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史天经 《青年记者》2007,(13):23-24
时间过得真快,《青年记者》迎来创刊六十五周年了。 编辑部约我写点纪念文字。我想,是应该写,因为我与《青年记者》有一种永难割合、不弃不离的关系。我不仅是《青年记者》的读者,而且还曾为《青年记者》的成长绞过脑汁,付过心血,撒过汗水。  相似文献   

2.
《传媒》2006,(4):F0003-F0003
“扳倒井杯”第六届记者论坛,2006年4月上旬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论坛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杂志承办,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合办,大众报业集团的属媒体(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城市信报等)协办。大众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提供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3.
史天经 《青年记者》2007,(13):23-24
时间过得真快,《青年记者》迎来创刊六十五周年了。 编辑部约我写点纪念文字。我想,是应该写,因为我与《青年记者》有一种永难割合、不弃不离的关系。我不仅是《青年记者》的读者,而且还曾为《青年记者》的成长绞过脑汁,付过心血,撒过汗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于东河 《青年记者》2007,(13):22-23
六月廿日上午,两个电话,一个主题。一个是大众报业集团老干部工作部负责人吕亚利同志打来的;另一个是《青年记者》主编荆成同志打来的。他们都是约我写一篇纪念《青年记者》杂志创刊65周年的文章。热诚相约,使我不得不接受这个荣光的任务。放下电话,进入主题,正在胶东半岛漫游的我,还真有点作难了:没有资料可查,交稿时间要求很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2006,(6):27-27
《办报参考》2006年第二期转载《青年记者》的文章《我的“三冷”采写方法》。 文章说,“冷静”、“冷峻”、“冷处理”,是记者在某些情况下尝试过的新闻采写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2,(6):21
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青年记者》杂志承办的"第18届山东省十佳业余记者暨山东省优秀业余记者评选",日前揭晓。曹县县委宣传部郭登奎、鲁东大学张成良、即墨市发展与改革局卢正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从地方大学入伍的武警警官,入伍前我对《军事记者》杂志可以说一无所知,入伍后在我部新闻干事孙建民同志的推荐下,翻看了2002年第1期和第2期《军事记者》,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我被它精辟的论述、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所折服。也许是学中文的缘故吧,一向对书报杂志十分挑剔的我,对《军事记者》却“一见倾心”,无法说“不”。钟情《军事记者》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军事记者》是目前国内新闻写作杂志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军事新闻理论的研究、探索、开拓方面,领潮流之先,具有无与伦比的优…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07,(21):F0003-F0003
11月8日是新中国第八个记者节,11月1日下午,《青年记者》编辑部、大众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邀请集团所属媒体的青年记者代表欢聚一堂,围绕"记者的能力与责任"的主题,畅谈一年来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2006,(1):60-60
《青年记者》2005年第10期发表廖金英、谢太平的文章《“媒介审判”未必有碍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范以锦的新说:《我不赞成‘报业寒冬论’》。 范以锦说,如果硬要说“寒冬”,也不过是“倒春寒”,是暂时的。2005年,不少报纸的利润降低,广告收入下滑是现实存在的。但我们应该看到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一 《青年记者》前身是1941年7月创办的《记者生活》.1942年6月,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兼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社长)、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会长李竹如倡导,在《记者生活》基础上正式创办《青年记者》,由山东省战时邮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半公开发行,供报社记者和通讯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闻从业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记者》2006,(21):9-11
【调查说明】 在第七个记者节前夕,《青年记者》编辑部联合全国各大报业集团进行了“新闻从业状况抽样调查”,同时与大众网联合做了“新闻从业状况网上调查”。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7,(11):F0002-F0002
5月23日至24日,第七届记者论坛在山东新闻大厦举行。本届论坛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新郎希努尔集团合办。《青年记者》承办.主题为“传媒发展与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5,(6):42-42
《青年记者》2005年第2期发表林颖的文章《从神话的破灭看媒体的交替人格》。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4月21日至23日,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乐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杂志承办,大众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提供网络支持的“第五届记者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刊和全国近40家报刊、大专院校代表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6.
拥抱网络     
詹新惠 《青年记者》2007,(13):32-32
坦白地说,和《青年记者》结识的时间不算太长,相交也不算太深。面对《青年记者》65年厚重的历史,我这个后生晚辈其实没有资格在此评头论足,妄加多言。但我又不揣浅陋,贸然提笔,皆因《青年记者》随时代发展、与网络同行的坚定和执着。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8,(12):6-6
李甬在2008年第10期《青年记者》中撰文认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作业模式、媒体特点不一样.网络编辑需要一种“互联网感觉”。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9,(20):F0004-F0004
“卓达香水海杯第八届记者论坛”将于2009年12月3日-5日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威海举办。 本届论坛由《青年记者》与卓达香水海联合举办,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新晨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山东法制报、现代交通报、城市信报、《城色》、大众网、半岛网、鲁中网等媒体协办支持。  相似文献   

19.
又是岁末。岁末,回首一年来《青年记者》编辑部的工作,感慨良多。最大的感慨,是大家对《青年记者》的关心、支持。一年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同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的领导同志,非常关心《青年记者》这份山东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新闻研究期刊的发展,有鼓励,有鞭策,更有巨大的支持;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更正     
本刊2011年第1期第8页倒数第一段第5行《青年记着》应为《青年记者》。第9页第二段第6行记着的道德焦虑还来自角色冲突中的记着,应为记者。第9页第二段第10行,包团取暖应为抱团取暖。第9页第三段第5行,只依靠道德要求和行政主管部门,都不过是‘沸沸扬扬'中的沸沸扬扬应为扬汤止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