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张红 《辽宁教育》2007,(1):72-72
世界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leire)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开展了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提出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主张利用“对话式教学”取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耐心阅读完他所著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之后,我深刻感觉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而他所提倡的“对话式教学”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兴教学方法。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采用“对话式教学”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保罗·弗莱雷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批判了传统的“银行储蓄”式教育,提出了著名的“对话式教学观”。他认为,教育不是谁教育谁。也不是自己教育自己,而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有意义的互动与对话过程。对话是平等的、谦虚的、充满爱的。通过对话,人们改造世界、进行批判思维,从而获得人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以培养批判意识、解放人性为目的,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教育思潮。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践行解放教育要以人性化为核心价值,以文化行动理论为指导,通过“生成主题”调查的方法开发课程内容,以“提问式教育”开展课堂教学,着力构建人性化的对话式教育。基于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当前教育改革应从课程、教学、学习、教师四个方面重新加以认识与革新,将沟通与对话贯穿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批判与反思的深度学习,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的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是世界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他在拉美和非洲开展了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其贡献是提出了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建立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提出了要实施“对话式教学”,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弗莱雷的教育思想已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是世界著名的巴西教育家,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研究,1970年出版专著《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在书中,弗莱雷提出在教学中要打破“讲解式教学”,实施“对话式教学”,要从“银行储蓄”的教育转变为“解放”的教育,从而建立起以培养学生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弗莱雷的这些思想尽管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但对当今的幼儿教育改革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保罗·弗莱雷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批判了传统的"银行储蓄"式教育,提出了著名的"对话式教学观".他认为,教育不是谁教育谁,也不是自己教育自己,而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有意义的互动与对话过程.对话是平等的、谦虚的、充满爱的.通过对话,人们改造世界、进行批判思维,从而获得人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述评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提出了闻名于世的“解放教育思想”。解放教育思想对传统的主流教育思想和课程教学理论进行了猛烈抨击 ,其中最主要的有弗莱雷提倡的“对话式教学”。弗莱雷以“对话式教学”抨击“讲授式教学” ,用“解放教育观”来向“储蓄教育观”宣战。“对话式教学”对于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2006,(3):23-24
“对话式教学”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把对话作为教学的原则,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话,要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和能力,也就是既善于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又善于聆听别人的意见,善于交流。通过近两年的尝试和探索,我校课堂教学的面貌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对于“对话式教学”的认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了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建立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并提出了对话式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左文 《现代教学》2007,(5):F0002-F0002
多年来,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经过执著的实践、探索,从“和谐教育”到“对话式教学”,构建了一种兼顾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对话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各门学科中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对话式教学”操作实施方案,从而把“蹲下来和孩子对话”的追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1.
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罗·弗莱雷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提出了闻名于世的“解放教育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对话式教学”。弗莱雷用“对话式教学”来批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用“解放教育观”向“储蓄教育观”宣战,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对话是普遍存在的。但在学术界,对话已经超越原始的语言学意义而在哲学的高度上被人们关注和探讨,并开始波及学校教育领域。西方学者克林伯格认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式式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他说:“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对话教学也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拉丁美洲杜威”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他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把“阅读教学”界定为一种对话,这无疑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教师独语状态,对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对话式教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等教学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学习、研究和借鉴。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提倡研究性学习,注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对话式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教育的解放。它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觉醒意识以及人性化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阐述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条件和特征,分析对话式教学的现实意义,其目的在于找到对话式教学的实施途径,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启发式教学和对话式教学,一个是内生的优秀教育传统,一个是引进的教学新理念新模式,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包含。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话式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平等意识、包容多元、尊重地倾听和批判精神与创新能力等良好素质。我们需要倡导启发式,更需要开展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17.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的“对话式”教育思想,近年来在我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对话式”教育中,弗莱雷认为对话建立的基础是平等、爱、谦逊和信任,其实质是反思和行动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控制关系.教学过程是双方互动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被教师操纵的灌输过程,教学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强迫学生记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保罗·弗莱雷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提出了闻名于世的“解放教育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对话式教学”。弗莱雷用“对话式教学”来批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用“解放教育观”向“储蓄教育观”宣战,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解放教育理论和实践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和发展的,属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教育观。解放教育的目的———培养批判意识;解放教育的两大任务———揭示与批判;解放教育的核心观点———教育即政治;解放教育的教学形式———民主、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了颇具世界影响的解放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他关于解放教育的目的——“人性化”的观点,他对传统“银行储蓄式”教育的批判和对“对话式”教育的提倡。以及他的“原生主题论”的课程观,均体现了他强烈的民主诉求。他的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