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角形法则是矢量运算中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简化。如图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1和F2的合力,则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对角线0lB即是合力∑F。我们会发现AB平行且相等于OC(F2),也就是说当我们把F2按原来方向平移与F1首尾相接后,作由F1的箭尾到F2的箭头的有向线段(如图2)就是图1中的对角线OB表示F1和F2的合力∑F,这就是力的三角形法则。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则可以得出: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对应三个力的大小,夹角确定各力的方向;反之,若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也就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本文仅例举几种常见平衡情形,介绍并说明用三角形法则求解三力平衡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力的矢量和”与“合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然而不少学生受共点力系特殊情况的影响,误认为“力的矢量和”就是“合力”,一些物理刊物对此问题的讨论也连连出现错误。为使这个问题有一明晰的结论,现以平面一般力系为例作如下几方面的讨论:一、定义上的区别:1.力的矢量和:把力系中各力向任一点O(简化中心)平移后,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矢量和所得到的合矢量就是“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失)2.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系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这个力为力系的合力。认定义可看出:合力是一…  相似文献   

3.
龙建辉 《中学理科》2007,(10):61-62
一、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矢量几何图解和结论 如果两分力F1,F2的合力为F,则三个力矢量必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A),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注意矢量F1、F2是首尾相接的)如图1(B)所示,则两矢量相加的矢量式为:F1+F2=F.[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龙建辉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2):38-39,42
1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矢量几何图解和结论 如果两分力F1^→、F2^→的合力F^→,则三个力矢量必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A)示,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注意矢量F1^→、F2^→是首尾相接的)如图1(B)示,则两矢量相加的矢量式为:F1^→F2→=F→  相似文献   

5.
物体在三个不平行力的作用下平衡时 ,这三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共点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其合力为零 .三个力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解答此类题目时 ,用矢量三角形分析一些动态变化 ,使得定性分析的解答过程简捷、直观、明了 ,使得定量计算的解答过程远比解析法简便得多 .尤其是遇到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平衡时求极值的题目 ,用矢量三角形可以大大简图 1化解题过程 ,避免用解析法通过三角函数求极值的繁琐过程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共点力平衡时力变化的定性讨论例 1 用一根细绳把重为 G的小球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 ,如图 1( a…  相似文献   

6.
一个有用的结论——拉密定理郁章富(泰安第二中学,271000)钱建强(莒县技工学校)裴广法(费县师范学校)三个不平行矢量的合矢量为零时,三个矢量必定共点共面,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三个矢量首尾顺次相连为自行封闭的三角形,如图1所示,根据...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好学高,方法得巧得妙.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掌握方法,若方法得当,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理静力学问题也是这样,专题1中我们曾介绍过的力三角形法、引入摩擦角与约束力概念,对处理平衡问题带来的便利已可见一斑.这里,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点击处理静力学问题之“三巧”:巧用矢量图解,巧取研究对象,巧解汇交力系。  相似文献   

8.
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用矢量三角形法则来等效替代.把代表两个分矢量的有向线段首尾相连,则合矢量就从第一个矢量的起点到第二个矢量的末端.若一个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代表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必定构成封闭三角形.  相似文献   

9.
以下两例就题目要求不能用他法或只能用排除法求解,且具有一定的技巧,似有参考价值。 〔例 1〕如图所示,三角形 ABC三边中点分别为 D、 E、 F,在三角形内任取一点 O,如果 OE、 OF、 DO三个矢量代表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为 ( ) A DO, B OC, C OB, D OA。 〔分析〕因为 OE+ OF不会为零矢量,故合力不可能是 DO;因为对于 D点, B、 C两点对称,故合力不可能是 OC或 OB;因为单选题总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故这三个力的合力必定是 OA。读者可以自己证明。 〔例 2〕 一辆在 t=0时静止不动的车辆,被…  相似文献   

10.
霍明山 《甘肃教育》2001,(11):43-43
下面以力矢量的运算为例,谈谈三角形在矢量问题中的应用。1.相似三角形法:通过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求未知力,对解斜三角形的情况更显优越。犤例1犦如图1(甲)所示细杆AB固定于竖直墙壁上,杆可绕A点转动,细绳一端固定在墙上C点,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并通过杆的B端悬挂起来。已知AB长为c,AC长为b,BC长为杆的支持力。c,AC长为b,BC长为a,求绳BC的拉力T和杆AB的支持力N。犤解犦B点受力分析如图1(乙)。将图1(乙)中三个力平移变为三角形如图1(丙),根据图1中(甲)、(丙)两三角形相似可得mg/b=…  相似文献   

11.
用力的矢量三角形法巧解物体平衡问题。如果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保持平衡,则这三个力必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如果其中某个力的大小、方向发生变化或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平衡就会破坏.如果物体要重新处于平衡状态,则所受各力将发生变化,重新平衡后,这三个力又组成一个闭合矢量三角形.只要对比变化前后各力关  相似文献   

12.
<正>若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则有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然与第三个力等大而反向,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解决平衡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若不涉及定量计算的动态平衡问题,图解法更直观便捷,此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做辅助圆法.具体问题适用于图解法中的哪一类,下面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必为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解。但当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并且力的方向不断变化时,若用正交分解法求解时很不方便,此时构建矢量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通过分析三角形的边长变化情况,就可得出对应力的变化情  相似文献   

14.
1.直角三角形 若共点的三个力中有两个力相互垂直,则在力构成的矢量三角形中必能找出一个直角,通过三角函数即可求得各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个新的方法———过程的观点出发,分析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借助于变矢量于零的投影条件导出静力学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16.
题如图1所示,三角形ABC三边中点分别为D、E、F,在三角形内任意取一点O,如果OE、OF、DO三个矢量代表三个力的大小及方向,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力与物体的平衡是力学的基础,也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核心内容。大家普遍认为此部分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不仅要熟记知识点,更要注意方法的总结。一、用矢量三角形定性分析动态平衡问题三力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果物体受三个力处于动态平衡,而三个力又符合以下特点:一个力是恒力,一个力方向不变,另一个力大小方向都变化,用矢量三角形分析这类动态变化问题尤为简单。具体方法是:将方向不变的力作为第三个力,即另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就确定了,将恒力作为第一个力,则从恒力的矢量末端到合力方向线上任一点的连线就表示第二个力.从题设角度的变化就可直观看出各力的变化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物理中,有一类三力动态平衡问题,即一力确定,另两力有一力或两力大小恒定或夹角不变.此类问题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若巧画圆来解题,则能使问题直观明了.运用此方法的关键是巧画圆构建力的矢量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变化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力的平衡可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动态平衡时,如果只有某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而另外两个力的方向不变,用矢量三角形来判断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有两个力的方向在变化,是否也能用矢量三角形来分析呢?如果抓住问题的特征,找出隐含条件,这类问题也可用矢量三角形求解,请看下面几例.例1 如图1所示,一光滑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图1在其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线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经过定滑轮,如果缓慢地将小球从A点拉到B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受到半球对它的支持力N、细线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  相似文献   

20.
平抛运动是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关平抛运动的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思路比较灵活,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应该总结规律,找到有效的解题途径.而有关平抛运动的习题中,特别是与斜面相关的平抛运动的题目,从重视分析两个三角形(速度矢量三角形和位移矢量三角形)入手,往往能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然后结合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顺利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