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梅 《图书馆论坛》2000,20(5):92-94
光阴如箭 ,时光荏苒 ,转眼之间我在图书馆工作已近 2 0年。回顾 2 0年的工作历程 ,我感慨万千。这里面有辛酸 ,也有喜悦 ,更多是欣慰和自豪。经历了思想的波动 ,生活的励炼 ,从业的困惑 ,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找准了人生的定位。1 边学边干在职业选择上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从事图书管理工作 ,当一名图书管理员。在很小的时候 ,由于父母体弱多病 ,我总梦想当一名医生。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于 1981年进入西南工学院图书馆工作 ,没有能圆自己儿时的梦想。在近 2 0年的工作时间里 ,我分别在图书馆的学生阅览室、编目室、期刊阅览室、流通部、外文…  相似文献   

2.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学图书馆因规模、设施、管理员素质、藏书和读者对象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一般图书馆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学生外借图书,既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又有别于高校图书馆,在时间、方式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实践中,我馆曾采用过开架、闭架等方式,也试图采用半开架方式,但都不尽人意,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比较,最后选定的是两级管理的方法。所谓两级管理,即为馆、班两级管理。办法是:每班推选两人为图书干事,到我馆学生书库借书,借回后陈列在班上图书角中,供学生选借,学生选定书后在其借书证上登记,由图书干事审定发书,书读完后再交图书干事销帐。图书在班内流通,并定期吐故  相似文献   

3.
一本200余页的书,有1/3的书页被人撕毁,很多纸屑还夹杂在书中——这本名存实亡的图书,只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被人为损坏的众多残破图书之一。最近,该图书馆举办书香佳苑"残书"展,6张近两米长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被人为损坏的图书,以呼吁读者爱护图书。  相似文献   

4.
愿当绿叶--图书馆工作二十一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已经度过了二十一个春秋。我很想潇洒退休度晚年,但总下不了决心,因为我热爱图书馆事业。那是1964年秋季,我刚上初中,劳动课班主任分配给我和几个同学的任务是到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我们跟着图书馆馆长叶老先生进了书库,“呀,这么多书!”我们一齐惊叹起来。我暗暗发誓,长大了就干图书馆工作。1976年,我台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城南中学当了老师,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上得心应手,且出色完成任务,我所任的班级被评为先进班,自己也被评为先进班主任。但学校图书馆管理的滞后直接影响教学的现状,不能不使我…  相似文献   

5.
图书分类编目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术性与事务性的统一。分类编目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图书的收藏、查找和利用。分类编目有许多环节,本文着重论述怎样解决书号重复问题。在编目工作中,一般不容许两种书在书架上有完全相同的索书号,否则图书馆藏书将引起混乱。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图书馆采取各种不同的办法。一般小型图书馆由于藏书规模小,进书量少,新购的图书基本上每批能及时分类编目投入流通,因而能较好地减少书号重复的情况发生.但是一般大型图书馆,藏书规模大,进书量多,图书种类丰富,难于避免书号重复。据了解,武汉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6.
在提高藏书利用率的问题上,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要提高新书、好书的利用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图书馆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图书馆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为实现这一目标倾注了大量的精力。然而我认为单单提高这些书刊的利用率还不够,在积极宣传、大力提供新书、好书的同时,提高社科参考图书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社科参考图书对某些特定读者的作用,使藏书利用率能就藏书的总体方面得以普遍提高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社科参考书的读者需求有一定的局限,大幅度的提高利用率有一定的困难。图书馆广泛深入地开展社科参考服务工作也会因人力物力的不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如此,但对社科参考书的利用率的认识应进一步提高,其工作也应尽可能改进。本文就我馆社科参考阅览室如何提高图书利用率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图书开架管理给读者带来了方便,但是,在管理上要想保持长时间不乱架却是个问题。一个具有数万册或几十万册图书的中型图书馆,要全面整理一次分类排架的图书是很浪费时间的事。从前,我馆曾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来区分各大类图书。书的厚薄不同,薄书标签上的类号不全露在书脊上,查对数万册书,是件很重的工作。读者对同一颜色标签的书(一个大类),有时也会随意地放错(小类目的书就易插乱)。  相似文献   

8.
俗语说:“光阴似箭”,一点也不错熏转眼我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回顾参加工作的43年,我在郑州市图书馆服务了40年整,可以说我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图书馆事业。要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了,脑子里思绪万千……40年前2月的一天,我跨进了图书馆的大门。那时,我还是一个高中只上了半年的毛孩,一脑子空白,但是图书馆跟我却有很深的缘分。我的母亲、姨妈,都是从事图书馆工作的,我只知道图书馆有好多好多的书,小学放寒暑假,我就在工厂俱乐部的图书室里一本接一本地看书,一泡就是一天。上了初中,只要有空就到校图书室帮忙,我跟管图书的老师混得比班主任还熟。…  相似文献   

9.
MOOK成为第三种出版物起源于日本的MOOK(杂志书),是杂志与图书的结合体,杂志书在很多国家已与图书和杂志并列成为第三种出版物。在1903年,赫斯特集团就以杂志书的形式出版了《好主妇每日厨艺》一书。在过去的5年中,美国《电视指南》杂志已经出版了几本图书,有的是自己出版,有的是特许出版。然而这种结合能否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期刊品牌和图书的内容、形式是否能达到完美的结合。如果说电视媒介象征大众文化,那么期刊营造的则是小众文化。《国家地理》杂志定期制作记录片,向电视台、学校和图书馆提供,并开辟了自己的专用电视线…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既给图书馆管理带来很多便利,也给图书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通过介绍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简要阐述了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1.
我做文学编辑工作三十多年,其中二十年做文学杂志,十来年专做图书,在做杂志时,也做一些书,是有选择性地做,自己觉得好就做,不好就推辞了。编的书不多,但几部获茅奖的书都是那时编的。办杂志赔钱,可我做的图书却能赚好些钱。之所以要谈做杂志的事,是因为文学杂志对文学编辑的训练非常有益,我自己的审美建立、阅  相似文献   

12.
我对图书馆的感情从儿时起就产生了。我的父亲在图书馆工作,可以说我从小就是在图书馆中长大的,既受父亲的影响,也受图书馆氛围的熏陶,一直对这里怀有一份亲切感。因此经常想,自己将来也要做一名图书馆馆员。后来这一愿望真的实现了。参加工作至今,屈指算来已整整26年。26年的时间,说长也长,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献给了图书馆事业;说短也短,因为和图书馆的老馆员比,在工作时间和经验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逝去的岁月里,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虽产生过疑虑、忧思,但最终自己还是认同了这一工作的神圣性和重要性,与图书管理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一些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了开架借书,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的科研和学习。但也出现了一些同题,由于有些读者不懂图书分类,或者责任心不强将书乱插乱放,打乱了原有图书按类排放的顺序,给图书管理带来程多麻烦.也影响了读者借阅的效率。我自从L993年调到吉林大学图书馆开架图书阅览室后,看到一些师生面对摆放混乱的图书,找不到他们急需的书,很为他们着急。我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探索发明了颜色管理法,解决了这一矛盾,大大提高了借阅教率.受到师生们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图书个别登记帐,是图书馆的财产总簿,它能反映图书馆全部图书财产。通过总括登记帐和注销登记帐,虽然能得出图书馆实有的图书价值和册数,但它介决不了凭单据(发票)检查财产。当然要从头至尾检查一遍,是很困难的。但是借助个别登记帐记录的单据号就可以随时抽查采购、登记、入库保管的工作情况,所,图书个别登记乃是保证图书财产清楚的重要一环,是不能取消的,但其登记方法是可以改革的。我们认为应将个别登记帐的单位由一册书一个号,改为一种书书为一个号。我馆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实行,觉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书次号是分类号的延续,处于从属的辅助地位。分类号是区分这一类图书和那一类图书的标志,还有集合同类图书的作用。组分类号不能详尽,需要书次号补充,才能使成千上万的图书个别化,便于科学管理,充分利用藏书。书次号的取号法众多,有种次法、笔划、笔顺法,有四角法、一角法、快速法、还有拼号法、查号法……举不胜举。采用者因馆而别,各有千秋。大都采用单一的书次号。实践证明,任何一种单一的书次号都不可能适应各种类目。必须根据类目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书次号,才能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充分反映出图书的全貌。下面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为例,谈谈不同类目应有相适  相似文献   

16.
收入本书中的文章,记录了我10多年来的跋涉历程。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与书竟有这样深的缘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书的宣传与管理,正式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书评,出版的第一本专著是书史,将从事终生的研究方向是书文化研究……一 1984年,我从南通师范学校毕业后留存校图书馆工作,从事图书的采购、出借、新书宣传推荐活动。新落成的图书馆二楼楼梯间的阁楼便成了我的宿舍。房间不大,只十二三平方米。门对着楼梯,窗对着嘈杂的街道。为了静,我便将书桌对了墙。从禅宗中知道达摩面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圆我的梦想     
妈妈曾是一名图书馆管理员,记得小时候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妈妈工作的图书馆。那时候觉得那里的书可真多啊!读也读不完,又宽敞又明亮的阅览室,令我神往,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就有了一个梦想,长大了也要象妈妈一样在图书馆里工作。时间流逝,如今我已成为一个图书管理员...  相似文献   

18.
大跃进中的广大群众,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党的政策、学习科学和文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了。理论和知识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但更多的来自前人的经验。在这里,图书是很重要的工具。我国每年要出版大批图书,读者一走进书店,各种图书琳瑯满目,哪些书好,哪些书不好。一般读者是不易选择的。图书评论可以帮助读者解决“读什么”的问题;而且,无论科学和文化的成果,一般都表现在图书上,通过图书评论,贯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也是繁荣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手段。报刊是每日向读者进行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工具,在  相似文献   

19.
“在版编目”是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就进行编目,即把该书的著录款目、分类号、主题及标准书号等直接印在图书的版权页上,同时印制目录卡片。这样出版时,书、卡就可同时发行。各图书馆在购进图书时就能得到印在书上的标准著录款目,也能及时购到统一印制的目录卡片。实行“在版编目”,可以尽快改变我国图书编目传统的、分散的、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尤其是使图书著录的标准化有了切实的保证,从而有利于图书馆的现代化与网络化。“在版编目”在英美和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早己实现。我国图书馆界的同志们也迫切希  相似文献   

20.
读了高再其同志《保护藏书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一文(《图书馆杂志》1983年第3期),颇受启发。图书的保护问题的确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个重要方面,我对高再其同志建议用特制扶书板和书档等保护图书的方法表示赞同。在此,我想结合我校图书馆艺术类图书的排架实践,作一点补充。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采取分类排架的方法,这种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同类书中不同开本图书的排列问题。这个问题在艺术类图书的排架上尤为突出。据初步统计,艺术类图书有64开,50开,48开,直至8开,6开,4开等二十种不同开本。此外,还分为大开本,中开本,特大开本,长开本,方开本,横开本,竖开本,畸型开本等几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