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历史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好历史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历史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宋紫民 《考试周刊》2009,(34):168-168
历史的发展互为联系、因果相循,从时间上看。它贯穿上下古今;从空间上看,它纵横世界各地;从内容上看,它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和风俗民情等。这说明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因此,学习历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同时,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程的教学,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教师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人类发展历程的浓缩,历史教育紧密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传承和认识人类文明,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的教育功能。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思指出:“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这充分说明历史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使命不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实现历史课程文化的重建.即将改革的核心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相似文献   

7.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在自主地了解过去事实中,培养学生史由证来的求真精神;使学习者在自主地思考过去的事实中,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求实态度,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和兴趣激发的一种教学策略。历史学科重在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上的人、事的学习和认识,获得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人文素养的熏陶与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施教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在历史认知、理解和感悟中培养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9.
葛玉珠 《青海教育》2003,(12):26-27
教育部颁发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势推动的今天,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作为一门课程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既是课程定位的出发点 ,也是课程本质的张扬点。这里以几个课程标准为例 ,看看我们要找的问题。“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 ,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 ,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拓展对世界的了解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①“历史学是认识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