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框架结构体系是指竖向承重结构全由框架所组成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是采用梁、柱等杆件刚接组成空间体系作为建筑承重骨架的结构。建筑构件上的荷载通过板传递给梁,由梁传递到柱,由柱传递到基础。框架结构的墙体全部为自承重墙,只起分隔和围护作用。本文结合哈尔滨太阳岛瀑布的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开展了这种特殊支撑体系的仿真分析,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得结构的内力分布,对截面进行了承载力验算,进一步开展了反应谱分析,进行了抗震设计与验算,本文的分析与设计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由于混凝土本身结构特性和各种缺陷的随机分布和随机增长,导致混凝土劈裂,在劈裂状态下为了提高混凝土墙体的抗拉强度,需要对复合墙板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一种优化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下复合墙板建筑结构,指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建设。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作用于建筑结构上劈裂荷载的统计模型,在劈裂冲击下,结构总弹性层间位移机制在预期的结构抗侧承载力作用下出现塑性失效,得到抗拉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劈裂荷载参数模型。构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试验中研究劈裂荷载作用下的单自由度钢梁动力响应,得到试件劈裂破坏形态图。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模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复合墙板建筑结构的强度,受劈裂损伤的影响较小,工程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是一种最为广泛的应用结构类型,对这类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性能的设计中就更应该充分地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选取不同的地震波着手研究,在结构的反应差异上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数据表明,在地震分析中应合理选择最接近实际场地情况的地震波.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波包变换反应谱拟合技术,在实测地震波的基础上修改波形,合成了5条符合场地要求的加速度时程,包括一条小震、一条中震和三条大震波形。采用截面有限元技术建立地铁车站的典型截面弹塑性模型,将拟合反应谱的五条三尺度地震波作为地震荷载输入,计算得到了含地下连续墙地铁车站在三尺度地震下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震和中震作用下车站位移变形很小,应力变化达到10%和30%;大震作用下,结构达到或接近了材料的最大拉应力,然而没有发生垮塌的情况。该工程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达到预计的抗震目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纤维增强混凝土减震层的墙体结构力学分析,采用有限元建模方式对混凝土材料的剪力墙和恢复力模型进行研究,构建纤维素混凝土减震层的框架核心结构。采用对高层建筑的层间位移角、层间速度和层间的墙体恢复力进行测试方法,得到地震冲击波作用下墙体结构的地震反应,最后得到减震层墙体的应力屈服响应分布图,有效指导减震层结构的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模型能定量分析减震层的墙体力学结构,在高层建筑减震层墙体优化设计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功率谱作为地震输入谱,通用随机过程中反应谱的分析方法,对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文中首先用整体分析法说明了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之间作用的内在关系,建立了土—桩—结构动力之间作用的计算模型;然后基于土体、结构本构模型,建立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运动方程,并说明用混合法对该方程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以一框架结构体系为例,探讨了不同模型中桩体的剪应力幅值沿桩长的分布规律,得到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赵鄂桂 《科技风》2011,(2):266+268
随着形式多样、跨度规模大、体型体系复杂的结构越来越多,对其动力性能的分析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通过介绍地震动时程分析理论及求解方法,并对一整体大跨空间结构进行地震波输入时程分析,作为结构设计时的分析补充,研究了大跨空间结构承受地震荷载作用时的实时响应情况,为工程实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机理,本文通过PFC2D(Particle Flow Code, PFC)颗粒流软件建立一个三层两跨砌体模型,输入地面震动波,模拟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合理的模型参数,使用PFC2D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砌体倒塌的全过程。通过对模型的裂纹分布、应力应变及位移等进行分析,较好地反映出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构件开裂、失效、局部倒塌到整体倒塌的全过程。可以定性了解砌体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薄弱部位:边缘墙破坏更严重,底层墙体比上层严重,砌体房屋门窗洞口四角处更易发生破坏。PFC2D颗粒流软件有计算速度快和易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优点,应用范围广泛。使用该软件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动态灾变过程研究,能够找出结构的易损部位,方便设计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其抗震性能,也能为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震持时的重要性,本文阐述了当前各种持时的定义及其应用。此外,列举了地震输入能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从地震能量的计算、地震波输入选择、地震损伤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地震持时与能量的关系。最后,从利于结构抗震的角度出发,对结构构件的滞回耗能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本文从砖混结构的抗震加固角度出发。首先对砖混结构中的混凝土、砖砌体和木结构检测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再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分析,利用底部剪应力法计算建筑的抗剪承载力,对于抗剪强度低于设计值的墙体进行加固设计,并对加固后的墙体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实例分析表明,加固后的墙体其抗剪承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抵抗地震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   

11.
轻质实心复合墙板已成为现代建筑墙体材料行业发展的重要成果。轻质实心复合墙板作为新型材料墙板,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备受关注和青睐:本文就轻质实心复合墙板的应用范围、规格指标和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供日后同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建立的并联复合隔震结构计算模型,基于结构动力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地震作用下传统抗震结构、纯橡胶隔震结构、摩擦滑移隔震结构和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体系能够显著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13.
对复合墙板与钢框架剪切挠度强度微观数值分析,在土建工程中提高复合墙板与钢框架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建筑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并对复合墙板与钢框架剪切挠度强度微观数值分析,掌握结构损伤激励,分析构建钢筋混凝土柱状结构下的应力损伤模型,在提高建筑强力刚度、减小侧向荷载方面有重要作用。运用ANSYS软件进行微观数值分析,构建建筑体的力学模型。采用响应面法应力-应变新型关系进行动态曲率修正,实现对剪切扰度强度的微观数值分析。实验分析得出,该模型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准确,通过准确的微观数值分析,把握墙体的剪切扰度和受力性能,为建筑施工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邵平 《科技风》2011,(3):207+224
随着复杂结构形式的出现,对结构的分析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结构非线性分析理论以及非线性动力方程的求解方法,给出了进行结构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时地震波的选取方法,并通过具体的算例验证了非线性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某一实际工程提出了基础隔震设计方案,建立了隔震结构的时程分析计算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计算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位移、加速度等地震反应,然后与该结构不隔震时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该结构采用基础隔震可以显著地降低地震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砌体是建筑工程墙体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无论是作为承重墙或是非承重墙,都可以用砌体作为主要的墙体材料。然而在一些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出现了裂缝病害,造成了房屋渗漏等质量问题,给业主带来极大的不便。那么这些砌体结构的裂缝是如何形成的呢?现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一些砌体结构裂缝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节能砌块隐形密框结构属于墙板承重体系,它依靠墙板进行抗剪、抗弯、抗压,从而形成有效的承力体系,适宜墙板较多的住宅及中小开间的办公、宿舍及酒店等建筑。同常规结构体系相比,节能砌块隐形密框结构房屋表现出来的特性不同。作为一个新型的结构,从该结构类型的提出到应用必然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研究过程。对节能砌块隐形密框结构墙板正截面受压设计计算方法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概念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业建筑内外墙体采用GRC轻质空心墙板的安装、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重要的建筑和超过45~60m的高层建筑,须采用时程分析进行抗震计算。用输入地震波的计算结构的内力和位移,从而找出结构的薄弱环节和部位,判别结构可能达到的破坏程度以及是否可能导致倒塌等。  相似文献   

20.
拱形建筑的抗震性能特征分析数据量较大,导致传统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由于工作量过大,计算过程复杂,不利于工程师完成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模态的Pushover抗震分析方法,对南塔塑造哑铃型承台模型以及分离式承台模型。在地震的影响下求出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平衡方程,对某阶振型参与质量和振型贡献参与质量比进行计算。在对侧向荷载分布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和拱形建筑墩节点相应的数阶振型。依据拱形建筑工程特点以及结构的重要性,采用地震水平II概率水平的地震加速度时程。对两种模型前5阶振型周期和振型进行分析。拱形建筑地震反应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分离式承台可增强主塔结构的抗震性能,而哑铃型承台可增强主塔基础的抗震性能,应综合分析对动轴力和弯矩的作用,才能准确选择有助于桩基础抗震性能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