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我国贸易的迅速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正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基于出口信用保险对货物贸易量存在正面影响的理论基础,本文构建和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产生直接作用的两种传导路径——斜率效应和增长效应,并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地区2014-2016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分别运用截面数据模型对其直接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对各地区出口贸易的两种影响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口贸易在取得“爆炸式增长奇迹”成就的同时,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以及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对滞后,则是中国外贸发展备受诟病的焦点.提高制成品出口质量和档次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自然成为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本文基于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存在内在“质的规定性”,换言之,二者之间具有“互动提升”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利用中国制成品出口规模的在位优势及提升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的契机,以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实现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扩张的同时更应注重“质”的提升,从而发挥其在促进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早已成为学者的共识,出口转型升级是中国出口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出口贸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出口发展潜力。通过对1998-2013年中国27个省际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出口贸易方式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1)总体来说,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不同贸易方式的作用存在差别。一般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于加工贸易,中国经济增长已经不再主要依赖于加工贸易,有一定自主性,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潜力较大;(2)出口对于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按东中西递减。基于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本文提出政府在东部地区应制定中长期战略,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中西部地区出台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带动下,为其建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催生服务贸易方式发生改变,数字服务贸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选取2012-2020年我国数字服务贸易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阐述数字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发现: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其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极高;出口额与GDP的回归系数显著大于进出口总额与GDP的回归系数,表明我国的数字服务贸易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进口。并提出加快构建我国数字服务贸易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扩大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比例、完善国内金融保险市场等建议。可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出口贸易受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呈较快增长.2005~ 2009年间,全省年均有36.9%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年均出口贸易直接损失额高达25 76亿美元,占年平均贸易出口总额的2 2%在重点分析了浙江机电和纺织服装等大宗优势出口产业遭受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的基础上,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研究、建立应对示范区,加快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等,提升浙江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顾晓燕 《资源科学》2011,33(8):1522-1528
本文基于1995年-2009年数据,选取出口商品结构指数、劳伦斯指数、出口产品反应度、出口产品分散度、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市场匹配性指数、出口市场反应度、出口市场分散度,构建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用功效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测算综合功效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出口结构风险加大趋势明显,2009年出口贸易结构处于高度风险状态,进而从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市场结构、出口模式结构三方面提出了出口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与对外贸易是关系人类发展和福祉的两个重要议题,在治理污染和稳增长双重压力下,环境规制对于实现“降污”和“增效”的双赢至关重要.在文献梳理基础上,从企业异质性视角讨论了环境规制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进出口企业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引入企业特征与所有制类型情形下结论稳健;随着地区财政分权和官员腐败程度的增加,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作用会降低;环境规制有利于提升新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而对退出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不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环境规制会缩短低质量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并且延长高质量企业出口持续期.因此,从〖JP〗长远看,环境规制将提升我国出口贸易产品质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最终实现环境与贸易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对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刚波  官建成 《科学学研究》2009,27(9):1412-1417
 在专利、贸易数据的基础上,测度国家层面技术变迁对出口贸易增长的作用。通过技术市场、出口市场的结构分解,分析了份额效应、结构效应、增长效应和迟滞效应对增长的影响,其中份额效应作用最大,体现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技术适应效应的作用也比较显著,而结构效应的作用则呈负向。尽管中国已经在个别部门建立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但这种优势尚未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2002—2010年中国创意产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了中国当前创意产品贸易出口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认为,中国创意产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呈现上升趋势,但与样本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相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持续下降.这与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技术密集型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出口结构有关.中国应高度重视创意产品贸易的发展,增加科研投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各种文化因素的融合,以提升中国创意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5年-2003年的数据,对服务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服务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服务贸易的进口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出口补贴是指出口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优惠待遇。反补贴是进口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或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补贴与反补贴的主体都是政府,政府在这种经济活动中既有静态利益,又有动态利益,既有经济利益,又有政治动机,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变迁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日益成为一国国际竞争力重要指标之一,以及中国外贸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本文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内涵的角度,进一步深化认识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结论表明:伴随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排名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并且进入较高位次;然而,中国服务贸易相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却仍然处于本文所选样本国(地区)的"均值"水平。上述事实表明,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内涵仍然偏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任务不仅在于"量"的扩张,更应注重"质"的提升。立足现实比较优势,抓住后危机时代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战略机遇,是实现中国服务贸易转型升级和提高技术内涵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许和连  赖明勇 《预测》2002,21(2):10-13
改革开放以来 ,对华外商直接投资 (FDI)逐年递增 ,这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 (ECM )从长期和短期分析了FDI对我国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及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作用 ,结果发现 ,从长期与短期来看 ,FDI都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并且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对初级产品出口的影响 ,这说明了FDI改善了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美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动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玉荣  吴刚 《科研管理》2018,39(3):20-28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IT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两国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对1997-2014年中美IT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量化分解。结果发现:①出口价格竞争效应是中美IT产品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表明两国制造业成本差距不断缩小。②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对两国IT产品贸易增长贡献趋于增强,中国市场需求较美国更为强劲。③市场需求和供给错位导致出口商品结构效应偏低甚至出现负值,对两国IT产品贸易增长起到制约作用。研究结论深化和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揭示了未来中国IT产业贸易竞争优势转变方向,对提升中美IT产品贸易发展质量和扩大贸易规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阮敏  简泽 《科研管理》2020,41(6):109-118
与其它经济体比较起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出口参与率。现有研究认为,贸易成本的下降是导致中国制造业企业呈现高出口倾向的主要原因。与这个视角不同,本文从国内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出发,考察了国内市场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倾向的影响。在这个新的视角下,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与企业层面的出口倾向正相关,因而,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出口;(2)在经济机制上,国内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而通过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了企业出口;(3)国内市场竞争不仅在扩展边际上推动了更多的企业出口,而且在集约边际上促进了企业出口强度的提高。这些结果表明,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增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因此,我们促进出口的政策应该更多地转向以培育竞争性市场为中心的微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博弈论思想,对国际贸易双方分别与本国政府的环境规制进行博弈分析,发现如果不能合理地把环境成本内化为商品成本的情况下,加之各个国家对环境污染管制的严格程度存在着空间的不均质性,将出现通过国际贸易渠道,转嫁环境污染的问题。从发展中国家角度分析,如果为了鼓励出口创收而放松对出口企业的环境污染监管,未能将环境污染成本内化,则出口环境污染密集型产品相当于出口国政府通过出口帮助进口国承担了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的路径选择包括庇古税、环保补贴、排污权的初始分配、科斯式排污权交易、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李强 《科研管理》2013,34(11):36-41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出口大幅放缓,长期的低端制造业出口更加重了出口的压力,出口升级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试图从进口结构的角度分析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对我国出口升级的影响。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提出有关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对我国出口升级影响的理论假说,并利用1995-2010年的进出口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资本品和中间品的进口对我国出口升级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亚洲九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张宇  周葆华  沈惊宏  朱磊 《资源科学》2015,37(9):1871-1879
选取1997-2012年亚洲9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两者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发现:①亚洲9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不同国家入境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出较大差异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4国属旅游推动贸易型,蒙古、印尼、新加坡和泰国4国属贸易促进旅游型,菲律宾属旅游与贸易混合型;③各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口、出口贸易间的互动作用强度也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信服务对外开放不仅是自身国际化的标志,同时也直接促进了货物贸易与国际旅游、国际金融和国际运输等其他服务贸易的发展。构建通信服务开放测度的公式,测量我国通信服务业2001—2012年的开放度,结合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建立VA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信服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其开放程度,但该行业的开放对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