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威是本世纪初美国最负盛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哲学家之一。杜威的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对当时和以后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有相当深刻的影响。西方学者指出,虽然杜威本人的教育著述晦涩难懂,他所提出的教育方案也难说切实可行,但杜威对传统学校中令人厌烦的形式主义,脱离社会现实和时代需要的教育方式所持的尖锐的批判态度以及强烈要求改革的迫切心情,则是十分了然的。虽然在今天杜威教育理论的影响已大不如前了,但他在大半  相似文献   

2.
杜威科学课程思想研究正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19世纪末,通过科学教育与古典文科教育的论战,科学课程已经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成为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时科学课程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难以适应科学课程理论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这一切似乎都在期待着杜威的出现,杜威的科学课程思想不但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且对日后科学课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对20世纪初乃至整个20世纪的科学课程理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约翰·杜威。杜威的科学课程思想与其科学观密切相关,他认为,科学至少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两个方面,并且“在时间先后和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五四以来的现代中外化交流史上,论外国人对中国的影响,恐怕无过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了。这不仅因为其集大成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迎合了五四时期中国的时代需要,还因为杜威本人作为当时最有国际影响的思想大家,从1919年4月至1920年7月有长达两年多的中国之行,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的14个省市,频频演讲,连连,积极宣扬其思想学说。此外,杜威的一大批中国弟子,也是当时中国学界的风云人物。如胡适、蒋梦麟等人借其师来华之机,更是推波助澜,极力宣扬实用主义学说。杜威因此成为五四时代知识界一致欢迎的外国思想家,  相似文献   

4.
在1920年代初期,将杜威称作国际主义者是确定无疑的事实。毕竟,那时他业已到访过日本、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和中国。在所有这些地方当中,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两年两个月——并且书写最多的也是他在中国的经历。令人遗憾的是,太多的文献都在讨论杜威如何影响中国。本文将聚焦于"中国是如何影响杜威的"这一问题。特别需要指明的是,本文解释了杜威构思经验(提供了一个他称之为"经验形而上学"的名目)的过程,以便弄清杜威是如何体会他自己的访华经验的。  相似文献   

5.
1920年左右,杜威教授受邀来华,为迷茫中的中国教育点燃了一盏明灯。在华宣讲期间,他立足于当时中国国情,积极倡导实用主义在中国的推广,不仅扩展了国人的视野,对中国教育的学制等具体问题也提出了可行办法。他的讲学更是影响到了中国一大批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约翰·杜威(John Dewcy,1859一1952)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他的重要教育理论著作《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义与教育》等都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他本人还应邀以教育顾问的名义访问过旧中国、日本、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有人说,“杜威的教育学说,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不过,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教育理论和实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加之社威一生著述甚多、体系庞杂,所以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杜威的评价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杜威的教育理论,就其实质来说,是实用主义的,其哲学基础是唯心的.但如果我们将之放在特定的历史范围内加以考察,却仍然具有一定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合理性.我们应该对它采用“扬弃”的方法,去其糟粕,取其合理的一面.课程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教学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关于课程和教材的讨论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社威的课程理论作点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高师)与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结缘甚深.北高师积极参与两位西方教育家的来华活动,成为杜威、孟禄在华活动的重要基地.同时,师生们积极译介其思想,践行其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的进程,北高师成为中国新教育运动的一支生力军,近代中外教育交流的学术重镇.  相似文献   

8.
1919年至1921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大师约翰·杜威,应其中国弟子之邀,对当时正被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进行了为期约两年三个月的访问。杜威访华,并非仅仅是中国学界和教育界一边倒地去主动接受西洋文明,相反这一文化盛事是在双向交流(two-way communication)的路径下完成的。关于杜威是如何影响民国教育,学界已多有论著。值得注意的是,在访华之后,杜威本人的思想观念也因其中国之行而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相较于前者,此一议题相当长的时间内乏人问津。在此文中,笔者主要依据杜威的相关著作以及其他学者研究杜威的论述,力图解析杜威的中国之行是如何塑造(shape)他对文化多元性(cultural diversity)与民主政治的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9.
与蒋梦麟、胡适一样,陶行知也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不仅参与邀请杜威来华讲学,担任部分翻译;而且亲自发表文章,宣传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学说并以此批判脱离实际的中国“老八股教育”。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一步变革及陶行知本人生活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他越来越不能满足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不时提出相应的批评和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用主义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民主主义信念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三大理论支柱和思想支柱。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进程。当今,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烈呼吁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观,实现课程观的新转向。实践课程观正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既是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又是超越。  相似文献   

11.
从杜威看实践在教育理论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划时代的教育家,他站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思考教育理论的内涵,立足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同时用辩证的方法透视现象,特别是重新审视教育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最终以“经验”概念为核心创立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验的实践性是杜威教育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杜威所反复强调的正是在获得经验的实践中实现认识与经验的统一,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杜威教育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其成功验证了实践在教育理论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杜威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启示,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单设的幼稚师范学校,此校的创办人为陈鹤琴先生。江西幼师在创办上深受欧关新教育理论的影响,在培养目标上是对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及教育应兼顾儿童和社会需求理论的借鉴;课程则吸取了德可乐利学校“从生活,为了生活”及杜威“学校即社会”理论;在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上分别体现了对杜威“做中学”理论和德可乐利学校的教学过程三步骤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杜威认为教育是无目的的,显然不合情理,因为他的教育哲学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就是他教育目的论的最大明证,杜威对民主主义社会的无限热爱表现在他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为了论述如何为这样的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但是杜威在他的众多著作中的确也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由此可以看出,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具有二重性,这里对此试做论述.  相似文献   

14.
引言杜威(1859—1952)是美国课程论发展史上儿童中心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课程论曾指导美国的课程改革近五十年之久,在西方乃至中国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他倡导的课程改革最终失败了,因而他的课程论亦受到本国和西方人士不同程度的责难。我国对杜威课程论的评价也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先是全盘肯定,后是全盘否定。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又开始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杜威及其教育理论进行再评价,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趋向。笔者认为对于杜威课程论本身存在的合理或积极因素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关系到我们如何批判继承历史上的各种课程理论,从而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程论来指导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引言杜威(185—1952)是美国课程论发展史上儿童中心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课程论曾指导美国的课程改革近五十年之久,在西方乃至中国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他倡导的课程改革最终失败了,因而他的课程论亦受到本国和西方人士不同程度的责难。我国对杜威课程论的评价也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先是全盘肯定,后是全盘否定.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又开始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杜威及其教育理论进行再评价,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趋向。笔者认为对于杜威课程论本身存在的合理或积极因素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关系到我们如何批判继承历史上的各种课程理论,从而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程论来指导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20世纪现代教育发生了世界性影响的杜威教育理论,实质上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美育理论;作为具有丰富美学内涵的核心概念,"兴趣"辐射在杜威的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因而也可称这种教育理论为"大美育".杜威的美育理论直接导源于卢梭,他在对卢梭美育思想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同时,还使启蒙时代的美育理想和未来憧憬,转化为现代教育的具体实践和丰硕成果.从美育的角度解读杜威,有助于中国基础教育在新世纪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是 2 0世纪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他依据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心理学观和社会观 ,建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其中他的活动课程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突出表现。他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 ,提出了“社会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教育原则 ,这些深入到他的课程论中 ,对 2 0世纪的课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由于时代和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不可避免地有其缺陷和不足 ,但其中的合理内核 ,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及活动课程的设计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一、杜威的活动课程观概述1 重视儿童兴…  相似文献   

18.
到19世纪末,通过科学教育与古典文科教育的论战,科学课程已经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成为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时科学课程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难以适应科学课程理论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这一切似乎都在期待着杜威的出现,杜威的科学课程思想不但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且对日后科学课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对20世纪初乃至整个20世纪的科学课程理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约翰·杜威.  相似文献   

19.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对学校教育思想主要由"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五步教学法"构成。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作为杜威的学生,他学习了杜威教育思想。回国后,他根据中国当时社会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运动,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及"五路探讨法",创建了"生活教育"理论。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均产生了影响,两人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20.
杜威在所设想的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对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过程、课程与教学论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实践他的教育观。杜威针对当时社会和教育时弊提出的教育理论具有前瞻性和相对可行性,对现今的中国教育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