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对新时期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了扫除中美关系正常化障碍的原则,开创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局面。尤其是他频繁会晤美国各界人士,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从而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美关系是毛泽东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建国前后关于中美关系的认识以及毛泽东对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策略,为今天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正确看待中美关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似科中美关系又进入了冰河期。本文指出,决定中美关系的不光是布什及其政府的意识形态,中美关系的决定因素在彼也在我。只要我们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就必将影响中美关系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进一步发展中做出了杰出贡献,邓小平关于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立场、原则和观点对于指导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怎样看中美关系南菁中美关系是我国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对外关系。说重要,是因为中美关系的好与坏涉及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由于中美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所以两国关系如何发展,又紧紧牵动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说棘手,是因为中美关系时好时坏,...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小布什上台以后,美国的对外和对华政策都做了一些调整,这种调整总体而言对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不利。但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一个正在逐渐形成的政策,尚未定型,因此掌握中美关系发展的几个特性,对于我们客观地分析中美关系,把握现实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待中美关系刘洪潮中美关系目前处于紧张状态,这是由美国政府准许李登辉访美而引起的。克林顿政府明明知道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李登辉访美,为什么最后还是批准李登辉去美?美国究竟想把中美关系引向何方?中国政府对美国纵容、支持、配合李登辉制造“一中一台”和“两...  相似文献   

8.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同中美之间台湾问题处理的好坏紧密相关。因台湾问题引发的中美关系危机的责任在美国政府,中国人民最后完成和平统一大业的信心绝不会动摇。  相似文献   

9.
中美关系的风雨冷暖倪峰金秋时节,江泽民主席即将对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是中美关系发展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此次出访是中美这两个世界大国"8年来举行的第一次真正的首脑会谈",而且出访的时机正值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曾经书海桑田: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月布什上台以后,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总体上趋于强硬,但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布什政府已经并还会继续做出一些缓和的姿态。基于多种因素,未来的中美关系既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并提出了处理中美关系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巨大转变,中美两国战略利益、两国战略性质也相应发生改变,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变的波动时期。而对于现实国家利益的追求始终是主导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中美两国在安全领域、经济领域、台湾问题及人权问题方面既有共同利益又存在巨大分歧,因此中美关系始终在冲突与合作中摇摆,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仍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一波三折,几起几落。最近,更由于美国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美众议院提出《考克斯报告》、扩大对台武器销售,从而使中美关系受到了严重损伤。中美关系正在经历严峻的考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美关系进行一番综合考察,以弄清中美关系何以波折不断,中美关系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中美关系今后的趋向如何等问题。一、中美关系何以波折不断对中美关系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注意到,中美之间这些年麻烦迭起,波折不断。1997年和1998年两国元首的互访似乎摆脱了冷战后的徘徊局面,使中美关系达到了…  相似文献   

13.
包训国 《历史学习》2007,(5):41-42,81
[热点背景] 4月3日,84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题为《我所见证的中美关系及其未来》的演讲。这位36年前实现中美关系破冰之旅、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外交家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重温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对构建未来的国际秩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通过自己人民辛勤的努力实现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我在36年前无法预想的。而且,中国是通过自己人民辛勤的努力,没有国外的援助,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干实现发展的。基辛格认为,中美两国未来在环境、能源、军事及全球化等议题上应开展更多对话并加强合作,以对话和合作来促进中美两国的友谊。他表示,在加强协作和避免冲突的基础上发展中美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之初,对世界各国而言,和平与发展仍是各国关系的主旋律。中国与美国,作为太平洋两岸隔洋相望的两个大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共同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同时,中美关系将成为世界大国关系的主轴,两国关系如何不仅直接影响两国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笔者仅对中美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初浅的探析。* 一、影响中美关系的几个问题 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的坚冰被打破后的三十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中美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呈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哲学轨迹,从根本上说,这条发展轨迹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与对抗性矛盾的产物。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经贸合作潜力巨大,这是两国关系能够保持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中美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处理中美关系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美关系起伏溯因○石青运石善全○194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可谓起伏跌宕。50年代、60年代,美国视中国为洪水猛兽,禁止同中国的一切经贸往来,中美形成全面对抗。70年代、80年代,美国联华抗苏,两国关系得到发展。从1989年起,美国再度认为中国是威胁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析了克林顿执政时期政治领域的对华政策问题,主要集中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中国威胁论”问题,提出美国把中美之间认识上的差距和争论当作维护国家利益、推行全球战略的手段,干涉中国内政,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制造障碍。因此,未来中美关系的改善,美国应是主动的一方。  相似文献   

18.
在影响中美关系的诸因素中,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的冲突是决定性的,这决定了中关关系的发展必然充满磨擦与碰撞。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认识现实不能忽视历史,只有对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正确地把握现实。费正清从认识中国的历史传统出发,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进而认识中国的革命过程和中美关系。他把中美关系置于世界历史中去思考,分析了中美关系矛盾冲突的根源。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模式并非一元,而是多元的。在多元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应该加强制度、化和心理上的理解,不能无视其历史传统,加强认识与理解是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体制及巨大的经济差距,但两国政府及两国人民却把发展两国关系看得十分重要。分析中美关系特点并透过表象探究中美关系实质,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