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难!报纸搞新闻改革,总编辑想有所突破,记者要从事批评报道,都会叹一声“难”。大家的目光于是便注视着《新闻法》,期望日后制订出来的新闻法能够保护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曾长期是国人不敢触及的概念。在我国新闻事业几十年的实践中,新闻自由遭遇过曲折和迷茫。这种曲折和迷茫,使我们认识到新闻必须立法,以保护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了。目前已有的三部新闻法内部征求意见稿,都提出要保障新闻自由,并用相应的条款作了说明和规定。但三部征求意见稿的差别尽管不仅仅是微妙的,它们却给我留下了一个共同的印象,就是都未免失之笼统。作为法律,每个条款要有准确定义,不能用抽象空泛  相似文献   

2.
4月初,胡绩伟会见了采访七届人大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的20余名港澳和海外华文报刊及首都新闻单位的记者,谈了他对新闻立法和新闻自由的看法,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新闻法应是新闻自由的保护法胡绩伟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法,应是一部新闻自由的保护法,因为我国的新闻自由还不充分,应当根据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制定新闻法来保护和发展新闻自由。制订新闻法的目的就是要用法律的形式,保障我国人民的新闻自由,促进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发展。什么是新闻自由胡绩伟认为,新闻自由就是新闻传播工具搜集、发布、传播和接受新闻信息的自由,当然也包括创办新闻工具的自由;另一方面,它是人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反映社会舆论、发表对社会各种问题的看法、以及发表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创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新闻法制学? 新闻自由与新闻法制关系如何,新闻法制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向怎样? 我国为什么要讨论与制订新闻法,社会主义新闻法应遵循那些原则? (一) 法制,顾名思义,即法律和制度。新闻法制,即新闻本身的立法与新闻业的管理制度。新闻法制学是研究新闻法制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通常包括:新闻立法与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区别新闻法和《新闻法》入手,阐述了我国虽然没有一部较为系统的《新闻法》,但新闻活动总的来说已经有法可循。文章接着对标榜为了保护"真正新闻自由"的西方国家新闻法进行理性批判,在对我国新闻立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我国的新闻立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并给出了《新闻法》出台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1988年12月29日,新闻出版署王强华副署长主持召开了新闻法起草小组会。会上王强华同志传达了胡启立同志对新闻法起草要“加快进度,扩大讨论”的指示。王强华说,新闻法起草小组成立快一年了,起草小组和办公室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6月间提出了供起草小组讨论的新闻法初稿,7月间向政治局常委作了汇报,新闻法起草工作一直在正常进行。办公室的同志还翻译整理了38个国家的新闻法和近百万字的资料,为新闻法起草作了大量内查外调。目前需要对起草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难題扩大讨论:①新闻改革和民办报纸;②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③提高新闻开放度与加强保密;④新闻舆论监督与保护公民的权利;⑤新闻单位独立负责和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1986年前后,胡绩伟同志连续发表了《谈谈“新闻自由”的自由》《社会主义新闻法是新闻自由的保护法》《新闻自由与民主制度》等文章(见《新闻自由论集》,文汇出版社1988年出版),阐明了他关于新闻自由的主张。胡绩伟的新闻自由观,虽然不像他那“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理论那么集中、系统,但在新闻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评论胡绩伟的新闻观点  相似文献   

7.
1986年前后,胡绩伟同志连续发表了《谈谈“新闻自由”的自由》《社会主义新闻法是新闻自由的保护法》《新闻自由与民主制度》等文章(见《新闻自由论集》,文汇出版社1988年出版),阐明了他关于新闻自由的主张。胡绩伟的新闻自由观,虽然不像他那“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理论那么集中、系统,但在新闻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评论胡绩伟的新闻观点时,不能不剖析一下他在新闻自由问题上的一些观点,以便正本清源,辨明是非,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为了切实保障公民的新闻自由,新闻法中应对有关行政诉讼作出切实规定新闻自由是人民依法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民主政治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新闻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对此,早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于n月刊日公布的由列宁签署的  相似文献   

9.
论新闻自由和名誉权保护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鸽 《新闻知识》2006,(4):42-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活跃的新闻报道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深刻的影响,在引导舆论、社会协调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日益先进的大众传播手段再加上新闻本身具有的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大的特点也使利用新闻媒介侵害名誉权等人身权变得更为容易,而且后果往往更加严重。因新闻自由和名誉权保护之间的对抗而引起的新闻纠纷日益增多,成为社会一大热门现象。在我国《新闻法》尚未出台的背景下,如何寻求新闻自由和名誉权保护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以解决冲突,做到既保护新闻自由,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又切实保护公…  相似文献   

10.
谈新闻立法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办事情有可盾,要好得多。新闻事业也不例外,立个新闻法很有必要。关于立新闻法,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法。这个新闻法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保障新闻自由;另一方面对违反法律的报道和言论给予必要的限制和制裁。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受法律的保护,同时新闻传播活动也要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用于规范新闻活动的行业规定较多,但是尚无新闻法、出版法、新闻记者法等专门法律,这对于一个以成文法为特征、以法治为目标的国家,显然是一大缺陷。新闻侵权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新闻侵权纠纷是在新闻从业者行使监督职责时发生,而新闻舆论监督则是建立在新闻自由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包括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发表权等在内的新闻自由,新闻的舆论监督便是一句空  相似文献   

12.
新闻立法一直是政府官员、新闻工作者、法学专家关心的话题。中国的新闻立法曾走过怎样的曲折路程?中国到底需不需要新闻法?为什么迟迟不能出台新闻法?如何才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闻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西方新闻法的产生及内容的探索和分析,指出我国应当借鉴西方的新闻立法中先进的思想、原则和内容,坚持党的领导下的新闻自由是中国新闻法立法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证.这不仅是维护现成的新闻法律关系和秩序,同时也是促进新的新闻法律秩序的建立和中国新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闻立法一直是政府官员、新闻工作者、法学专家关心的话题.中国的新闻立法曾走过怎样的曲折路程?中国到底需不需要新闻法?为什么迟迟不能出台新闻法?如何才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闻法?  相似文献   

15.
匈牙利1986年春季国会通过了匈牙利第一部社会主义新闻法。匈牙利部长会议于4月21日发布了关于执行新闻法的法令。这部新闻法是匈牙利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然成果。 1919年,匈牙利建立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匈牙利人民赢得了史无前例的、工人阶级的新闻自由。它为社会主义的新闻法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919年6月28日通过的宪法宣布:“在苏维埃共和国,劳动者可以自由地以口头或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学系,恩格斯从商20年,有丰富的法学和经济法知识.他们关于新闻政策的思考,具有典型的法治思维特征.他们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对新闻与法的论证,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法、新闻自由角度的基本观点.反对书报检查、争取全体人民的新闻出版自由以及通过新闻法保障新闻出版自由,是他们毕生奋斗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新闻要立法,然而,谁是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加以澄清。过去我们常说,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党的喉舌”、“党的耳目”,我们则都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凡事都应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若如此说,则我们的整个新闻事业纯粹变成了执政党的工具,我们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自然也就非执政党莫属了。果真如此,则新闻法实在可以不要。因为执政党内部已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还要节外生枝地搞个新闻法做甚? 或曰,我们的新闻立法是为了保护新闻自由,因而权利主体自然应该是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这种说法也不无偏颇之处。什么样的新闻事业?哪一类的新闻工作者?谁才可以办新闻事业?哪些人才能成为新闻工作者?倘有人对此加了不适当的限定,则所谓的新闻自由的真实或公正的程度势必大大打上折扣。  相似文献   

18.
世界许多国家都制订了新闻法。由于各国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新闻法的内容也不一样。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新闻立法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新闻立法。它们的共同点是保障社会主义的言论、出版自由,限制有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新闻活动。罗马尼亚现行新闻法是1978年颁布的。它致力于新闻事业不仅成为完成社会政治任务的工具,而且成为公众发表意见的论坛。南斯拉夫1960年颁布过一个新闻法,后来他们根据1971  相似文献   

19.
据国际机构调查,北欧国家在新闻自由度方面名列前茅.相较于其他西方传媒大国,尽管地处欧洲边缘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但北欧地区的新闻传播业十分发达,其高度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信息公开与北欧国家的平民政治与透明化行政管理是分不开的.本文以“新闻自由”为切入点,分三个部分围绕北欧国家施行的以“宪法为根本、新闻法为指导、团体组织为监督、新闻伦理为自律”的新闻监管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肖燕雄 《今传媒》2016,(12):4-8
任何一部《新闻法》都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谁可以办新闻媒体?为什么要办新闻媒体?也就是新闻自由的主体和功能问题.如何对待新闻自由是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的困难所在,而且,困难还不只在于如何处理新闻自由引发的相关矛盾上,还在于如何纠正对新闻自由的性质、主体等根深蒂固的偏识上,如:中国传统对于自由的认识基本是在精神层面上进行思考;现实社会里,对于新闻自由的主体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意见.这些自由观念有违法治精神,制约着中国新闻法制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