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恰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需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考什么教什么”,“只教是什么,不教为什么”,“不教为什么这样想,只讲究反复做练习”;应该更多地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重视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让学生充分获得建立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数学理解,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图形的剪拼是数学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充分利用图形的剪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有关学生对判定定理SAS的理解是一大难点,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边、角的对应关系.传统的教学常常是从作图的角度予以解释,而这对部分学生又是一个难点.其实完全可以借助于等腰三角形的剪接来说明两边必须要夹边的原理.如图1,沿经过等腰△ABC...  相似文献   

2.
高翠任 《学周刊C版》2014,(5):107-107
理想的教育状态是通过“怎样教”达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学习.通过“教什么”让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为什么教”使教师更加清楚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在淡墨无痕和春风化雨中发展恩想、培养精神.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本文就“怎样教、教什么、为什么教”三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乔军 《天津教育》2013,(13):22-24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内容。“教什么”指的是教学目标和内容,它是教学过程所追求的结果,“怎么教”说的是教学方式与方法,“为什么教”指的是教育的本质,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但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重视教学方法和方式而轻视教学内容和教育本质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有过于依赖媒体、过于追求形式的趋势,为数不少的教师把主要精力花在了“怎么教”上。课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数学教学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为什么是“你听懂了吗”,而不是“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吝啬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或时间?  相似文献   

5.
李梦 《华章》2013,(22)
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为什么教”和“如何教”“教得怎样”的一种操作方案。包括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五个要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包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教师、学生和大学师生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是多年来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主题之一。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对于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学生为本,理解和认识教师和学生各自肩负的历史责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教学过程,是实现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知识的分类与个体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 ,教师的知识传授一般只注意陈述性知识。这类知识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是指能够转化成语词符号形态的有关事实、属性和一般原理的抽象知识 ,如概念、命题、定理、理论等 ,也就是用于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之类问题的知识。实际上 ,当前教学界一般只注意“是什么”的问题 ,而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 ,即使有人问了“为什么” ,人们也不愿意做出回答。有关陈述性知识亦即具体操作的知识 ,即程序性知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道如何做”的知识 ,很少在教学中谈及。教学中 ,教师过于重视传授系统原理等抽象知识 ,学生就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重视教会方法,忽视思维训练,只重视“是什么”,忽视“为什么”,只重视结论,忽视结论形成的过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知识和能力的脱节。而运用思维训练方法,即运用思维操作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思维分析、设计相应的思  相似文献   

9.
刘天晴 《读写月报》2023,(12):14-17
<正>当前的写作教学,往往重视对写作知识的灌输,缺少对思维建构的培养;将阅读与写作分开,缺少读写结合的意识。如何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去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效果如何”等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师生评价三者目标指向的一致性。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大单元写作教学,旨在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其框架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毛静燕 《现代教学》2011,(1):115-115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应该只重视教材和考纲,而应该重点关注教学的对象,教师教的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基础和发展,教师教的过程方法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因此,全面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需求、方法和习惯等,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应成为教师“定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维录 《甘肃教育》2009,(15):64-64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如果教师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指导,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学生会把体育课当作游戏课,长此以往,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学生也练而无“功”,使“教”与“学”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更达不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教师只重视让学生学懂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过程;学生只知道学了什么,而不知道这些知识(或方法)是如何获得的。这种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发展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有效地理解和巩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有着广泛的  相似文献   

13.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师备课时的必然思考,但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部分教师重视“怎么教”忽视“教什么”,致使课堂形式新颖但内容庞杂零碎,语文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在学生的心田中扎下根来;其次,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把握不好“教多少”和“怎么教”,该讲的不敢讲,该问的不敢问,致使学生对应当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课改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马金丰 《成才之路》2010,(12):I0016-I0016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所共存的弊病是:教师在教学中只考虑自身的“教”而不去研究学生的“学”,也就是说教师只重视自己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的具体过程。所以。教学尽管费时费力.但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设计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教什么?——教文章出处、教“不如”句式、教“而”“夫”用法、教“地”“非不”“也”的含义、教“中心论点”与“文章主旨”的区别.为什么要教这些?——这五个内容是连贯的、递进的,它依次回答了:文章的出处是什么?“中心论点”句是什么?第一分论点是什么?第二分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什么?这是符合一般议论文的教学思路的.这也是“从大处着眼”确立的文章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现在很多教师都很重视课前的预设,在备课中思考得更多的是"我该教什么?该怎么教?"而很少问自己:我为什么确定这些内容?为什么要这么教?这样教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在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听课也只关注教师是怎样教的,很少关注或不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体现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一、把握教学方向,显示教学特色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重视教会方法,忽视思维训练;只重视"是什么",忽视"为什么";只重视理论,忽视形成理论的实际根源,从而严重地导致知识和能力的脱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不确到知之较确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2008,(26):21-2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在《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教师究竟用什么方法处置教材,究竞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显然违背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以为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现成知识,通过教师自己的“咀嚼”之后喂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