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过“泛”翻看语文教师的教案,在教学目标一栏都清楚地写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有的还写有“审美目标”“创新目标”等。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上面所罗列的目标都是我们语文教学应当承担的任务,只是每一节语文课均要逐一落实,如果教案不是摆设,恐怕实难做到。教学目标过“泛”,语文课堂教学势必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教师心有目标,授课势必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二是,如果教师不遵循既定目标,则易滑向无目标教学,随心所欲,无的放矢。这两者均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滑坡。…  相似文献   

2.
《长城》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人教版“教参”上这样解释句中的“才”字: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2002年版“教参”仅把这句话中的“赞叹”改为“赞美”,两个词的语义近似。  相似文献   

3.
白忠文 《甘肃教育》2008,(23):18-18
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两会”“三通”,可有效促进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力求“两会”一是“学会”。新课程的教材观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二者的根本区别,王敏勤教授是这样论述的:旧的教学大纲指导下编写的教材“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  相似文献   

4.
听两位老师教学同文(《狼》)异构课,课堂设计都有各自的个性特色。两位老师都注重朗读及指导这个教学环节,一位老师出示指导朗读 PPT“请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给出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另一位老师在这个环节给出同样的例句并“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同样是指导学生朗读,实质是让学生在句子中用“∕”标出“节奏”“停顿”,为什么同样的教学环节一个用“节奏”,而另一个用“停顿”呢?  相似文献   

5.
释“马”     
“焉”字在古代汉语里比较灵活而用法也多,但就其在句子里所处的位置来说,“焉”字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在句子当中,一类是在句子末尾。先看用在句子当中的“焉”字:  相似文献   

6.
《曼谷的小象》的教学要求是“通过理解句子,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聪明、乖巧的曼谷小象的赞叹之情和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找们在教学中,抓住“美”这条主线,指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句子。一、了解自美一做惰、入境故事发生在景色迷人的曼谷,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人公阿玲的美起了烘托作用。因此,欣赏景美是感悟人美的前提。例如作者三次写了晨雾的美丽与变化:①“从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陈悦耳的铜铃声。”③“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③“她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这三个句子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文新华 《上海教育》2002,(20):49-49
●教育投资的“适度区间”,是指教育投资要有下限和上限。●教育投资的下限,是动态的,随着质量或数量的变化会不断上移。  相似文献   

8.
“赞叹”一词教学例析(第五册《曼谷的小象》)□叶妙婕师:“赞叹”是什么意思?生:称赞。生:夸奖。师:对。“我心中暗暗赞叹”的是什么?生:小象不仅善解人意,而且本领真令人赞叹!师:所有的小象都这样吗?值得赞叹的只有小象吗?生:阿玲将小象训练得如此乖巧,...  相似文献   

9.
“有”字句新探——“有”的体助词用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字句一般按其意义分为两类。一类表示“存在”,例如: A:桌上有一本书。 院子里有棵树。 另一类表示“领有、具有”,例如: B:我有一本书。 老张有个女儿。这两类句子中的“有”显然都是动词。此外,还有两类“有”字句。例如: C:桌上放有一本书。 墙上写有“肃静”两个大字。 D:我有进步。 情况有变化。 我们认为这两类句子中的“有”与A、B两类句子的“有”性质有所不同,恐怕难以视为纯粹的动词。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三年级《找骆驼》一课,在学习句子“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后,笔者指导学生用“果然”造句。一个学生看了看窗外,举手说:“今天果然下雨了。”这是个没有语境的句子,虽然用上了“果然”这个词,但并不能准确表达出这个词的意思。于是,笔者追问:“哪些同学现在也有这样的感叹?”大部分学生都举手了,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信息源———加大教学信息密度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认为教学内容信息过多会给学生造成负担,违反了“量力性”原则;只有教得少,才能学得会、记得牢。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班级中较差的“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每个学生学习有“上限”和“下限”的力,教师又往往把“下限”的力作为教学依据。殊不知,教学上的这种消极照顾,往往难以使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因为信息量过少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放松,这样紧张度不够,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其实,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传输教学内容信息的辅助手…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正确地听说读写单词“mountain,rock,tree,forest,in front of,behind”,并能较好地运用方位词进行交流(说话或口头应答句子等)。2.文化目标:通过了解加拿大落基山脉的自然景观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拓展新的学习资源和开发新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战败”与“战胜”的区别山东沂南三中单永进陈良梓在一些体育赛事的报道中,我们经常听(看)到这样的句子:“某某队战胜某某队,获得冠军”。“某国队战败某国队,取得小组出线权。”等等,在这两个句子中,尽管一个用“战胜”,一个用“战败”,但是它们都是指“前胜...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1.了解五根手指不同的形象,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并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2.能由文中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并展开思辨。3.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迁移写话。教学流程:一、由“他”入手,初步感知1.听写句子: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2.出示句子,学生对照订正。3.交流听写中的错误。常见错误1:“他”错写成“她”,因为由句子中的“曲线优美”一词联想到女性。  相似文献   

15.
标点符号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句子教学和朗读教学来完成的。在句子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标点符号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认识。例如:①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这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后一个却不加引号?课文以赞叹之笔作结尾:“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前一个“鸟的天堂”是指人们给那棵大榕树的特定称呼,故加上引号;而后一个“鸟的天堂”是作者(巴金)亲眼看到大榕树上活跃着那么多的鸟,感…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 2.用“快活”一词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父亲”对鸟的爱。  相似文献   

17.
老师叫同学们用“发现”和“发明”造一个句子,许多同学不会造。过了一会儿,小华把手举了起来,老师请他站起来:“请小华回答!”  相似文献   

18.
教例】教学目标:1重点体会人物外貌描写,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经过,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品德。2学会用“一边读,一边想”方法读懂课文。3自学生字新词,会用“赞叹、崭新”造句。4仿照课文,学写对话,突出表现人物的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本身是“有缺憾的艺术”。它的缺憾,主要是因为细节的处理不完美:“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目标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后感悟到要珍爱生命、尊敬生命、敬畏生命。我让学生抓住关键句子去朗读,去品位,去感悟船长对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教学方案 用下面一组教学活动来教学Adrian Mitchell改编的诗“I Iike that stuff”。在课堂上可以不教完全部的诗节,虽然能给学生提供课外作业的全部译文。 1.把学生分对,发给每对学生一张纸条。每张纸条写有下面的一个句子。 Lovers Iie round in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