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情境+问题串”引导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课程数学教育实验中,如何精心设计"情境 问题串",用问题引导学习,使教学过程适度开放、真正有效?"情境 问题串"是将情境和问题串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情境在激发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指向数学核心思想的发生过程,成为学生探究核心问题的平台。在这里设计好的"问题串"是关键,好的问题串能搭建起"适切"的"脚手架",有利于突破核心思想教学的难点,"有意义""适度"的问题串,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在过程中形成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数学教育实验中,如何精心设计"情境 问题串",用问题引导学习,使教学过程适度开放、真正有效?"情境 问题串"是将情境和问题串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情境在激发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指向数学核心思想的发生过程,成为学生探究核心问题的平台.在这里设计好的"问题串"是关键,好的问题串能搭建起"适切"的"脚手架",有利于突破核心思想教学的难点,"有意义""适度"的问题串,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在过程中形成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探究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内化。教师是学生探究实验的引导者,教学中,要引导制定"探究计划",提升实验设计能力;引导探寻"探究证据",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引导开展"探究交流",提升分析推理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为例,从科学设计课堂问题和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两个方面进行专题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原理,探究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案,分析方案的优缺点.对于关键的加速度测量启发学生合理运用转化思想,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5.
实验探究素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方面之一。实验探究素养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对照实验探究素养的要素,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记录→分析与论证→解释实验与归纳结论→交流与评估"的流程,从创设情境开始,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一个问题串,再围绕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组织教学,从而落实实验探究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9,(18):21-22
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探究课为例,介绍"以思促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根据实验探究题目设置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设计情境,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1.设计情境问题串,营造课堂求知氛围"情境问题串"是将情境和问题串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情境在激发学习兴趣、渗透生物理念的同时,指向生物核心思想的发生过程,成为学生探究核心问题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化学教学中要大力挖掘实验中的各种"意外",在实验过程中要巧妙诱导学生产生"意外",提醒学生捕捉"意外",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帮助学生开展探究,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9.
以怎样让学生了解鱼鳍的作用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为例,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规范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假说,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等.阐述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反思传统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生物实验,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动力;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合作探究,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展生物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并合理运用恰当的"问题串",用问题引导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浙教版九年级"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一课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一、巧设问题串,水到渠成引入新知数学概念往往是已有概念的扩充,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与之相应的问题串,搭建探究新知的台阶,这样符合认知规律,使引入新概念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2.
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第一步。本文以生物"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为例,介绍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查阅资料、验证问题,提高了生物学习的兴趣,增强了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类比平行线的判定研究平行线的性质.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确认得出关于同位角的性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简单推理得出关于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性质.设计既层次分明,又梯度合理的"问题串",让学生拾级而上,逐步突破思维和表达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所谓"问题串"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围绕一定目标和某个中心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点的逐层深入,设计不同的问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其有序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以正确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问题串"教学法,巧设"问题串",引导学生围绕知识核心展开讨论,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进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巧设"问题串",提高教学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已广泛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预习,作为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了探究性学习的"禁区",原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结果,丧失了新鲜感,不好开展教学.自从接触了新教材,我逐渐转变了自己的观点,因为现在正在使用的青岛版教材,都是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几个有联系的情境,构成"情境串",从而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较注重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倡导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目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情况,本文先分析实际课堂教学情况,提出一种新的教学设想——"问题串"设计教学.教师先设计一系列"问题串",引导数学概念的生成,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有助于阐述"问题串的"概念及其应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了一些"问题串"的教学案例.最后根据自己的案例体会做了小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本文着重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化学课程标准",切实开展实验探究进行了探讨。结合案例分析了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和遇到的问题,对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做了研讨。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强调"实验设计应该多样化",并"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1])。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在生物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展实验教学,不断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多样化改进,并创造条件去增设一些学生容易参与的生物实验,激励学生去观察思考、去探索体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之功能,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课为例,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猜想并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热情;通过知识铺垫、实验验证、方法指导和启发引导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思维。  相似文献   

20.
问题导学式教学是根据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制定的、以问题牵引、问题引导、问题解决为主要方式的教学策略:主要设计思路是问题设置、提出问题、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实践研究表明:实施问题导学式教学,设计系列的学生活动、设置系列的问题串,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产生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