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易卜生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易卜生的兴趣来自于一个巨大的疑问:为什么但凡西方的戏剧史、文化史乃至思想史,都无比尊敬地称他为“现代戏剧之父”?为什么在西方戏剧界关于易卜生的评论汗牛充栋,并且有人总结为“条条道路出自易卜生,条条道路又通向易卜生”?或许,对西方世界的读者与观众来说,易  相似文献   

2.
易卜生与百年中国话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每天至少有一部易卜生的作品在世界某一舞台上演”。(挪威易卜生纪念活动主任特恩·巴德松语)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的戏剧演出季中,推出了包括《建筑大师》、《群鬼探戈》、《培尔·金特》、《玩偶之家》、《娜拉离开丈夫以后》、《群鬼》在内的六台易卜生戏剧。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易卜生戏剧集》(三卷本)。如此规模的戏剧纪念活动,表现了易卜生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是中国话剧百年。在中国话剧诞生的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第一次简要评价了易卜生:“愤世俗之昏迷,悲真理之匿耀”。“死守真理,以拒庸愚”。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导引着易卜生走进中国,成为中国现代意识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戏剧家在与易卜生的神思交会中,见证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世相,亲历了中国话剧实践的曲折发展。他们在艺术与社会的纠缠中与易卜生或亲近、或疏离,而无论是敞开怀抱走近还是误读乃至背弃,都反映了他们悲欣交集的艺术探索和命运。这也是中国话剧的命运。而未来总在自己脚下。胡粲然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挪威现代剧作家易卜生逝世一百周年,当全世界都在纪念这位伟大的现代戏剧先驱时,中国也掀起了又一股"易卜生热"。《中国图书评论》在2007年初推出了一组研究易卜生在中国的文章。回顾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和知识界与易卜生的遭遇、对易卜生的误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新的意义。众所周知,易卜生剧作的引入对催生中国现代话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不少早期的话剧作品实际上就是对易剧的模仿之作。长期以来,在中国,易卜生一直被当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来  相似文献   

4.
一在纪念易卜生逝世100周年的日子里,这位伟大的挪威戏剧家的名字又一次为人们反复提及。当然不止于名字,还有他的作品。不仅是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易卜生多部从未在中国上演过的剧作,也由于找到了一个极合适的理由,被不同的剧团以不同方式搬上舞台,有些用中国古典戏剧的方式上演,其中有些剧作的主人公被改成中国式的名字,有些剧作的场景被搬到中国;也有些是由装扮成金发碧眼模样的中国演员,用中国传统戏剧的声  相似文献   

5.
易卡生去世之际,他的作品恰刚被介绍到中国,之后,在这个他完全陌生的国度里,因他作品引起的震撼以及奇特遭遇,是他根本不能想象到的,对他的去世百年纪念,不如说是对中国文化环境百年变迁的一个简单梳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6,(31):79-79
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纪念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逝世100周年戏剧季的开幕大戏,《建筑大师》第一次搬上了中国的舞台。 《建筑大师》是易卜生64岁时完成的作品,该剧的主人公索尔尼斯是一名建筑大师,功名成就的他渐渐丧失对生活的憧憬,年轻时的梦想随着对现实的失望而消失。与易卜生的其他剧作,如《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的现实主义风格不同,《建筑大师》充满了象征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朱禾同志所给的《易卜生文集》一书分类号码进行了分析指正,并就自己的理解,对各国文学作品集中涉及的作品综合集、各时代作品综合集和一体作品集的收录范围及分类标引方法,进行了界定和例举说明。  相似文献   

8.
四十岁祭     
当孤独的人生之旅走过生命的正午,如火的太阳灸烤着青春的脊背,向前眺望,那梦幻的巅峰仍遥遥无期,空蒙的远方一片迷茫,严寒酷暑,年复一年,那追梦的脚步疲惫了,奔放的热血平静了。蓦然回首,人生的四十年过去了。岁月的沟回,年轮般刻上青春的额角,那飘飞的黑发,让片片初霜飞落鬓角。哦,是谁,站在四十岁的伤感之野,面对苍穹点燃一支心香,遥记那掀去的四十年。那是诗与梦,笑与泪的四十年。梦幻的花朵缤纷绽放,青春的脚步步步生莲。回忆的宫殿里,到处是红帆船,蓝仙子和芝麻开门。在尘世的众生中,青春的头颅高高昂起;在岁月的激流里,年轻的臂膀逆流而上。未来的君主,梦幻的帝王,以青春为骄傲,把明天当作希望。在那流光溢彩的年华里,是谁,忘了把心中回荡的旋律谱成美丽的青春之歌,是谁啊,站在红烟绿雾的岁月河畔,却没有留下一幅人生的画图。回首青春,渺如蔚蓝的天空,美丽,而一无所有。岁月,象蛀虫一样噬咬着人的奋斗意志,泯灭着理想的火焰,偶然一天,当你走进从未去过的医院,竟一住就是四十天。你才知道,生命是如此脆弱。当你在牌桌上耗费一个又一个通宵而不能罢时,你才知道,生命的惰性是如此深重。当青云直上的童年好友面对你急切的请求冷冷一笑,你才知道,什么是世态炎凉。青春的明天就是这些吗?怎能料到,爱情的挫折,疾病的纠缠,生活的变故,人世的暗箭,更有生命的惰性和生活的负担。这一切,如一把把锋利的刀刃,削去青春  相似文献   

9.
18 4 3年上海开埠以后 ,成为“中国的大熔炉”、“远东的门户”,到上海去 !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 ,来自内地农村的大量劳动力 ,一步步把上海变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富人的天堂 ,穷人的地狱”,一边是穷奢极欲 ,纸醉金迷 ,一边是贫困潦倒 ,无以为生。五方杂处的各色人等 ,十里洋场的花花世界 ,造就了上海独特的娱乐环境 ,有最高的餐饮大楼——国际饭店 ,有最开放的娱乐场所——大世界 ,有最洋派的爵士乐队和赛马 ,有最时髦的化妆舞会和选美 ,当然也有最大的红灯区 ,最多的赌场 ,如万花集锦 ,渲染着上海的热闹繁华 ,又好似海市蜃楼 ,演绎着…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人类的阅读方式,是阅读介质的结果,是生产能力的折射,甲骨到纸张,莫不如此,书写到印刷,概莫能外.遥想当年,洛阳纸贵,凿壁借光,寄托着科举功名,囊萤照书,背负着锦绣前程.掩卷沉思,那是修身的历练,拥书入梦,那是远行的驿站.爱书痴书,那是华夏儿女内心的神圣,敬书畏书,那是中华民族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正>滇省云南,尽管地处边陲,土瘠民贫,交通梗阻,开化较晚,然而,滇人忧患意识、当担精神由来已久,志士仁人辈出,匡正之声不绝。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涌现出叱咤风云的政界先驱,奋勇争先的名将壮士,著述颇丰的文坛巨匠,名噪一时的科学泰斗,诲人不倦的治学师长,实业报国的名商巨贾,独当一面的名门大家。他们中既有慷慨大义,叛逆旧道,捍卫共和的一代先驱,也有御辱救国,抗击倭寇,浴血疆场的铁血硬汉;既有忠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职业,叫“记者“,狂风暴雪里,向前,向前,采集寒风的讯息,体味雪花的温度,出现在行路艰辛的回乡游子面前,报告着最新的消息。有一种职业,叫“记者“,天塌地陷时,向前,向前,记录灾难降临的真实场景,守望生命消逝的苦痛悲伤,陪伴在历经劫难的废墟孤儿身边,传递着人间的温暖。  相似文献   

13.
也是人生     
流不尽是那山头的白云,来也悠悠,去也悠悠.曾伴我掬起瑞雪桥下的清泉,只照见往昔的苦闷,徒然漏过指缝的,是那时的年月,纵放声呼唤,却早已一去不回,也不必唤回.错爱过多少次冷酷的月亮,萧疏的秋林,半夏的黄昏.人生不是一杯酒,醉了的,不是好汉;没醉的,不是英雄.曾目睹多少豪杰浴血沙场,杀死的全是自己的弟兄,到头来,谁也算不上输赢,那时候普天下只有一个颜色,一个声音.人们告诫我,在此岸,一切都是永恒;不是千秋、就是万代,永远,永远……那时候,我还年轻.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乔布斯的敬仰很深,对乔布斯的辱骂看做是工作经验的提携。乔布斯在作者眼里,是完美主义的代表作,乔布斯的回归,使苹果起死回生,名声大噪,而且苹果重新回到卓越的轨道上。疯狂的乔布斯,简洁的苹果理念,处处流露出管理的艺术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开会的时候,你不需要板板整整的坐在那里,听领导训话,挺领导比比划划的指导,不需要什么冗长的开场白和策划介绍,只需要,简单的再简单,言简意赅的表达立场,佐证说话的重点,哦了,你的工作完成了。与乔布斯对话,就这么爽快、简单。作者提到精英小团队,对精英小团队意味着,工作责任的明确化、清晰化。没有太多人掺杂进取,不需要太多人的讨论和参考。只需要作出你认为可行的决定,就是精英小团队应该干的事情。乔布斯的工作态度,简洁明朗,不会让细节纰漏,留给对方,成为笑柄。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报纸如何做到以报养报,不断发展壮大报业的经营主体,提高规模效益,几年来,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探讨.一、发挥优势,办好报纸,是增强报社经济实力和扩大规模效益的基本前提地方党报,是地方党委的喉舌和工具.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做好宣传,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既是办报的首要任务,也是报纸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当前,报社的主体经营,因条件限制,主要有广告经营和发行经营.围绕党报姓“党”做好报纸主体经营这篇大文章,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按照党的要求,办好报纸,扩大发行,发挥其在新闻舆论宣传中的主导作用,就是最好的无形资产,我们做经济工作就有了广阔的市场.充分利用这个权威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无形资产,利用这种政治优势,开展经营活动就游刃有余了.所以说,报纸办好了,就是最大的政治优势,有了这个优势,读者就信任你,报纸的发行工作、广告工作也就好做了;反之,失去这种优势,报杜的经济发展就无处可言.二、抓住机遇,壮大块头.是发展报社经济的基本条件近几年来,全国的报业发展呈突飞猛进之势,这是各地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结果.而这种机遇,在各地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主攻消息,强化报纸的新闻主体,以主带副,全面提高,是人民铁道报近几年来进行报纸改革的一大举动。目前,人民铁道报上的消息,不仅短了,而且开始“精”了,老的写作模式正在被打破,套话、空话明显减少,在此期间按消息攻关要求组织实施的人大、政协“两会”报道,从内容、写作形式到版面安排,都有新的突破,受到人大新闻局的表扬。回顾这几年来改革消息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强化繁荣消息,不能只在写作方法上下功夫,必须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入手,实行综合治理,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冲破僵化的模式,强化薄弱的基础,消息才能真正多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相似文献   

17.
文摘专栏是报刊的一个综合性知识园地,它以崭新的面貌,独特的风格,清新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因而,办好文摘专栏已成为新闻出版界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职责了。现就这个专题,浮浅地谈谈个人的看法。其一,立意要新,起点要高.在翻阅、摘录文章、材料时,要站得高点,看得远点,以敏锐的眼光,高超的见解,独具慧眼,博采奇闻,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洞察众人意识不到的事物,真正在浩如烟海的报  相似文献   

18.
张天卫 《青年记者》2012,(10):64-65
第一个着力点是抓好报纸舆论影响力的提升.做媒体,最关键的是营造舆论影响力,这是做媒体的根本所在.大报风范,我们的理解就是,报品如人品.做人,要想有大家风范,必须有高尚的情操,高贵的品质,宽大的气度,丰实的学识.作为报纸,大报风范必须具备同样的品质,主流、高端、有丰富和深厚的内涵;对党和人民负责,立场坚定,是非分明,导向正确,坚持以人为本做新闻,有利于推进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符合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湘江支队,千里南下,创刊了三湘报业时代的新纪元。新生的泪水,胜利的激情,凝成激扬的文字,定格在湖南的日记中。从此,湖南日报,如时代的鸿雁,如亲人的家书,每天如期飞向三湘四水,飞向千家万户,飞往历史的深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谈论报刊可读性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报刊园地里几花独放,一片凋零,你看也罢,不看也罢,反正只此几家,别无选择。现在不同了,报刊林立,万紫千红,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可读性差,读者不买帐,就无法生存下去,甚至有倒台的危险。只有下苦功夫,办出自己的特色,让群众喜闻乐见,才能赢得读者,立于不败之地。 可读性,是指读者对报刊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的统一,也就是毛泽东同志过去经常说的让群众喜闻乐见。可读性对报刊来说,既有内容的要求,比如,报道内容是不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否及时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各种需要等;也有形式方面的要求,比如,写作方法是否生动活泼,语言表达是否通俗易懂,版式设计是否美观大方,等等。《新闻出版报》上有一篇评论讲,可读性是报刊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看来,此言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