子为啥采用的多  相似文献   

11.
我刚到区委宣传部,开始为报社采写新闻稿件时,同一些初学写稿的通讯员朋友一样,也感觉没有多少新闻事件可采写。 后来,我在加强新闻报道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以腿勤、嘴勤、脑勤、手勤这“四勤”要求自己,主动深入基层农村和各企事业单位上门采访,得到大量的新闻信息,采写见报的新闻稿件逐渐增多。别人慢慢开始知道我是常给报社投稿的通讯员,不少人主动向我及时提供新闻信息和线索,扩大了我采写新闻稿件的耳目。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在市以上新闻单位发表稿件九十篇(其中全国性报刊七篇,省级新闻单位十八篇),大部分是经济新闻。在写稿的技巧上,我初步探索了如下几点:大中取小,注重指导性。1984年3月,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基层供销社的同志告诉我:过去,湘莲收购价格高,计划种植面积控制不了,用“红头”文件限制也不起多少作用。后来,农民看到市政府发出的《产销信息》资料,知道秋后湘莲价格呈下降趋势,便自动压缩了湘莲的种植面积。我带着这个问题采写了题为《湘潭市公布农副产品产销信息,指导农民调整和  相似文献   

13.
从1974年以来,我一直是个业余通讯员,坚持利用工作之余,采写了上千篇新闻稿件,其中大部分被县以上新闻单位采用,有些稿件还被中央级报刊、电台采用。我曾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和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去年8月初被宝鸡报招聘为合同记者。回顾我10多年的写稿实践,最深刻的体会是:要熟悉生活,热爱生活。一、要熟悉自己周围,特别是本村,本单位的人和事,这是对通讯员起码的要求。我的工作地点在岐星村,在这里工作9年时间,对村上的人和事,历史和现状,先进和后进的,都比较熟悉。干部群众中都有我的好朋友,是  相似文献   

14.
我不是记者     
近几年来,我每年发稿一直在70篇以上。不知底细的朋友,以为我是吃记者饭的。其实,我是在农行办公室送走一个个太阳的。我写稿的时间大都在午后、晚上和星期天,甚至连回家途中也不放过采写的机会。前年年初,听一位同志给盛湾营业所打电话,说该所被评为农行地区信贷管理达标单位,要他们写个经验材料。我趁回家机会,拐到盛湾调查采访。稿子寄出后,很快被4家新闻单位采用。前年夏收前夕,我行就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问题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这在我行已是第三年这样做,原认为是件平常事,没新闻价值,没报道。省分行曹行长来我行得知这事后,大加赞赏,准备在全省农行系统推广。我迅速动笔写稿,很快在河南  相似文献   

15.
我是1982年开始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的,15年来,我体会最深刻的是:写稿必须讲质量。这15年来,笔者先后向县级以上新闻、信息单位投稿2500余篇,其中被采用2380篇,刊用率在95%以上。 这里结合写稿实践,谈谈怎样重视稿件质量,提高稿件命中率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1986年9月开始为新闻单位撰写市场信息稿件,在这段时间里有36篇稿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一些热衷于市场信息报道的同志,给我来信问我是怎样采写信息稿件的,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7.
1980年,我考大学落选以后,根据我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了新闻采写这条路。几年来,我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新闻及文艺作品三百多篇。一些爱好写作的年轻朋友,向我询问写稿的经验是什么?我感到主要有这么几点。博览群书,扩展知识面。新闻工作者要掌握的知识必须宽广。如果掌握的知识不宽不广,就会在采写中“卡壳”。知识面狭窄,往往造成采访的被  相似文献   

18.
1985年,我被调到广东省江门市城建局搞宣传工作,采写新闻稿件的劲头也很高。据统计从1986年至1989年,我采写的稿件被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国家建设部、省建委办的报刊采用,每年达180篇以上。怎样才能多写一些有用的新闻稿件呢?通过近几年新闻采写的实践,我体会到首先要弄清楚新闻的源泉在哪里?找到了源泉,取得了新鲜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才能着手写新闻稿子。  相似文献   

19.
我是从一九七零年开始为党报写稿的。十多年来,我先后向路内外各级新闻单位写稿七百多篇,被十七家报刊电台采用四百多篇,被《陕西工人报》吸收为特约通讯员,被评为《西安铁道》、《中原铁道》报优秀通讯员。回顾十多年来坚持为党报写稿,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努力写一九七一年,队党支部让我担任通讯员,为报纸、电台写稿。热情一来,我一月内就写了十五篇,却石沉大海。我没有气馁,认真找原因,终于明白了写稿不见报,主要是自己没有抓准问题,稿件质量低。从此,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白天上班生产,晚上坚持写稿。这样见报稿件就慢慢地多起来了。一九七二年,我队二班担负咸铜线庄里至梅家坪  相似文献   

20.
农民日报于5月25日在一版刊登启事:“从1987年6月1日起,我报取消邮资总付,来函来稿请自贴邮票。”笔者是一名通讯员,每年向全国各地、各级新闻单位投稿300多篇,每年得稿酬300余元。由于各新闻单位总付邮资,自己每采写一篇稿子,除了稿纸以外。只需付出1分钱的信封费就行了。近几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速,向新闻单位投稿者越来越多,其中有些人写稿马马虎虎,而且一稿多投,吃新闻单位邮资总付的“大锅饭”。岂不知,这却给国家邮电通讯工作造成了“紧张局势”。农民日报取消邮资总付,很值得各新闻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