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1月22日,主持人李湘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或者回应,或者自白》的文章,正式承认她与珠宝商李厚霖离婚。这篇博客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被媒体持续关注了将近两年的“李湘婚嫁事件”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22日,主持人李湘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或者回应,或者自白》的文章,正式承认她与珠宝商李厚霖离婚。这篇博客顿时“一石激起千重浪”,掀起了被媒体持续关注了将近两年的“李湘婚嫁事件”的又一个高潮。自从04年底、05年初,李湘和李厚霖恋爱、结婚以来,“二李”婚姻被各类媒体不断  相似文献   

3.
张婧 《声屏世界》2006,(10):27-28
打开新浪博客的主页,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文化界、演艺界、体育界的名人们,光看到他们的名字就能博取很高的点击率,吸引大量的人气。博客这个原本属于草根阶级的天堂,逐渐沦为了明星自我推销以及大众追星的场所。博客最早出现在美国,2002年8月在我国正式出现。2005年9月8日,新浪网推出了博客产品Blog Beta2.0,成为国内首家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随后陆续邀请众多名人:杨澜、闾丘露薇、余秋雨、徐静蕾、隋菲菲、郭敬明、吴小莉、潘石屹、张海迪、李宇春、张靓颖等纷纷在网上建立个人博客,开放式地与网友交流。这样不仅使得网站人气极旺,也使得博…  相似文献   

4.
杨萍 《声屏世界》2007,(12):35-35
2006,中国博客年“领导博”、“名人博”、“政府博”、“警察博”是经常见诸报端的热门话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人,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个,博客读者达到7500万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5.
“名人开博客”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8日,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推出了博客业务。这一业务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新浪网的博客中名人博客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些博客中,有演艺界的徐静蕾、齐秦、戴军、巩俐、范冰冰等,超女张靓颖;其他的有房地产界、体育界、传媒界、文学界等一些知名人士,如潘石屹,李大双、李小双,吴小莉、闾丘露薇等也都在新浪网站开了自己的博客。  相似文献   

6.
名人博客,由新浪于2005年10月首次推出。它将名艺人一个个纳入旗下。在栏目设置上,它设有日排行榜,周排行榜,月排行榜……。在精品博客圈——华人明星的第一页,作者粗数了一下,就有90多位明星,而当点击到第20页时,后面还不断有新的网页跳出。2006年2月13日11时左右,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冲破千万大关。名艺人博客发展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需合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霞 《网络传播》2007,(7):52-52
“名人效应”不敌“牛市效应”,“中国第一博”改姓“股”了。一个名为“带头大哥777的博客”,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点击率已经超过900万;5月8日当天点击率竞高达46万次,超过了以往稳坐“第一博”的徐静蕾博客。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06,(16):16-16
在5月的统计中,徐静蕾的个人博客登上有“全球博客风向标”之称的搜索引擎Technorati排行榜首,成为首登国际排行榜的中文博客,此前,该位置一直被美国著名博客Boing Boing占据。  相似文献   

9.
马燕  魏佳 《青年记者》2007,(14):140-141
自从2002年中国引入博客以来,作为一只新锐网络发展力量,博客文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是博客元年,博客成为最流行的话语。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2007年博客数量将接近1个亿,差不多相当于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博客掀起一股热潮,普通大众、社会名流纷纷开博,内容涉及个人心情、娱乐资讯、新闻报料,甚至国家大事。“超级女声”作为文化领域的一次盛事,  相似文献   

10.
马燕  魏佳 《青年记者》2007,(14):140-141
自从2002年中国引入博客以来,作为一只新锐网络发展力量,博客文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是博客元年,博客成为最流行的话语。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2007年博客数量将接近1个亿,差不多相当于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博客掀起一股热潮,普通大众、社会名流纷纷开博,内容涉及个人心情、娱乐资讯、新闻报料,甚至国家大事。“超级女声”作为文化领域的一次盛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都说沉默是金,可娱乐圈的法则是炒作是金,而沉默只能是粪土。这条法则最近正在李湘身上闪耀光芒。先是李湘在“荡妇”装的风波中表现出良好的驾驭“风险”能力,后又在李湘“遭老公暴打”的“谣言”中左右逢源,前日,又有网友“爆料”,称“李厚霖后悔娶李湘”(见6月1日《江南时报》)。不管李湘和李厚霖感情恩怨的真真假假,反正随着两人“丑闻”像冲击波一样在娱乐圈和媒体上周期性发作,李湘的人气指数也开始大幅攀升。  相似文献   

12.
《出版经济》2006,(3):12
在新浪网博客上超过千万点击量、被众多网民追逐热捧的徐静蕾推出博客文集. 徐静蕾素面朝天地记述了一个带有明星光环的女人的日常生活.琐碎、自然,既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在无拘无束地玩,也是一个北京女孩的大大咧咧、又带点懒惰的写作,更是一个30岁普通女人精致的生活展现,闪耀着生活的睿智……这些文字都是老徐在拍戏的间隙和失眠的深夜写成,文笔自然、随和、亲切,淡淡地把真实的那个徐静蕾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3.
英国《卫报》近日选出“全球最具影响力博客50强”,徐静蕾的个人博客位列第12位。这张榜单的前20强多以专业技术性和高度娱乐性的群体博客为主。徐静蕾纯粹凭借记录日常生活的博客位居其中,可谓名副其实的“博客女王”。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三昧》2008,(1):34-34
很难想象,一个纯粹的娱乐化电视节目竟然能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使得那个看上去既不性感又不温柔的李宇春最终成为红遍中国的青春偶像。2006年,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生”品牌被中国的电视业疯狂复制,以至于人们只要打开电视,就能同时在若干个频道上看到长相平凡的年轻人忘却羞涩地展示着自己,学着像李宇春那样“想唱就唱”。  相似文献   

15.
名人博客:网络的又一场娱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2到2005,中国博客走过了由兴至盛的最初三年时光,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末,中国注册博客数量达到了3340万,而平均每5.8秒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博客者。2005年9月,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新浪率先建立博客频道,携名人效应圈地博客,徐静蕾、巩俐、冯骥才、余秋雨、余华、吴小莉、阊丘露薇、潘石屹、郑渊洁、高晓松、李大双、李小双等众多来自演艺、体育、媒体、地产、文化等等各界的名人陆续加盟新浪开通个人博客。在蓬蓬勃勃的发展之外,还有另一番或愤怒、或声讨、或忧虑、或鄙视的论调,“名人博客”到底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一个曝光明星绯闻的职业,虽然娱乐了众人,却引来一片骂名,“内地第一狗仔”卓伟怎样解释自己的工作?卓伟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说:“一个狗仔说社会责任,肯定有人笑死了。可我不是丧家犬。当记者,第一我认命,我就是一个记者,我就把这个工作做长久;第二,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跟哪个导演、明星成为朋友。我觉得新闻就是求真,就是揭露。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网上超过千万点击量、被众多网民追逐热捧、并号称第一博客的徐静蕾的博客文集在经历了众多出版社的争夺后,终于落户中信出版社。该书是名人博客书的首度出现, 定名为《老徐的博客》。在网络中已经被“一次阅读”过, “徐博客”出书,是否会因此流失一大批读者呢?对此中信出版社表示了信心:  相似文献   

18.
张楠 《新闻三昧》2006,(11):32-34
因为内容的低俗化和肆意炒作,近年来娱乐新闻一直是颇受诟病的新闻报道之一。虽然在2004年两会期间,人大政协就曾有文艺界委员提议建立专门的行业规范以规避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但时至今日,娱乐新闻“八卦”反而愈演愈烈:从“黄健翔婚变”到“范冰冰包养案”,再到“窦唯和娱乐媒体冲突”,再到长达数月的“猫鼠”博弈般的“王菲生孩子及赴美治兔唇”,明星隐私、绯闻铺天盖地,低俗化炒作充耳塞目。作为工人日报这样的“大报”,面对娱乐媒体正在走向不断激发和迎合大众心理中潜藏的窥私、寻刺激等非正常心理的报道方向,使得娱乐报道不断挑战伦理…  相似文献   

19.
时间已经到了2006年,《超级女声》仍然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中国集邮总公司元月18日发行“李宇春个性化邮票”8枚版以及“2006李宇春贺岁纪念封”,这是内地艺人的头像第一次登上中国邮票的票面公开发行。该不该发行李宇春个性化邮票?再次引发争论。周笔畅单方面宣布与天娱“分手”,被湖南广电封杀,2006年湖南卫视的春节晚会不见周笔畅的身影,又一次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李宇春、周笔畅、何洁等超女的代言广告,频频出现在央视、湖南卫视等各大媒体……《超级女声》的品牌拥有者--天娱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12日,著名演员徐静蕾在新浪的博客点击量突破1亿;曾被网民奉为“股神”的“带头大哥777”,其博客也创造了88天点击量过千万的神话。相对于现实的媒体来说,其受众数量恐怕难以企及。博客,在网络时代一开始只是个人性、非商业性的“随笔”,如今,越来越具有鲜明的传媒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