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颠覆了以往对牛顿第一定律实质的认识,从理论的完备性和逻辑性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重点是重新表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应当表述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不平衡合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相似文献   

2.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但是,仅依据这一点却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由于这两个定律的叙述工具是不一样的。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工具是一个物体,而牛顿第一定律叙述的是整个存在的性质。惯性——这个任何物体均具有的性质着实不是我们的个体研究工具所具有的性质,由于这个“任何物体”,包罗了天地间的万物,  相似文献   

3.
米冬亮 《学周刊C版》2014,(2):194-194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连接力与运动的桥梁和纽带.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探究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效果:反之.如果知道了物体的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4.
《牛顿第一定律》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的日常经验,比如"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停止运动"等,对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产生负面影响,难以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递进设问法"从简单问题出发,通过层层递进自我设问,找到错误认识的产生原因,从而真正建立起科学观点。递进设问法改变了由原来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导为自我认识,自我探究,自我纠正,自我反思,由"学会"转向"会学",在学习物理的其他概念和规律时也可以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5.
牛顿第一定律在高中教学中是牛顿三大定律中最难理解的一个。从历史回顾和教学实验中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让学生从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理解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从而引出牛顿第一定律。最后介绍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和解题中去。  相似文献   

6.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与力之间的关系,是牛顿提出的三条基本运动定律的总称。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三...  相似文献   

7.
张彩虹 《考试周刊》2012,(73):146-146
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作者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重温科学伟人牛顿的思想,让学生获得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感性认识,理解了定律内容,有效构建了三维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探讨》2009,(7):25-36,159
备忘清单 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相似文献   

9.
一、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在牛顿第一定律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理想化的科学方法,基于内外因的联系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并通过典型问题着力破除前概念,最后提出3点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1.
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物理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它贯穿着整个初中物理知识.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物理知识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学生存在的固有的错误的认知上分析学习牛顿第一定律遇到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12.
一、因果性 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又进一步指出,力和加速度的数量关系,有了力就有了加速度,若不存在力,则没有加速度.在判断受力问题可以根据这一因果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3.
动量定理的内容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即I=△p.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动量定理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导出,但适用范围比牛顿第二定律要广.在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的情况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用动量定理求解一般较为方便,而且能得到迅速解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宇宙中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相对静止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揭示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产生的效果——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要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必须对它的基本特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连接力与运动的桥梁和纽带,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探究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效果;反之,如果知道了物体的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伽利略实验”是学生理解该定律的关键.我们的研究表明,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中“伽利略实验”的编写方式,虽然相对旧教材有了很大改进,但其关键之处的处理仍欠妥当,缺乏逻辑必然性,没能向学生展现理想化方法的本质和内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李军 《中学理科》2005,(7):41-41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连接体是指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弹簧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在连接体内物体的加速度有相同和不相同两种情况,加速度相同情况可以用整体法、隔离法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较为简单.下面要讨论一下在加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广式来解决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牛顿第一定律,充分阐述了它的基础性、深刻性和完整性.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基础定律,使牛顿运动定律更完整和科学;指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也不应称为惯性定律,澄清了人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物体的惯性”(第36面)中,有关惯性一词的描述原文如下:“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笔者认为“特性”一词用得有些不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