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7-97
以“粉墨登场”为题的中国戏剧水墨画名家名作展荟萃南北,其首展选择上海,是对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中国戏画”开山者关良先生的最好纪念,也将引起人们对中国水墨戏画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同为国粹的京剧与水墨写意形式的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以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为表现形式。对于表意的艺术,既能会得剧中意者,亦磐识得画中趣,两者相得益彰,利于提高观众的审美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3.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中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人文传统又非常年轻的分支画种。唐代以降,水墨大兴;宋元明清四代,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其中出现了石恪、梁楷、黄慎、闵贞和任伯年等人物画大家。他们的人物画作品多采用以书法入画和水墨设色的形式,展现了与唐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完全不同的风格面貌。这些人物画作品可被称作为文人写意人物画。  相似文献   

4.
马世之 《寻根》2003,(1):24-29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伏羲是渔猎、畜牧时代象征性的代表人物,传说他结网罟而发明渔猎工具,制作琴瑟等乐器,规范婚姻制度与嫁娶礼仪,始画八卦,用“太极”学说来分析宇宙发展变化之理。女娲是伏羲族中另一位颇具神话色彩的传奇式人物,她是远古时代“三皇”之一,与伏羲同时,二者为兄妹或夫妇关系,可能代表同一部落联盟中两个具有通婚关系的氏族部落。相传女娲曾抟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发明笙簧等乐器,为女媒而设置婚姻。伏羲与女娲被誉为中国的“亚当”和“夏娃”…  相似文献   

5.
仙游是著名人物画家李耕的故乡,受其影响,当地画古典人物者多,画山水、花鸟者少,画工笔花鸟画者更少;而年轻画家詹黎明的工笔花鸟画紧随时代,出类拔萃,堪称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13,(6):82-85
以“丝路之源,魅力中国”为主题2013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在土耳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年”为土耳其观众奉上的中国文化盛宴姿采缤纷,得到了土耳其观众的热情欢迎和广泛喜爱。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已于3月在京开幕。由此,来自土耳其的戏剧、电影、芭蕾、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传统及古典音乐等领域的艺术家,将在一年内向中国观众展现土耳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优秀的现代艺术。——编者  相似文献   

7.
扇子,中国国粹。扇子制作技艺和材料的演进,是中华文明历史创造的见证。扇面的诗、书、画、印,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浓缩。  相似文献   

8.
扇子,中国国粹。扇子制作技艺和材料的演进,是中华文明历史创造的见证、、扇面的诗、书、画、印,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浓缩.  相似文献   

9.
敦煌石窟壁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技巧之精湛,堪称稀世之珍。敦煌壁画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七类:一、佛像画;二、佛教故事;三、传统神话题材;四、经变画;五、装饰图案;六、佛教史迹画;七、供养人画像。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绘画,以题材分花鸟、山水、人物,以技法分工笔、写意,而人物画“从宋以来就盛行‘写意’”,工笔人物画至晚清近渐成冷门,沦为绝艺。 人物画自古就被画家视为畏途。我国“佛画始祖”、东晋画家顾恺之说,“凡画,人物最难”。确实,无论古今中外,画界都以画人物为  相似文献   

11.
书画泰斗吴冠中的勉励和肯定,令蛰居新疆大半辈子的中年画家李保存激动不已。新疆画坛及新闻界均称李保存为画坛"杂家"。李保存既画最具中国文化精神的水墨、工笔画,又画颇涵西方文化传统的油画、水彩画、水粉画。新疆画坛多有出奇人物,但像李保存因"杂"出奇者不多。  相似文献   

12.
扇面画是文人在扇面绘画、书法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别体之作”,其出现及演变与扇子的演变相始至今。书画与扇页结缘而成扇面画肇始何时尚无从确考。一般而言,扇面画的演变经历了宋以前团扇画一枝独秀、宋元时团扇画与折扇画并存和明中后期至有清一代以折扇画为主的3个时期。  相似文献   

13.
姜進 《中国文化》2013,(1):104-118
1913年,辛亥革命后的两年,王国维(1877-1927)完成了现代戏剧史的开山之作《宋元戏曲史》。从那时起,中国戏剧史就成为系统性的学术研究之对象。王国维的兴趣主要是在宋元两代的戏曲,他的书却采用了主道着西方近代学术传统的进化史学和精英史观,以宋元戏曲为最高成就描画了一条中国戏剧发展的轨迹,追溯其起源,整理其发展之脉络,从中探寻独特的中华美学传统。从王国维开始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戏剧史研  相似文献   

14.
张咏 《中国文化》2014,(1):257-259
作为中国人物绘画体系之一大宗,罗汉题材之绘画有其绵长悠久之历史。作为曾被广大中国民众信仰之对象,罗汉造像与佛和菩萨一样,在佛教艺术中有着大量表现,而将罗汉摹写入图,则始於六朝,东晋戴逵尝画有《五百罗汉图》,是为吾国迄今所见最早之罗汉题材绘画。由唐宋至明清,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5
名为《书画名品的奥妙:如何解读中国画》的中国书画展3月1日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开幕。筹划此展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何慕文研究中国艺术近30年,据其介绍。共展出艺术作品36件,包括有大都会“镇馆之宝”之称的韩干的《照夜白图》。其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及宗教绘画,作品年代跨越近10个世纪。都是大都会馆藏精华。  相似文献   

16.
元代,是中国绘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此期中国画注重笔墨情趣,融入传统书法,强调诗、书、画的统一,集中地反映于山水和花乌领域。元代创文人绘画新天地,钱钟书先生指出,“元人之画,最重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主,元人之诗,却多描头画角,以细润是归,转类画中之工笔”。  相似文献   

17.
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百年前的戊戌维新以及因慈禧大后发动政变而遭受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乘的大事变。大悲剧。其事变过程之复杂翻覆、人物关系之扑朔迷离、文本资料之若实若虚,至今尚有未得其真相者。湖南是变法维新的发祥地,巡抚陈宝箴所领导而由其子陈三立襄助赞画的湖南新政,可以说是清季改革的模范域区。正因为如此,政变后湖南新政以及义宁父子所受之打击格外沉重。 1898年9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慈禧发动政变,幽禁光绪,通缉康梁,杀“六君子”于京城菜市口。10月6日(农历八月二十一),惩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的上谕发出: …  相似文献   

18.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或影戏,属傀儡戏。影戏由艺人操纵皮质或纸质的平面侧影形象的道具,通过灯光将其投于影窗,配以唱念音乐表演的一种古老戏剧形式。皮影戏在中国民间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生态记忆。影戏源于汉代,更多的记载是宋代。大量史料证明,中国影戏的兴盛期是北宋。“看三国流眼泪”,即当时观众看“三国”影戏,“每弄之斩关羽,辄为之泣之”,可见影戏之艺术感染力足以使观众动情。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大文明中心,对亚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辐射和影响。二者在文学史上也并非孤立发展,可以说中印两国在亚洲文学审美范式的塑造上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中,传统的"抒情"精神成为亚洲文学传统乃至整个亚洲文化传统的一种重要表现。作为中印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娇红记》(中国古典戏剧)与《沙恭达罗》(印度古典戏剧,约创作于公元  相似文献   

20.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被誉为中国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和"画中兰亭"。此画真迹于清初曾遭火焚,断为两段。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前半卷《剩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后半卷《无用师卷》,两者分别为"镇馆之宝",30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