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促使了媒介产业的重新洗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频繁亮剑,纷争不断,较力不止。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媒体带来哪些冲击和问题?社会信息体系还有哪些缺失?如何进一步加强建设,使信息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网络传播》与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欲晓进行了开放式的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语境下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使得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受到冲击。新媒体的标志是传输手段的多样化和接受终端的多样化,为音频视频的传播和接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当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广播电视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转型,从而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时,新媒体的特征与生存空间又是怎样?传统媒体怎样与新媒体进行嫁接?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之下如何改善营运策略以迎合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媒逐渐走向数字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给我国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形势,传统报纸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巩固自己的主流媒体地位,与新兴媒体交  相似文献   

4.
陆敏 《声屏世界》2013,(6):64-65
在全媒体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的发展、应用和普及,推动着各类新媒体快速崛起。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在与新媒体的相互博弈中呈现出融合和互补的态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融合的融媒体时代已经势不可挡地扑面而来。在这种形势下,地市级广播如何借助融媒体时代的东风更好更快地发展?融媒体到底为地市级广播提供了哪些突围的便利条件?我们通过深入了解融媒体、  相似文献   

5.
以互联网与手机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方式和空间,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博物馆将如何适应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如何利用新媒体以提升博物馆信息传播能力?本文将从新媒体、博物馆信息传播等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介绍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研究新媒体下的博物馆信息传播基本特征,探讨新媒体可能对博物馆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媒体间的竞争,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使传统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以“颠覆传统技术”为先导的传媒大革命,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迅速蔓延开来,纸质媒体“寒冬论”、“拐点论”、“冰河期”的断言接踵而至。那么在这场传媒大革命中,我们纸质媒体应如何克服出版时间、信息量、出版频率和版面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突出重围呢?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以互联网、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只有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从而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鲍国之  董向慧  吴阿娟 《传媒》2016,(11):66-68
2011年,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提出SoLoMo的概念,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交(Social)、本地(Local)、移动(Mobile)的时代。“SoLoMo”一经提出,便得到全球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公认。近几年,中国的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迅速普及,本地化应用软件井喷,移动互联网高度覆盖……“SoLoMo”已然是大势所趋。在SoLoMo时代,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如何?其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社交、本地、移动三个维度在新媒体发展中如何分化、融合?对这些问题的认知与判断,能够帮助我们掌握、预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为新媒体发展方向做出客观评价与判断。  相似文献   

9.
戴凌苏 《新闻世界》2013,(9):120-121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互联网企业的组织变化与调整也愈发频繁。创新成为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以全新的思维重新思考定位让互联网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取决于人才。因此全面改进新媒体环境下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实现互联网媒体企业发展的新跨越,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析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品牌建设——以网络视频媒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依托于互联网媒体传播平台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土壤,这些新媒体融合以往各种媒体的特性与形态,为我们打开了新媒体的未来之门。像博客、播客(音频的)、维客(视频的)、IPTV、富媒体等新技术无一不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这些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形式不断崛起且正全面地影响着我们。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信息化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互联网的覆盖面也逐步扩展,冲击着传统广播电视的生存与发展。广播电视在新媒体发展中逐渐失去了传媒的权威地位,其生存及发展空间被各种新媒体所侵占。实现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转型,旨在转变传统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方向,将新媒体打造成新的发展机遇,在融合与转型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广播电视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本文针对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探究如何实现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转型,为广播电视寻求新的转型道路。  相似文献   

12.
吴倩倩 《新闻世界》2013,(2):106-107
近年来,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具有互动性、聚合性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新媒体赋权让公众得到了原来不可能得到的信息,为个体提供更多的表达可能和空间。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人人都是"笔杆"和"喇叭"的自媒体时代,媒体伦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那么,新媒体"赋权"对象——媒体从业人员和草根群体该如何"用权"?如何规范传播环境?如何建构传播伦理新秩序?本文将以网络事件为例运用传播赋权理论探究新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媒体间的竞争,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使传统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以颠覆传统技术为先导的传媒大革命,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迅速蔓延开来,纸质媒体寒冬论、拐点论、冰河期的断言接踵而来。那么在这场传媒大革命中,我们纸质媒体应如何克服出版时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发展和壮大,媒体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同时在互联网日渐崛起的时代,新媒体的呈现和迅速发展,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2007,(10):31-3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以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双向交流、获取方便、影响广泛,其赢利模式正在形成,并对传统媒体形成威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新媒体的崛起,传媒发展也由此进入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传媒生态环境急剧改变的形势下,广播电视如何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广播电视应该以增加亲和力为抓手,以提升影响力为目标,谋求亲和力与影响力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王莉 《新闻世界》2014,(3):149-15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此作为技术支撑的新媒体也得以迅速崛起,并对如今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促使了营销领域格局的变革。如今,新媒体营销也已成为了电视剧推广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在对新媒体营销的现状与策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电视剧为何要进行新媒体营销以及如何进行新媒体营销。  相似文献   

18.
柏松 《新闻世界》2013,(11):85-86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带来海量的信息与搜索功能,还带来了无地域传播的可能,手机报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手机电视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公共移动电视、3G技术、微博、微信……人们闻所未闻的新媒体急速扩张着对人们的影响。传统纸媒该如何走出困境?本文从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纸媒体的困境入手,分析了新旧媒体各自具有的优势,初步探讨了新时期、新条件下纸媒体的前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产品出现并快速发展。媒体产品的扩张与转型,需要以对产品价值的挖掘为基础。新媒体产品如何产生价值、如何发挥价值是媒体研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新媒体产品的经验做出规律性总结,有助于为新媒体产品的下一步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已然成为当今的先进生产力,如何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强借力发展意识,发扬攻坚破难精神,真正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达到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