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徽州是极具文化特色的区域之一,民风淳朴,其方言别具一格,承载了众多民俗事象。研究其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对于研究和传承徽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徽州方言中表达空间方位、饮食和宗教信仰的词汇无不体现浓厚的徽州民俗民风,尤其是在构成方言词语的理据上,与民俗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联系。通过对这些方言词汇与民俗关系的梳理,为方言词汇的理据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也为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民俗语汇是民俗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色彩文化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不同色彩的不同信仰本身也是民俗的内容,因而民俗文化与色彩文化之间必然产生一种相融关系,色彩民俗语汇就是丰富的色彩民俗积淀的结果。色彩民俗语汇在语义上的特征,与一般的民俗语汇相比,突出了色彩语素在整个语义构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言语汇属于语言民俗,语言民俗体现民俗文化,文章通过辑录《龙泉号军烟云录》文本语境中的地名词语,考释了文本中地域名词的结构、词义和语用,分析了地名词语涵盖的民俗文化特征、词语构词理据,对深入了解语言民俗及其文化特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方言与民俗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民俗传承的工具。各民族的民俗事象,也都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所以它始终离不开语言。而所指的语言现象本身也是民俗现象则尤其表现在方言上。某一地区操某种方言也即是某一方言范围。它本身就体现了这一地区的民俗特点。正因为方言来自文化底层,其民俗文化底蕴既纷繁又丰富,所以在研究民俗学时,不能不涉及它。  相似文献   

5.
高秋娟 《现代语文》2009,(7):105-107
方言和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山东省嘉祥方言除受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嘉祥民俗的影响.嘉祥民俗在形成和发展中接受了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影响,并融汇了少数民族的习俗.嘉祥方言在多种民俗文化影响下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方言语汇与民俗——以景阳镇为例》是将方言学与民俗学有机结合的一部力作。该书记录了整个恩施地区近百年来的方言特点,研究对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内容立足生活,丰富全面,应用范围广泛,研究系统性强,揭示出语汇特性,彰显出民俗文化内涵,探讨了社会巨变对语言和民俗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许多方言歇后语是根据民俗现象创造出来的,因此,含有某种民俗成分是方言歇后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方言歇后语与地方民俗的密切关系:1.民俗和歇后语都具有地方性;2.民俗是方言歇后语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基础;3.由民俗引出来的后一部分是歇后语的语义所在;4.理解方言歇后语必须先了解其承载的民俗现象;5.旧的民俗消失以后承载民俗成分的方言歇后语还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徽州文化与明清徽州民俗体育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徽州文化是明清徽州民俗体育的物质基础、文化原型、经济基础与制度保障,明清徽州民俗体育对徽州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现徽州制度文化的亲情伦理、丰富徽州行为文化的内容、孕育徽州心态文化的价值取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仙居、临海和玉环为台州市下辖的三个县,从古至今经历了千年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与民风民俗。本文将语言学研究与民俗学研究相结合,对台州三地的民俗展开调查,收集相关民俗事物和方言语汇,总结独具台州特色的节日、习俗命名、时空表达等各方面的方言表达,由方言词汇观照其社会文化蕴含,该研究有利于台州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一种中下层文化现象,属于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研究地域方言词汇的民俗文化内涵,有助于开发语言资源,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活素材,而且可以为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提供借鉴,同时也有助于民俗语言学和民俗文化的研究。本文以山东临沂方言为个例,从夫妻称谓、婚丧词语、饮食词语三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加上徽州方言的多样风格,使得徽州民歌具有原滋原味的音乐旋律,反映出土生土长的徽州母语文化的艺术魅力.但由于目前徽州民歌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现代社会文化对它进行了严重的冲击,同时,社会对它的研究和关注不够,使得徽州民歌出现了传承危机.因此,我们要建立对徽州民歌传承人的保护机制,多渠道、多样化的传承徽州民歌,重视徽州新民歌的创作,将徽州民歌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使徽州民歌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屯溪方言,属于徽州方言的休黟片,是安徽省内最复杂难懂的土语之一。由于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处,屯溪方言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与周边方言相互借鉴,其方言词汇保存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普通话词汇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从词汇的语音、语素、语义、语源四个方面入手,试对屯溪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间的差异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屯溪方言词汇的特点进行描写与说明。  相似文献   

13.
方言与民俗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方言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陕北方言以其独特的内涵越来越引起方言研究者的普遍重视。陕北方言中有关婚姻的词汇便蕴含着浓厚的结婚文化、相亲文化、订婚文化和特有的心理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徽州民歌是诞生于徽州地区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民歌的形式很大程度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因此徽州民歌在音韵、用词乃至语言修辞等方面都体现出十分独特的特点。文章针对徽州民歌的腔韵进行研究,从而探究徽州民歌腔韵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兄妹成婚》,有一个鲜活的新疆汉语方言文本,通过对这一文本的全方位语言学解读,生动地展示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语法方面细节性的特点,是本文在方法论层面上有意识的探索。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语言学描述,为新疆民间文学进一步的文学研究和文化学的研究提供可信的语言学依据。文中大量的同样来自新疆民间故事的书证材料,则为结论的信度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新安江是徽州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徽州文化,哺育了徽州一带的民众,也培育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新安江流域民俗体育生态环境遭遇了破坏,文化遗存犹如倾巢之卵,保护迫在眉睫.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繁育的土壤,营养供给站,是文化传承与保护必要条件.通过对新安江流域民俗体育所涉及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和人的价值观念等5项维度的现状评估,并从这5项维度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个鲜活的新疆汉语方言民间故事文本《林则徐和伯锡尔》的全方位语言学解读,生动地展示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语法方面细节性的特点,是本文在方法论层面上有意识的探索。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语言学描述,为新疆民间文学进一步的文学研究和文化学的研究提供可信的语言学依据。文中大量的同样来自新疆民间故事的书证材料,则为结论的信度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孕育下,泉州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民歌。泉州民歌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特色,并在与闽南戏曲音乐及泉州南音相互交融中形成自己鲜明的音乐风格,成为当代闽南语音乐创作和地方音乐教育的丰富素材。文章以泉州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民歌的体裁、音乐特点等角度对其地方区域特点及音乐风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徽州歌谣是厚重的徽州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整体风格上具有一种南北过渡性,既有北方歌谣的刚也有吴歌的柔。徽州歌谣虽然在体式上比较单一,却具有高超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夸张、铺陈运用自如。此外,徽州方言在歌谣中的运用,又使徽州歌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0.
徽州傩历经数千年传承,不断汲取周边地区傩俗文化和民间文化精髓,形成了古老稚拙、粗犷豪放且极具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主流强势文化的冲击,徽州傩正逐步走向衰退和消亡的窘境。针对徽州傩面临的危机,尝试利用徽州文化底蕴和文化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强傩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争取创建有徽州特色的生态傩文化资源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