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雅致 《东南传播》2021,(7):142-146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成为主流媒体的必争之地,央视推出的康辉vlog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从建构主义视角解读康辉vlog的叙事话语特征,对于洞察融媒时代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话语秩序有一定的揭示作用.通过诺曼·费尔克拉夫提出的三向度话语分析框架——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对康辉vlog进行剖析发现,视频文本通过细节的政治隐喻、受众的互动控制、说话主体的普遍特质和场景剪切的互文性完成了时政新闻报道这一话语实践,彰显大国外交风采,阐释中国国际地位的现实基础.然而,vlog+时政新闻报道也存在一定问题,新闻话语的技术化和商品化趋势消解了新闻深度,媒体当以更谨慎的态度发挥新技术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背景下,移动化、场景化传播成为主流媒体守正创新的主要阵地,主流媒体正在跟随新媒介环境拓展传播渠道,采用“Vlog+新闻”的方式进行融合媒体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学理论为研究依据,选取“康辉Vlog”为研究对象,分析Vlog文本中的前台、后台、中区、深后台行为展现,并对“康辉Vlog”新闻中场景构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名专栏”提供了一个审视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力的重要窗口。新媒体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应逐渐实现内容生产、话语表达与技术创新的嵌入与融合,彰显主流媒体的技术赋能,实现传受互动的融合传播。“新闻名专栏”也应在移动化、社交化与智能化传播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从而提升主流舆论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众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主流媒体在扮演社会"瞭望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面临着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挑战。如何生产出形态创新、内容专业、传播高效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战"疫"报道的关键。如何推进新闻生产主力军进入移动传播主阵地,也成为媒体融合的实战演练。本文选择合肥市属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疫情宣传舆论引导的全媒传播表现及效果。疫情期间融媒体传播呈现出的特征,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5.
继2022年总台"春晚"在微信视频号竖屏直播收获上亿观看人数后,《新闻联播》入驻开通直播也收割了高人气.进军具有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等特点的微信视频号,是主流媒体在移动端传播的重要探索.本文从传播形式、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出发,探析微信视频号传播特点及其对主流媒体传播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场景兴起,万物互联——移动终端、传感器、社交媒体、大数据、定位系统的广泛运用,使得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日益场景化。本文从"时空"与"情境"的复合维度厘清了"场景"的概念,提出了当前新闻媒体场景化应用的主要思路:既要满足用户类型化的常规性需求,又要寻求其场景化的随机性需求。从新闻传收模式、受众场景体验、商业消费变迁的角度分析了新闻媒体场景化应用的必然性。场景化的传播可以在新闻采集方式、新闻制作形式、新闻传播样态、新闻获取场景四个层次上拓展,以实现用户不同场景的感知与信息的适配,为新闻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已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需求。Vlog作为时政新闻领域中出现的新形式和新样态,符合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传播趋势,不仅丰富了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也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专业内容生产机构的"跨界"成果,主流媒体纷纷找准机遇,将严肃的时政内容融入个性化表达方式中,创新了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实现了新闻报道内容的立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数字传播的主题报道创新表达构成了信息传播领域的主要方式,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传播成为主流媒体守正创新的关键发力点.当前,我国媒体融合正向纵深推进,主流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探索传播新样态,围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报道这一重要职责与使命,创新内容策略、叙事模式和传播路径,通过布局个性化的短视频、VR沉浸式体验、可视化数据等多种融媒体形态创新主题报道形式,以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立体的方式、智能的手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显著成就进行全景式扫描,以融媒传播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变,"融绘"百姓生活的富足和砥砺奋进的时代风貌,高度凝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真挚厚重的人民情怀,充分彰显了全党担当使命、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为决胜全面小康注入强大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9.
张培 《东南传播》2020,(8):130-132
自2018年起,新的短视频形式Vlog(视频微博)在国内逐渐兴起,通过展示作者私人领域形成"后台前置"效应受到关注。但随着Vlog行业的发展,其场景交互渐趋复杂,呈现出"前台"与"后台"的"中区"化融合,并重构梅洛维茨理论中由于"后台"不断暴露而遭祛魅的话语权威。以倍受关注的"康辉的Vlog"为例,解读其"中区"行为展示、分析其重构视频主体话语权威的过程,认为官方媒体正在跟随新媒介环境拓展传播渠道、变更话语方式,且在以Vlog为代表的多次创新实践中,以话语权下放为起点,最终加固了自身话语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受众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电视时政新闻应该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更新传播理念,丰富和创新时政新闻的内容,改革时政新闻的形式,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好地宣传党政方针和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11.
短视频作为一种移动化、碎片化、通俗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正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近年来,以河南卫视为代表的省级主流媒体开始利用微信视频号的超强社交属性和传播势能,让传统主流媒体的内容推广和多元传播呈现裂变之势,富有时代性地创新探索与全新尝试。以河南卫视微信视频号为例,具体分析我国省级主流媒体微信视频号的创新传播策略,即打造独特定位与优质内容,引导社会主流价值回归;塑造平台型媒体架构,达成传播效果最大化;以内容为圈层媒介,培育用户关系资源。  相似文献   

12.
2017年,vlog开始出现在中国大陆,迄今为止vlog的百度搜索指数整体环比增长率200%。尽管不像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APP的爆发式增长,但vlog作为一种新的视频内容呈现方式,在中国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首先对vlog的定义进行界定,从内容生产方式、内容主题分类及内容特点三方面介绍了vlog的内容属性及特征。接下来,分析了vlog的受众满足机制,认为vlog制造了人际交往的光韵,完成了平淡生活中对仪式感的需求,同时契合了青年亚文化的风格。最后笔者对vlog的发展迷局与出路等几方面进行了具体梳理,以期为vlog本土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3.
颜斌  黄晓辉 《新闻战线》2023,(23):35-38
伴随短视频热潮,国际传播呈现出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趋势,这为地方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路径方法。湖南日报社通过全媒体传播体系赋能国际传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话语能力、中国故事的讲述能力、沟通世界的连接能力,积极探索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淇 《采.写.编》2021,(12):89-90
短视频新闻是将新闻内容融合短视频,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传播新闻信息,融媒体环境为其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短视频新闻传播体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渠道社交化、传播效果高效化、传播受众年轻化等显著特点,新闻传播优势更强,是当前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然而融媒体环境下,短视频新闻需结合传播特点,不断探索传播新路径,以此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漆谦  王美 《新闻战线》2022,(8):76-79
媒体融合时代,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借助新技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的融合报道出新出彩,其作品呈现互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移动化、智能化和沉浸化的特点。因其交互作品独具特色、可视化作品高度凝练、社交类视频注重情感叙事、沉浸式直播虚实结合等原因,主流媒体的两会融合作品得到了有效传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融媒体时代,Vlog作为深受受众喜爱的短视频类型已经被传统主流媒体广泛应用于新闻生产中,成为主流媒体创新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当前的Vlog新闻生产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主流媒体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生产策略加以有效解决,才能扩大Vlog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介入传统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媒介接近权"和"传播参与权",新闻话语体系和传播模式发生改变。本文对"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做内容分析,发现议程设置功能减弱,新闻专业化程度降低,但舆论引导功能并未丧失,网络社交媒体新闻传播趋势是个性化而非娱乐化,应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
移动传播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成为信息传播与接收的重要载体,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以及用户的新闻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梨视频作为资讯类短视频行业的"领头羊",改变了新闻生产的话语模式,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率。主流媒体纷纷使用微视频来进行政务报道,在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对短视频领域也无法视而不见。在移动传播时代梨视频的发展经验或能为主流媒体的再造升级与资讯类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技术驱动新兴媒体发展,开启了城市传播的"微时代"。顺应移动化、垂直化、社交化趋势,网络社群应运而生。用户兼具内容生产、传播及消费于一体,城市传播场景更趋复杂。用户生产内容与专业生产内容并进,短视频成为城市传播的"蓝海"。媒体平台社群化运营,为城市传播精准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成为行业焦点.为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新闻"报道优势,总结了"短视频+vlog""短视频+移动直播""短视频+动画""短视频+航拍"等四条创新发展路径.旨在助力短视频开辟新闻报道新方式,破解新闻报道创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