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高征合并脑血管病的原因,如何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通过回顾分析7例妊高征合并脑血管病住院病从临床资料。结果:7例妊高征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均无作系统产前检查、治疗;头痛、呕吐并抽搐、意识障碍、肢体乏力为主要症状;头颅CT检查后可确诊;及时终止妊娠(剖宫产),积极治疗妊高征配以相应药物治疗为主要措施,产妇1例死亡,胎儿7例均存活。结论:预防妊高征并发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是产前定期系统检查,系统治疗妊高征,发现可疑病例及早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终止妊娠,积极治疗妊高征配以内科相应治疗措施,减低胎儿及孕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失语症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可分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混合性失语,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患者在发生失语后,由于丧失了人际交流的基本能力,常出现明显心理活动变化,甚至影响和干扰正常治疗和生活。经几年摸索,我在失语症病人护理方面有如下一些认识。 一、失语病人心理演变规律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失语,从发生到恢复  相似文献   

3.
抗栓酶注射液是目前治疗和预防血管血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我科从1987年开始应用抗栓酶注射液(初为腹蛇抗栓酶,后为抗栓酶Ⅲ号,现为精制抗栓酶)治疗梗塞性脑血管病,现就在应用过程中,从护理学角度观察220例病人的临床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前瞻性观察了200例位于大脑中动脉区梗塞病人,发现60例在急性期伴有头痛,现将其临床特点及丙戊酸钠对其的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脑梗塞病人200例,男114例,女86例,平均年龄59.0 14.8岁,如首次CT检查未发现与本次梗塞症状体征相对应的病灶,则在入院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急症,其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国内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有特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深入研究的新认识,内科治疗措施也有相应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缺血性脑再灌注治疗 实验表明,脑缺血后90min内再灌注可有效保护脑组织,减轻坏死损伤的程度,而在缺血90min后其梗塞灶大小已与永久性缺血相似。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6.
混合性党规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的法治规范,是中国法治的特色与优势所在,体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然而,混合性党规与纯粹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存在天然的差异,无法与传统党规或国法的理论体系和制度实践机制完美契合。理论的欠缺与制度运行瑕疵为混合性党规的制定与实施埋下诸多隐患。平息混合性党规的属性争议、合理分配混合性党规的立规权限、建立健全混合性党规的审查监督机制等,成为当前实现混合性党规法治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尼莫地平注射液是天津中央制药厂研制的一种钙离子拮抗剂,于1997年始在我院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起病一个月内的急性期脑梗塞,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本组60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及早明确诊断,及时准确治疗,是减少致残率的根本点。自 CT 问世以来,其诊断准确率提高,但在基层医院,尚需依靠临床资料做出诊断。本文就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貌似脑出血而经头部 CT 证实为脑梗塞的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而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同时梗塞的双侧丘脑旁正中综合征却只有几例报导。我科曾收治一例,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陈秀敏,女性,61岁。主因浅昏迷23d而入我院。入院前23天,患者在做家务时突然出现头晕,站立不稳,让家人扶坐于椅上,数分钟后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小便失禁。到某医院住院治疗,当天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第2天(24h以后)复查头颅CT示:双侧丘脑及左枕叶梗塞。按脑梗治疗,效果不著而来我院。查体:T37.2℃,P80次/min,R19次/min,BP22/11.3kPa,一般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塞CT表现与临床特点,探讨临床控制血糖的必要性.方法总结43例糖尿病脑梗塞及123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的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脑梗塞组CT表现较非糖尿病脑梗塞重,病变多位于基底节区(P<0.05),多发病灶为主(P<0.01),疗效差(P<0.01).结论脑梗塞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控制高血糖对早期防治脑血管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湘西花垣县的语言比较复杂,汉语方言是该县的通用语,但其方言性质学界历来有争议。文章通过描写花垣县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归纳其主要的音韵特点,指出花垣县汉语方言具有湘语、西南官话的混合性特征,是一种混合性方言。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致残及死亡率比较高的疾病。目前,国内外的相关工作者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危险因素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进行概述,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基层混合性服务供给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跨部门合作治理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宁波市81890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为个案,研究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种服务供给机制之间相互嵌入、协同增效,协同供给城市基层混合性服务的机制。资源整合是跨部门协同供给服务的主要特征,在未来的跨部门协同中,政府应该积极地从主导者向倡议者、召集者转变,积极培育社会治理主体,推动社会自主治理。  相似文献   

14.
中风就是急性脑血管病,它与心血管病、癌症共同构成当今世界上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中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教师是脑力劳动者,如何预防脑血管病显得更为重要。 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预防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Acut myocordialinfarctionAMI)后的左室重构,系指左室梗塞区和非梗塞区的心肌结构和形态发生几何构型的改变,即在AMI早期梗塞膨展(Infarctexpansion,IE),梗塞区的心肌发生扩张和变薄,导致局部室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1994.2~200O.1月期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24例与同期收治的心肌梗塞无心源性休克患者24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年龄偏小,多有吸烟史,死亡率高多为首次发病既往多无冠性病史合并症少。梗塞面积大多为广泛前壁、或两个以上部位梗塞。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我们对20例经头颅 CT 确诊的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了反复腰穿放血性脑脊液(CSF)和椎管内注射氟美松疗法,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基底节区出血是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中以壳核及丘脑部位出血为多见。而尾状核头部出血相对较少见,临床上单纯根据其病史和略有的体征很难作出正确诊断,或经常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自从CT用于临床,对其有了新的认识。现将我们收治的20例尾状核头出血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我院1998.1~1998.10,采用脑复康、胞二磷、血塞通合用治疗脑梗塞72例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T检查证实为脑梗塞,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72例,男性39例,女性33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99年10月开始对急性脑血管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康复组32人,男10例,女22例,平均年龄57.62±11.62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63±10.01岁。 1.2 病例选择 全部病人根据全国第2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小于80岁;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除外TIA,病呆,未经过溶栓;无严重心、肝、肾、肺部疾患;血糖<11mmol/L;GCS>8分,生命体征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