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以来,社会治理问题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生成的逻辑起点是解决社会矛盾、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治理体制的建构受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影响,其中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壮大是社会治理体制建构的内生动力,国家是社会治理体制建构的外生动力,国家与社会力量交织作用,共同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生成,也由此影响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制度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代表一个国家的治国能力,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首先要认真对待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平衡、工业化、城乡建设、公民权利、自然环境、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这是构建一个国家的必要条件。其次,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能促进社会协同,满足社会发展中的必然需求。因此必须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时俱进的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代表一个国家的治国能力,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首先要认真对待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平衡、工业化、城乡建设、公民权利、自然环境、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这是构建一个国家的必要条件。其次,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能促进社会协同,满足社会发展中的必然需求。因此必须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时俱进的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建构与完善是基层社会的治理有序性、有效性的制度保障。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基层,中央各项政策落实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重点难点也在基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避免体制机制冲突,保障体制机制有机衔接,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经历了统治、管理、治理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社会治理中顶层推动、多元化的公民诉求、技术进步以及社会治理形势的倒逼为社会治理理念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受传统文化、既得利益集团、传统行政体制和社会组织发展薄弱的制约,当前社会治理实践遭遇了强大的阻力,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的革新动力资源,通过观念更新、体制创新、方式创新,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有效化解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阻力,确立社会治理理念,优化地方政府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十九大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打造共享共商的社会治理格局。本文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2007-2017年的237篇期刊论文分析,绘制社会治理创新领域的知识图谱,通过图谱分析表明当前大城市社会治理研究集中于社会治理模式、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4,(3):53-55
与经济发展状况相比较,我国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治理手段相对短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机制尤其不完善,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自身以及宏观管理体制等问题。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外部监督,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其次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作用,实现治理方式上的主体多样、治理效果上的社会公平、治理图景上的政治民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用“治理”冶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目标。其现实依据是社会多元化背景下公民社会崛起,社会矛盾凸显的客观形势。创新社会治理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基本职责。现阶段,党和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应围绕“激发社会活力”破题,节点在于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基本思路要求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走中国式治理道路;要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上体现其实质内容;培育公民主体意识,不断发掘创新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创新社会治理思路要求具有内在的逻辑性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45):187-18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潮州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对于潮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全面分析当前潮州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面临的主要挑战,探索符合潮州发展实际的社会治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结合国家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这一课题,首先,结合社会工作伦理原则、价值追求、工作方法与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手段与方法、空间与机遇等多个维度阐述其内在逻辑;其次,分析专业社会工作在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冲突和群体矛盾、优化治理技术等方面对创新社会治理的价值所在;接着,从政府、社工机构、社会政策法规、社会工作行业自身等多方主体,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以何种技术手段和行动逻辑构建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机制;最后,从社会工作专业特质出发反思其未来面临的冲突和挑战,从而为社会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使专业社会工作更充分、有效地发挥社会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红 《成人教育》2015,(11):83-85
“社会治理”的提出,标志着治理理念的改变.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新课题.文章从社会治理的特征入手,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目标三个维度阐述了专业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提出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对创新社会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有必要对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对策及社会活力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治理问题上的改革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的治理开始从局部走向系统,也蕴含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创新成为党和政府新的时代使命和叙事话语.就目前来说,社会治理领域中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问题情境还呈现出很强的非均衡性特征,使得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累积.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无法很好地应对来自社会领域的各种风险和冲击,严重阻碍着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步伐.有必要通过社会治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文化创新构建起包容、开放、和谐的社会治理新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从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成为必然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变化促使中央政府必须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模式和基层社会自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调节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社会的急剧变迁,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形势,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并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应以网络化治理的理念指导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构建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网络化新型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现代性社会文化向后现代性文化转型。处于转型社会中的大学治理经历着理性官僚制和参与治理模式的碰撞,目前后者还不能彰显高校治理民主的本质意蕴。根据社会"善治"的主流思想,大学治理应该重新定义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实现网络结构中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实现治理主体与治理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权力结构的网状化;需要在多元主体之间建立互信机制;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公众、非政府组织与公众的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社会治理理论视域下,欲求推进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可以有如下的路径选择。强化社会治理责任主体地位,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公共利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理现代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呼唤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推动者、社会参与扩大与基层民主发展的促进者、社区文化与伦理教化的培育者、社会资源整合与社区服务拓展的建构者。由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发展不久,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认识不足,同时社区治理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模糊,社区居民参与治理意识薄弱,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不足等问题,导致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出现缺失。为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必须厘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社区治理的功能及角色边界,实现两者在社区治理中的良性互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提高组织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能否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实施能否有效展开,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能否为全体人民享有。基于社会治理体制下的高校采取"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体制,应赋予新的内涵和任务:措施得当,全面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措施有力,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措施到位,全面建立和健全高校公共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