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诗仙李白曾以这样饱蘸激情的笔墨挥写着天门山的奇景。时值金秋,我远足来到了东梁山……近了近了!我感到了那股清新江风,夹着几分水的气息,带着几缕山的温馨。于是,飞快地奔去……我从未有如此兴奋,心胸从未有如此开阔,开阔得如同那浩荡天堑!举目远眺,浩浩长江,浪潮滚涌,拥上岸滩。正值中午时分,天高云淡,阳光和煦,长江如一幅流动的画,又似一条蜿蜒的龙,闪着粼粼的波光,和着哗哗的奏鸣,曲折北流。傍江而峙的便是东西梁山。两山遥应,互为倚托,互相映衬,却各具风采,自成一景。仰视东梁山,沐浴在秋日的柔光…  相似文献   

2.
该诗最后一句,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的注解是:“末句意思说早晨日出东方,孤舟从水天相接处驶来,宛如来自太阳出处。”笔者以为这个注解是值得商榷的。要了解这首诗的正确主旨,需要先弄清楚天门山的地理环境。天门山位于长江中下游,安徽省当涂县与和县的交界处。天门山是一个比喻性的名称。《舆地志》写道:“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这是就两个山来说的,  相似文献   

3.
《望天门山》是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后注释①这样说道":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  相似文献   

4.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岱宗:东岳泰山的别称。在山东省中部,长约200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山上名胜古迹有三四十处。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城县北,山上有敬亭,相传是南齐诗人谢朓吟诗的地方。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州,七登敬亭山。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天门山:是安徽当涂东梁山(古代叫博望山)与和县西梁山的合称,两座山分别位于长江的东西两岸,就像一座天然门户,所以被称为天门山”。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  相似文献   

5.
黄、金二同志的《读李白(望天门山)》 (载《语文教学通讯》八○年第五期)中认为:“作者究竟站当涂县境,长江将其一分为二,东西梁山,虽不高峻,但南北横亘,夹江对峙,形势险要,景色峻秀。大江东去,碧水东流,轻舟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是连成一片的。好象一道高堤,截住了长江去路似的。及至轻舟渐渐靠近,驶到‘至此’向‘直北’迂回的地方,望中的天门山就慢慢‘拉长’而至于被从中间‘拉断’。这个‘断’字十分形象,是刚刚失去连接的形象写法。随着船的迅速‘北回’,两山断裂  相似文献   

6.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指今安徽省当涂县、和县的东西两梁山,两山夹江对峙。 ②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出生 于碎叶(今吉尔吉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青莲乡。唐朝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③楚江,安徽古属楚国,因而也称流经这个地方的长江为楚江。这句的意思是说,两山隔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中的《望天门山》这首诗时,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教材的“预习”是说这首诗赞美了雄伟的长江,而《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说明”却说这首诗是“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赞美了神奇壮丽的天门山景色,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一组课文中的内容。诗人李白充分发挥感官的神奇作用,张扬了长江的雄伟与势不可挡,同时也在读者心中矗立起了一座刀削壁立的巍巍天门。尤其在三四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诗人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然而,作者到底在何处望天门山,令人生疑。人教版教学参考书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第三四句写行船时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  相似文献   

9.
李白的诗中,有两处人人熟知的“孤帆”:一个是《望天门山》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个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对这两个“孤帆”,有的人一带而过不加解说,有的人认为是船的借代,这真是浪费了好诗。其实,这两处“孤帆”就是孤帆,而且都有妙不可言的诗美。  相似文献   

10.
《望天门山》是李白坐船行于楚江,望天门山时所作。它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深情。在诗人充满浪漫主义想象中,天  相似文献   

11.
经过四天的半期考,终于可以感谢感谢学校了,能让我们去秋游,而且还是一处风景区。四天身与心的疲劳终于能得到放松了,享受大自然来陶冶性情,望奇石怪松给予视觉上的冲击,聆听清泉拍打嶙峋来洗礼倦怠……可以说是“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永泰天门山。早就听说永泰县有很多处的风景区,我就去过青云山,那里的景色也别有风韵。今天来到天门山,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不过李太白所望的天门山可能和我游玩的这一座山是两回事吧。在天门山的路口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建筑,像古时候的城门,但又有屋顶,我也说不出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一组课文中的内容。诗人李白充分发挥感官的神奇作用,张扬了长江的雄伟与势不可挡,同时也在读者心中矗立起了一座刀削壁立的巍巍天门。尤其在三四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  相似文献   

13.
吕继红 《现代语文》2006,(11):116-116
李白的《望天门山》像启蒙诗一样,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老幼能详。小学《语》课本第九册就收入了这首诗,各种参考辅导书因版本的不同对这首诗的注释与讲解也不尽相同。但都无一例外的认为:《望天门山》描述了天门山夹水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相似文献   

14.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李白,选自《李太白全集》。天宝十三年八月,李白从金陵出发,准备游安徽宣城,途经天门山,写下了这首小诗。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相似文献   

15.
【病文入院】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妈妈说:"咱们去天门山烧烤吧?""好的。"我大声欢呼着,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们乘着汽车来到天门山脚下,走到长江边的空地上。妈妈把烧烤炉子给支起来了,又从包里拿出酒精,点燃后,再费了九牛二虎  相似文献   

16.
“一定要注意安全呀!”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每当我走出家门,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这句“老话”总挂在他们嘴边。星期天,大雾轻轻地蒙在我脸上,空气变得很湿润,一会儿准是个艳阳天。爸爸要去中梁山取一个东西,反正闲着没事,我也就跟着去了。出门前,妈妈那常挂在嘴边的话又飞进了我和爸爸的耳朵里:“一定要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 ,老师神情严肃 ,学生认认真真 ,诚惶诚恐 ,原来这一节课正是上公开课。老师在黑板上大书几个字———“望天门山” ,然后转过身来 ,略带神秘的问 :“《望天门山》的作者是谁 ?”“李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道。老师又进而问道 :“李白是什么朝代的人 ?”“唐朝。”又是异口同声。“天门山在什么地方 ?”“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再一次的异口同声。……公开课结束 ,听课的老师一致评价 :公开课很成功 ,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 ,同学们发言也很积极 ,启发式教学法得到成功的运用 ,今后还要大力发展推广。这是不是启发式教学法呢 ?我们首先…  相似文献   

18.
有了十来年的实践,我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了。20世纪90年代初,我提出了一个主张: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我理解的“生活语文”包括两个方面: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这体现在三个方面———语文讲读“生活化”。学《长江三峡》,我引导学生回顾长江从“两岸猿声啼不住”到刘白羽笔…  相似文献   

19.
重上马鞍山     
今天,我们一行八人攀登马鞍山,适逢九九重阳节,使得我们的这次登山活动更有意义。远望此山,两座山峰比肩而立,竞指苍天,宛若马鞍,又似天门,因此称做“马鞍山”,又叫“天门山”。传说泰山奶奶路经此地,行路累了,一屁股坐下,便形成了此山形状。  相似文献   

20.
在刘春光的办公室壁橱上,一直悬挂着两样东西:一串长长的佛珠和一把短短的钢刀。这是刘春光和帅学文老俩口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之举。佛珠,意味着“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钢刀,镇邪之宝,“惹火了,我也动刀子!{”面对前来学校敲诈的混混们,刘春光毫无惧声,不顾一切地捍卫学校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