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语法”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一门基础课。它主要是从理论上认识并掌握语言格式上的结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调节我们的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修养。解放以后,由于许多语文工作者的努力,不少院校或个人都先后编写过许多教材,发表过许多有关论著。一九五五年暑假,初中语文采取《文学》和《汉语》分家的教学方法,《汉语》的语法教材采用了由张志公同志主编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下简称《暂拟体系》)和《语法和语法教学》两  相似文献   

3.
罗业永 《考试周刊》2009,(37):37-38
本文的现代汉语副词词条以俞士汶等编著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以下简称《详解》)为参照系,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下简称《词典》),利用北京大学汉语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近千万字的语料,对《详解》中的副词进行一一验证.针对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法现象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及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重订本)》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两套教材,试从语法体系、词类、短语(词组、结构)、句子以及其它语法层次方面入手,进行语法方面比较研究,以期对今后的教学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选取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重订本)》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以及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这三套教材,从语法框架、词、短语(词组)、句子、句群、标点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三部教材语法部分不同的原因以及三部教材的适用人群,从中试着探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指示代词进行了详细对比,发现两种语言指示代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同时对两种语言人称指示代词出现共性和个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进而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陆俭明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讨论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和热点问题.由于语言研究之于客观世界发展的滞后性,其中有一些内容值得继续探究:“语言本能说”、“运用层次分析法切分语言结构时‘不能根据语感”"、“‘吃了他三个苹果’是双宾结构”等.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共性(univcrsals)是与语言的个性(particuralitics)相对而言的,每种语言都有它与其他语言相异的个性,又有它与其他语言相同的共性。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人们已经研究过的许多语言中,即使在亲属关系十分接近的语言中,它们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都呈现出差异;而在那些系属和类型毫不相关的语言中,它们之间又有不少共同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他老实” 这类句子,目前在现代汉语里的句式归类仍然存在种种分歧,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一般认为是兼语式,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一九九一年版); 第二、有的认为是双宾句,如宋玉柱著《现代汉语语法十讲》(一九八六年版)“准双宾语句的类型”一文所谈,史有为先生《现代汉语语法教程》(一九七九年版)也有此说,  相似文献   

10.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但因其将层次分析法中的句法成分和中心词分析法中的句子成分混为一谈,在论及"常见的句法失误"时又强行套用了其语法理论体系外的中心词分析法,故仍未能使教材所呈现出的语法理论自成体系。因此,唯有借鉴上世纪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中心词分析法为主导,再辅之层次分析法以弥补其不足之处,重构语法理论框架,才能摆脱长期以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1.
以“稀薄”、“稀少”、“稀疏”这组词在朱景松主编的《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的释义为参照,从词义个案和词义关联两方面,对其释义加以细化和补充,以更加突显词语的个性和词群的共性内容,以便更好地指导运用祖国语言及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切事物都有其共性的一面与个性的一面,语言现象也不例外,于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了词语打破常规、灵活搭配的现象。这种现象表面上似乎违反了语言规则,其实是对语法通则有一定程度突破,显示出自己个性特点。本文通过对2008年第5期《小说月报》中的词语个性现象个案的整理归纳,从词类活用、新造词语和方言词语三方面分析了其中与汉语语法通则相悖的个案。  相似文献   

13.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我们在说、写的时候必须符合语法规范。但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尤其是文学创作中,有很多超出语法规范的现象,词语表现出了独特的语言运用个性。其中不乏表达更胜一筹的句子,但也有不通顺,有歧义等语病的句子。本文通过对2008年第2期《小说月报》原创版中词语运用的个性分析,以使我们更正确地看待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1979年,为适应国家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和倡导下,广播电视大学成立,80年代初,为配合中央及地方电视大学教学的需要,由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也随之问世。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系电大教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2年8月版,1985年3月新一版。该书分三册,中册第三编是《汉语语法》。该书语法体系着重参考了1981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提出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修订说明和修订要点》以及据此产生的普通学校用的《教学语法系统施行方案》两次征求意见稿,并且参考了高等院校用的几种现代汉语教材和一些专著综合调整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语言是18世纪汉民族共同语的典范。本文以《红楼梦》中的一部分古今同形复音词为对象,考察了其感情色彩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情况。通过考察能够看出,从《红楼梦》到现代汉语,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已经非常复杂,表现在一个义位内发生变化和随义位的增减发生变化两种情况,每种情况又有词义升格和词义降格两种变化形式。对这些变化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红楼梦》语言的某些特点,而且可以从中观察到汉语词汇在近二百年来的一些发展演变线索。探讨这些历史演变的规律,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词汇体系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不同层次的语法教学及研究的需要。由力量教授领衔著述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全书共31万字)一书在这方面作出了新探索。综观全书,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特色。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语法学史上,着眼于语言共性的阶段、着眼于汉语个性的阶段、共性与个性并重的阶段对汉语特点及人类语言共性有不同程度认识。当前对汉语语法特点的探讨呈现多元化特征,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研究正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汉语方言卷)对汉语方言的分区、整理分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2本分卷中的量词,梳理不同方言的量词特点。将汉语十大方言区的量词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察,比较汉语方言各点量词的内部系统、通用量词、特色量词等,通过对各方言量词的比较,揭示各点量词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新华字典》是中国最具权威、实用的一部现代汉语工具书.本文试对《新华字典》 1953版至2011版中“cái”音字条中注释变化情况做比较,同时谈下对这些字的释义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存在大量借代词,以其共性被现代汉语词汇吸收,又以其个性在词汇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现代汉语借代词进行界定,并对《现代汉语词曲》中收录的借代词进行分类归纳,然后分析借代词的产生根源,以期对研究现代汉语借代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