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费米尔目的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翻译停留在语言层次的局限,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目的性原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本文主要选取《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英汉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探讨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翻译的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2.
董文培 《新闻传播》2023,(17):49-51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总结概括,是新闻的灵魂所在。新闻报道的目的主要是资讯和信息的传递,新闻标题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新闻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增译、改译、拆译的翻译策略,研究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帮助译者准确传达原文标题所蕴含的信息,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除了把原标题的意义译出来,还力求以美的形式再现原标题的风格。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需要有美的视角。本文从简约之美、音韵之美、整齐之美、形象之美、幽默之美、意境之美等美的视角,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之美。  相似文献   

4.
安晓云 《大观周刊》2012,(7):11-11,16
本文基于德国功能理论的目的论,对《红楼梦》杨译本中粥的翻译做了分析,发现杨译本在翻译粥食类时,基本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目的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任何大胆的改动只要符合目的法则均可接受。本文作者在杨译的基础上做了试译,进行了增译或解释,主要是为突出饮食本身的文化含义,或为了从饮食反映人物的性格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国际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文试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通过对中国日报网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间的英汉双语新闻标题进行分析,从而探索新闻标题的英汉翻译策略,使地球村跨地域、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质之发现中国新闻学者对标题的研究并不少,但是主要着眼于研究新闻标题对于一般文章题目而言的个性、特点,诸如它的与众不同的功能、结构、类型、要求、制作方法等。而中文新闻标题(注:以下简称“中题”,系指中国现代报纸新闻标题,不含直译题)对于一般新闻标题而言的个性特点,却极少研究。本文想利用有限的资料和笔者本人的实际体验,对此作一粗疏的探讨。先来看一看何谓中题之个性。为了便于比较鉴别及阅读上的方便,这里姑且借用几则直译外文报刊标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之庞大、影响之深远,决定了佛教文本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佛教文化翻译的可译度成为当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在分析归纳了常见佛教文化语言元素后,提出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选用各种变通手法,采用直译、意译、文化释译等多元化传播策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意图,肩负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策略——从目的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了旅游翻译的目的并对旅游资料进行文本分类,然后结合Nord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的结论,即译旅游广告,可采取工具翻译;译导游词,可采取文献翻译。  相似文献   

9.
张倩 《大观周刊》2012,(7):21-21,78
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电影由于其特殊的魅力而广受欢迎。影片名翻译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本文尝试在翻译目的论的作用下,探究英文电影片名中译的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公益广告带有一定的目的和预期功能,但由于中西方存在社会习俗和文化价值(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思乡之情和迁徙之好、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情感诉求和理性诉求以及审美标准)的差异,功能目的论在英汉公益广告翻译中显得必要且实用.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公益广告的翻译策略,以期提高公益广告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管廷祥 《青年记者》2016,(35):53-54
英语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一个生动的英语新闻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本文从语法、用词和修辞的视角简要阐述英语新闻标题的撰写策略,希望对英语新闻工作者有所帮助. 语法原则 (一)时态.英语新闻工作者在撰写英语新闻标题时,一般不要使用过去时态,当然更不要用过去完成时,而应采用现在时态,使读者如置身于新闻事件中.一般现在时、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是英语新闻标题撰写所常用的三种时态.  相似文献   

12.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是读者的第一视角重点;“题好一半文”,反映标题在新闻作品中的地位,也是读者决定看文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调查表明,有94%的被调查者是先看到精彩的标题才读新闻的。新闻标题可从报道的事、理、形中或单项或交叉或综合地提炼,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准确、鲜明、简练、生动。理念性新闻标题体现事、理、形,更侧重于观点方面。有观点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穿透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受众在看新闻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既具有帮助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作用.又能帮助读者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不同的记者在写同一题材的新闻时,往往由于视角不同,制作的标题就会有高下之分,新闻的审美价值、信息含量也就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4.
梁素文 《出版广角》2015,(17):154-155
影视剧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主要分支,这种字幕不仅具有译文的主要特征,并且具有实用性。本文以美剧《摩登家族》为例,分析目的论视角下电视剧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及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倩 《大观周刊》2011,(31):169-169,166
与剧作家的创作一样,戏剧翻译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舞台表演。本文运用目的论这一翻译理论探索以舞台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原则。以英若诚和霍华的《茶馆》英译为例,结合目的论和戏剧表演对戏剧语言的要求,本文提出戏剧翻译的三项原则:戏剧翻译口语化,动作化,和性格化。  相似文献   

16.
万璐妍 《大观周刊》2012,(7):20-20,69
中国美食闻名海内外,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菜名承载着传递信息和搭建文化传播桥梁的作用。尽管在学术界时有出现对中外饮食文化差异和中文菜单翻译问题的比较研究,但其理论的系统性还不强,覆盖的研究层面也有待扩展。本文借用目的论突破前人的研究视角来探讨菜单翻译现存的问题及应达到的翻译目标和操作原则,从多方面阐述了目的论中相关因素关照下的中文菜单翻译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学者对翻译的方法和标准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不同的主张各行其是或互为矛盾.关联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式,给各类翻译活动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不会自相矛盾.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译者通过重新匹配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实现明示一推理过程、寻找最佳关联性等措施,使直译、意译、替代、直译加注释等翻译方法得到了完美的解释.所以关联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知青日记     
有些词汇,好像是专门欺凌翻译家而创生的.比如"知青".把它直译出去,串味了,成了"青年知识分子";把它意译出来,更难,一两个单词译不出,就是译释成一大段文字,"老外"们照样得如坠云里雾中.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好的标题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引起受众的关注.本文基于新闻视角,通过大量实例,具体阐述了有关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方法等,对如何提高党报新闻标题的传播力和引导力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关联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贾平凹作品德译本中有代表性的译例,探讨汉语独特文化内涵词的德译策略.研究表明,译者在进行原文释义时,应灵活运用直译、厚译、意译等翻译技巧,尽可能寻找文化意象间的对等性或关联性,当出现文化缺省时,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寻找最佳关联,满足读者的认知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