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琴 《考试周刊》2013,(85):116-117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不容忽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让体育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获得快乐.  相似文献   

2.
“他们的爱心哪里去了?”天帝愤愤不平地诅咒道,“我要让人世间永远都是冬天,永远都不见阳光!”  相似文献   

3.
习作知识的呈现要有助于学生增强习作的自信与成功感。在习作的开场别开生面地铺陈知识,在习作过程的指导中悄然无痕地渗透知识,在片段讲评中简明扼要地提升知识,让习作知识呈现带给学生不同凡响的"惊奇"。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就好比给学生一张知识地图,把知识的关键、脉络、线索介绍给学生,为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中提供便利,以免学生在知识的森林中蹒跚迷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好学,让学生想学,让  相似文献   

5.
群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必不可少。语文教学背景知识分为说明性背景知识、注释性背景知识和作家的相关文章三类。背景知识的呈现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涉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甚至鉴赏,只有将其融入文本,在整体与局部的共同观照下,定位准确,重点明确,时机合适,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领悟文本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做好知识管理,让教师工作更高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广大中小学校,教师的知识管理一向受到学校教育主管和广大教师的重视,但一项网络调查的结果表明,事实并不乐观。如何做好教师知识管理,让教师的眼界更开阔,知识更富有,工作更有成效,让学校更富于生机,是该文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高校智库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视角是智库研究的一种基础性视角。知识动员理论注重权衡知识主体及知识客体所处情景及互动,寻求知识到决策的飞跃,为高校智库建设提供了更为全面、合理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基于现状分析,高校智库建设要创新知识生产机制,组建智库研究团队,让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强化知识中介功能,培育和建设专业化的知识中介,提升知识动员的效率;建立知识接收与反馈系统,激发决策者成为更加自觉、主动的知识使用者。  相似文献   

8.
西方知识观经历了从知识本体论向知识认识论、从知识认识论向知识价值论的两次重大转变,其中每一次转变都对教师知识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仅让人更深入地认识教师实践知识的本质,而且使人更明确教师实践知识的价值取向,即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取向,以教师反思为动力的取向,以探寻实践知识的意义为根本目的的取向。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委宣传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省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中指出:“把知识送往基层,送到农村,送进家庭,让每一个人都能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要让“知识工程”的精神深入人心,就必须从基础抓起,如在  相似文献   

10.
陈晖 《考试周刊》2015,(12):119
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花较少时间掌握较多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新知识上"少走弯路"。本文主要针对平时教学中的知识迁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的3种形式目前被广泛接受,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校本教研的问题,构建了支持校本教研的知识管理平台模型,期待通过这种平台让教师知识在组织内循环流动,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获得知识体验和知识感悟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的体验才能真正让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让学习真正发生,让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被学生“带走”.  相似文献   

13.
走向"精准知识"的习作教学,通过面向文体类型的习作知识开发,使习作课堂"一课一教",让儿童"一课一得",让教师不仅做习作教学的"组织者",更真正担当起习作教学的"指导者"的角色,从而有力提升习作课堂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84):177-178
本文从对知识及知识的衍生物——知识权利的定义和关系出发,尝试解答现代教育体系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读书无用论"、"精致利己主义者"等观念盛行之下的文化心理机制——知识权利追求。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依然是知识传授者 ,不过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转变“灌输”知识为“活化”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让课程知识视角化 ,使缄默知识显性化 ,将书本知识生活化 ,以达到使“死”知识“活”化 ,学生能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缕阳光     
《少先队小干部》创刊5周年了,在5年的时间里,《少先队小干部》和小读者之间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让这个栏目来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成长的感动。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故事,希望你拿起笔,将你的故事奉献给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17.
霍秀萍 《甘肃教育》2010,(13):29-29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政治高考题,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答案绝大部分在教材中。因此,惟有抓好基础知识,才能在高考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要真正让学生做到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按照“全面梳理,构建知识体系——重点整理,把握主干知识——围绕热点,重新整合知识”的思路让学生熟悉考点,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8.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获得,只限于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上的只言片语的报道,体育知识和文化的掌握很不系统和全面。因此,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让学生在多媒体提供的环境中获得系统的知识,通过教师演示或提供的教学课件,或查阅老师提供相关知识的网址,让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平台上,充分享受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巨大资源,让学生畅游在浩瀚的体育知识的海洋中,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材里,有一类内容被通俗地称之为"规定性"知识,即经过简约化提炼和符号化表达的结果性数学知识。为了在几何测量单位的学习中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感到亲切,就要把教材中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现成知识按其前人发现和认识的过程进行还原,使"结果形态的知识"通过还原加工转化为"过程形态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付义衡 《教师》2012,(16):97-97
复习课是牛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复习课形式,承载着阶段性的知识学习,对学生知识查缺补漏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习认知策略,内化已学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提升学习能力。如何让小学英语复习课“温故”而“知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