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邮博览》第5期刊登了吴贵祥先生的文章《义务兵专用信封》,文章披露了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国防教育办公室印制发行“义务兵专用信封”的信息,笔者也收藏了2004年8月1日首日从内蒙古边防寄往满洲里的全套12枚实寄封,现做介绍。这12枚义务兵专用信封是由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寄出的,寄达地是满洲里市边防检查站和满洲里市产权经营办公室。寄发地销新巴尔虎左旗2004年8月1日双文字封发戳(图1),落地戳盖2004年8月4日双文字投递戳(图13)。从信封上所盖邮戳看,未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而加盖普通邮政日戳,说明这种封具有免资功能,属于义务兵免资专用信封。  相似文献   

2.
一凡 《集邮博览》2009,(1):67-67
这是笔者收藏的一枚1940年5月6日由美国华盛顿寄往内布拉斯加州克拉克森的一封航空信。封右上角是至今仍在使用的美国"飞鹰图"邮资机戳,"METER 51004"是其邮资机编号;邮资机戳左侧是一款纪念戳记,戳图为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围绕其像圆周的文字为"邮政·一便士·半  相似文献   

3.
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8月16日发行《晋祠彩塑》邮票一套。笔者收集到一枚公函封。封右上角贴如意侍女邮票。销太原晋祠博物馆首日邮政临时日戳。左侧加盖如意侍女首日风景戳和太原市邮政局“晋祠彩塑中华瑰宝”宣传戳及太原市建城250年纪念双龙双塔图案宣传戳各1枚。  相似文献   

4.
薛鹏 《上海集邮》2007,(3):45-45
冯永祥先生《中华南极第一片》(参见020733)披露我国首次南极考察时上海市邮政局曾交付捎带1万个花卉图邮资封在南极加盖长城站日戳,除赠送市邮协理事109个外,其余9000多个下落不明。笔最近经人介绍。从华南购得上述花卉图邮资封全套10种,邮资图销长城站1985年2月加日的1号戳,为黑色首日戳,空白处盖有红色的“中国南极考察队登陆纪念”章(1984.12.30)和“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纪念”章(1985.2.20),封背盖有上海85支局的到达戳,戳号有1、5、35等。以上戳记都是手工加盖,由此也可证实中国集邮总公司制作的JF4南极实寄封盖用的是仿制戳(参见060541)。[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立 《集邮博览》2012,(6):53-53
1982年8月,父亲作为"十二大"代表,前往北京,9月中旬回到家中,递给我一叠信封:给你的。 我迫不及待地一一过目,一枚北京邮票公司发行的首日封,封贴9月1日发行的J.86《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邮票,加盖卢天骄设计的纪念戳,10枚由北京邮票厂印制的81-2型普通信封,且在右下角加盖了同样的纪念戳。  相似文献   

6.
1985年,中国首次进行南极考察,为此,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5万个“中国南极考察纪念封”(图1),每个售价30元;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集邮出版社共同发行10万个“中国首次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纪念封”(图2),每个售价5元。上述两种封上盖用的“中国南极长城站”1号邮政日戳,日期均为1985年2月。“南极临时邮局有两枚日戳(1、2号戳)。当时规定这些邮戳只能在南极邮局盖用。‘向阳红10号’返航到达上海,未靠岸,上海邮电管理局就派专人乘交通艇上船将戳取回封存上交了。”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收到邮友寄来一枚牡丹图普通邮资明信片,该实寄邮资片空白处盖有收寄局邮政日戳,本很普通,但邮资图上加盖的一枚纪念邮戳却为之平添了许多“姿色”。这枚纪念邮戳为无边框正方形,规格32mm×32mm,戳上文字”淄博市集邮者之家第九届活动日纪念——2002、12、22.山东淄博”呈上  相似文献   

8.
任立忠 《集邮博览》2013,(12):41-41
笔者有一枚从湖南长沙实寄沈阳的纪念封,封上销有一枚湘AA101的带图邮资机戳,于2011年5月4日从长沙车站路寄出。戳上的图案是一名姿态优美的圈操女运动员,文字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纪念,中国深圳”。  相似文献   

9.
陈立 《收藏》2008,(9):129-129
《收藏》2008年1期王兰生先生《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实寄封》一文读来十分亲切,因为我同样珍藏有一枚王先生所叙及的南极考察纪念封。所不同的是封的正面“中国南极考察1984·11”的文字为烫金且无钢印,背面为红色仿汉瓦当圆形“中国南极长城站印”(图1)。  相似文献   

10.
“天安门图毛主席语录信封”(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邮票全集·邮资片封简卷》编为“中普封2”)全套20枚,邮电部1967年发行。信封右上角印有当时的普通平信8分邮资图案,20枚信封正面左边还分别印有20条不同的毛主席语录。该封是典型的“文革”产物,发行至今已近40年。  相似文献   

11.
我最近收集到一枚实寄封。封的正面有一枚收寄局机盖波纹式日戳:“广东肇庆01.07.06.21平信1”。信封背面的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信封背面共有4枚邮戳:一枚落地戳,为“宁夏中宁2002.02.04.17石空”;一枚是“成都2002.01.30.15平函2”戳,似为真正收寄局日戳。另外两枚为“广东肇庆  相似文献   

12.
最近收到一封从法国寄中国的航空挂号回执盲人读物邮件,细细把玩之下,觉得此封相当有意思,现介绍如下:该信封为牛皮纸普通信封。规格为长230×170mm。信封正面贴有5枚法国邮票,销2011年5月9日巴黎SENTIER邮局邮戳;贴一枚52×65mm的盲人读物不干胶邮件指示标签,一枚80×30mm“纸飞机”电子邮票底纸标签,一枚100×43mm的挂号签条(图1)。信封背面销“四川郫县2011.05.18.08犀浦投递2”落地戳。封后附一回执卡。  相似文献   

13.
笔者有一枚“特挂”信函封(如图①图②所示)。说它少见,是因为它采用了火漆戳封口,由于此封受到过液体浸污,造成书写在信封上的收信人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都无法看清.但是信封上的邮票、  相似文献   

14.
笔者收到贵州遵义一位朋友寄来的两个“遵义会议会址”普邮资封。图一是该邮资封首发日实寄封,邮资图由收寄局——遵义会议会址邮政支局邮政日戳盖销,封的空白处加盖了同日的“遵义会议会址”风景日戳和“遵义会议会址普资封首发纪念”之纪念邮戳(按国家邮政局公布的资料,该封发行日期为2002年10月10日,而戳上日期为2002年12月8日,并称“首发”,应是当地首日发售的日期),左下方还加印了遵义会议会址的美术图案,将邮资图、邮政日戳、风景日戳、纪念邮戳和美术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1日,大陆"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完成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任务返航途中,顺利靠访台湾高雄港,并进行科学交流,这是大陆公务船首航祖国宝岛。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北京极地集邮协会特制专题纪念信封一枚,编号JD-46(图1)。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第二期《集邮博览》发表了吴书庆先生《旅大贴用天安门图普通邮票的使用》(上)一文,其中介绍了一枚“区外信函”。文章说:“区外信函”1950年3月13日由大连寄长春市平信,竖式信封,贴旅大贴用天安门图普通邮票35元一枚,销“大连市邮政局(5)”中俄文戳,封背有“长春市”梳式落地戳,日期为50年3月14日。该封品相级佳。该封的公开展示是在2001年南京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反复仔细阅读之后,不由得使我对这枚“区外信函”封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现谈一谈我的看法,与吴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7.
我国邮政于2003年2月22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邮票一套2枚,各地纷纷刻制纪念邮戳加以配合: 由任怀平先生设计有3枚纪念邮戳和1枚邮政宣传戳,均以中英文(前3枚)表述主题文字:“济南、潍坊(临)、泰安、潍坊(图1-4),1、2、4均有西周·毛公鼎为主图,泰安一枚以“泰山极顶”与“秦·泰山刻石”为主图。  相似文献   

18.
岚卿 《上海集邮》2015,(2):44-45
(续上期)1902.8.22苏州寄瑞士欠资封,贴蟠龙1分,销02.8.22苏州汉英戳,上方为T加圈欠资戳,香港4分作海外邮资,销上海8.25英国客邮戳与I.P.O方戳。到瑞士补贴欠资票10分与20分各1枚,盖9.28瑞士Mouden到达戳,2.2万元。民国蟠龙加盖宋字"中华民国"15枚全,新票1—1.1万元;加盖楷字"中华民国"15枚全,新票1.1—1.8万元。光复纪念12枚全,新票1—1.4万元。  相似文献   

19.
笔藏有一件1935年七八月间寄递的实寄公函封,经考证,此件的寄发因板栗园战斗而受阻。信封为“湖北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公函封,收件人为“来凤县政府”,正面盖有黑色“湖北恩施挂号函件”手填号码戳、蓝色“印刷”标志戳、红色“挂号”标志戳。背面贴有北京新版帆船7分票1枚、帆船2分加盖暂作1分2枚,盖销全点线三格式“湖北恩施/廿四年七月三十”日戳(图1),所贴邮资合计9分,符合当时外埠印刷品100克以内1分及挂号8分的资费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收到台湾邮友寄来信件,封上盏有1枚纪念战胜非典的宣传戳,戳形为长方形,分为上下两捧。上排为汉字“除疫有成”“活力台湾”和战胜“SARS”的象征图案;下捧为英文“SAPS IS G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