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年初,我去湖南卫视录了一期《非常靠谱》,汪涵主持,节目做得雅俗共赏,妙趣横生,虽然是午夜档,收视率不太风光,但仍是评价很好的节目。我去的那天,节目环节设置得比较丰富,除了4位常设嘉宾外,每个环节都会根据内容的推进请一些其他相关的讲述嘉宾或表演嘉宾。一个下午一连录了两场,第二场将近尾声的时候,请上来一位老先生。这位老先生是四川一个专门搜集稀奇姓氏并编纂成册的人,带着他厚厚的两部作品上台  相似文献   

2.
古董的价值     
几天前,北京电视台《五星夜话》节目找我当嘉宾录节目,马未都也是这期节日的嘉宾。 录制节目候场时,我向马未都请教什么样的古董值钱。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在一起,你愿意移民跟我去加拿大吗?”这是著名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的一幕:男嘉宾在最后一个环节只剩下一盏亮着的灯,接受女嘉宾的“拷问”。  相似文献   

4.
追星     
我是一个不明白为何会有追星族这种生物的人,职业的缘故,偏偏又要频频遇到他们,我先是像看外星人一样看他们,看得多了,也就无感。有一次,电视台做节目,请来一个明星。本来说好是先采访再录节目,临时变成先录节目再做采访,这就意味着我要多等两个小时。闲着也是闲着,就去看看节目吧。  相似文献   

5.
倪玮 《大学生》2012,(11):30-31
我是厦门大学新闻系的大四学生,不是"白富美",百分百普通人。如果有那么一点优点,可能是脑子转得还快、口头表达还成。1月中旬,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的导演易领高来到厦大,为这档2012年全新的节目挑选学生嘉宾。听说能去马栏山围观各类明星,顺带录个节目,报名的场面自然火爆。在面试中,我们对导演提出的"什么是新闻"的问题,面面相觑。要知道,这个问题从大  相似文献   

6.
倪琦琚 《文教资料》2008,(29):58-60
主持人承担着连接嘉宾与受众、媒体的重要"桥梁"作用,这就要求主持人熟悉节目环节,明确谈话目的,把握谈话方向,营造和谐的"谈话场".因此主持人在节目录制前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并培养自己在节目现场的应变能力和主持技巧.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在电视台专搞幼儿节目,在幼儿园录节目时看到了你们出版的《幼儿教育》月刊,感到办得颇有特色。你们的杂志对我们办节目很有启发,使我们打开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我们办的幼儿节目中有的节目就是走你们趟出的路子,或者是全盘端上。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在电视台专搞幼儿节目,在幼儿园录节目时看到了你们出版的《幼儿教育》月刊,感到办得颇有特色。你们的杂志对我们办节目很有启发,使我们打开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我们办的幼儿节目中有的节目就是走你们趟出的路子,或者是全盘端上。  相似文献   

9.
方舟子 《科技文萃》2001,(10):43-45
“纳米”成了招牌 今年6月初,我应邀回国做为嘉宾参加一个电视对话节目,讨论现在正在国内炒得沸沸扬扬的“纳米热”.这个节目请了两名纳米技术专家,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学委会副主任薛增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北京中商世纪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江雷作为嘉宾,介绍有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情感专家     
方希 《八小时以外》2013,(10):94-94
前一段,因为一个阴差阳错的原因去了_一个电视台做节目,节目的主题跟男女关系相关。嘉宾有五位,其中四位婚姻状况不详,已经明确结婚的大概只有我一个或许还有别人,我不知道。大家针对婚姻内的关系问题大发讨论,其中一位嘉宾很体贴地回头跟我说,看来婚姻幸福的人在这种问题上搭不上话。事实上,我觉得他说得对。虽然从逻辑上看,这里面似乎有点儿矛盾。  相似文献   

11.
周云龙 《生活教育》2014,(23):33-33
正电视台有档《成长童话》栏目,主角都是3-6岁的幼儿。节目录制前,编导要先到幼儿园去物色小嘉宾的人选。有一天编导回来很兴奋,因为她见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精灵。那是一个小男孩。编导和他聊天,一开腔他就痛诉家事:妈妈对我太狠了,又是画画,又是数数,我可怜得就像童话里的那个灰姑娘。再这样下去,我就想离家出走了……孩子的表达没问题,而表达的  相似文献   

12.
餐具晚会     
夜深了,万籁俱寂,人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可是我家厨房里却热闹得很,原来是一场有意思的餐具晚会。晚会的主持人是勺子小姐。她虽然身材苗条,可是却长了一个圆乎乎的脑袋,说起话来声音又尖又细:“各位朋友,请安静一下。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晚会的各位嘉宾。哦,不用介绍了,因为凡是今天在这里的都是我们的嘉宾,大家天天呆在一起,就不用介绍了。下面,我报告一下今天晚会的节目单。哦,不用报告了,因为我也不知道。不过,有谁能够自告奋勇地表演节目吗?”“我来。”原来是圆乎乎的碗先生。只见他潇·洒·地一转,就来到了场地中间,并且笨…  相似文献   

13.
嘉宾在谈话类节目中是信息内容的主要输出者,是谈话进程中的反应者和合作者。在整个谈话场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但业界大多谈话类节目却忽略了嘉宾的重要性,在选择嘉宾时,往往具有随意性,没有依据特定的标准。本文正是从嘉宾的重要性出发,试图探讨出一般谈话节目甄选嘉宾时的通用标准。  相似文献   

14.
高亚东 《考试周刊》2012,(53):34-34
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谈话节目的质量,只有不断地充实各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谈话节目中游刃有余。综合素质是核心关键,主持人在这一前提下从选题营造、交流氛围、调度协调观众嘉宾等方面下工夫,一场高质量的谈话节目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相似文献   

15.
既当主持又当演员的谢娜叫得最响的身分应当是《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在节目里,她的单纯和大大咧咧赢得观众的喜爱,她也因此成为快乐的天使,成为快乐的主持。在《快乐大本营》的笑与泪第一次来《快乐大本营》,谢娜是作为嘉宾助理。做完节目后,大家一起去K TV,何炅自诩为玩得很  相似文献   

16.
一场比赛,俞灏明懂得珍惜的意义,经历有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会有的经验,一份执着,支撑着俞灏明走到今天,也许他不是长得最帅的,却是亲切的邻家男生,也许他不是唱得最好的,却是用心的新进艺人。如果不是他,我们也许不会收获这个冬日温暖的笑容,深夜连线,电话那头的俞灏明声音透着疲惫,刚刚录完节目的他,在车上接受了我的采访。  相似文献   

17.
脱口秀     
《海外英语》2010,(6):24-25
脱口秀,最早起源于美国,也称为“谈话节目”,由主持人通过向嘉宾提问来调动现场气氛。通常这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非凡的口才和强烈的感染力,要求相当之高可想而知。但是脱口秀节目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内容的不可知性,人们带着好奇去观看,能够看到嘉宾最真实的一面,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了解这个节目吧。  相似文献   

18.
刘根生 《生活教育》2011,(12):16-17
日前,笔者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现在开讲》栏目,参与了一场辩论,主题为“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靠谱吗?中国“狼爸”萧百佑扛着他用来打孩子的鸡毛掸到了现场。笔者是正方嘉宾,节目录制前有人问我:你是真赞成“狼爸”,还是“被赞成”?我说:“狼爸”教育中有真经,真有值得赞成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正>1994年,我第一次去央视录节目。那是我第一次戴隐形眼镜,第一次化淡妆,头发也吹好了,穿着一件红色小西服。然后,人生中第一次,有人说,哇,何炅好帅。那一年,我二十岁。在那以前,我是一个非常不好看、非常不起眼的小孩。我个子不高,戴着眼镜,不会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栏目,倍受广大观众喜爱和推崇。崔永元也由此成了家喻户晓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他主持节目思维敏捷、态度严谨、语言精炼、情节生动,节目内容情景创设合理恰当、自由灵活、形式多样。嘉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侃侃而谈,观众们又在嘉宾的“实话实说”中领略到真情,观众“入境”“生情”,于是积极参与进来,主动说实话、谈实感,气氛热烈,声情并茂,崔永元的概括点评富有哲理,令观众回味无穷。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讲得动人、有趣,耐人寻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个栏目的最大特点:创设了情景,形成了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互动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