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尚青 《青年记者》2020,(13):77-7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举国上下勠力奋战,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扩散。对新冠肺炎的战斗可以分为防疫和抗疫两个阶段。在举国抗疫的大战中,媒体是十分重要的力量。大众传媒传播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力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加持的网络传播能更快更智能地监测并改进公共危机下的传播策略。近期很多文章反思媒体抗疫中的经验和教训,关注舆论导向、报道技术、报道失范和传播伦理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喻满意  齐怀文 《传媒》2021,(3):21-23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新媒体以其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优势,成为防疫抗疫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和舆论引导者.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借助新媒体传播矩阵,宣传重大决策部署,报道联防联控措施成效,讲述一线感人事迹和战"疫"故事,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力量,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何慧媛 《青年记者》2020,(12):11-12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正在加速媒体融合转型的专业媒体坚持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方式创新,推出一系列有感染力、有影响力的抗疫新媒体报道。其中的爆款产品,运用融合生产实现了内容增值,值得总结关注。  相似文献   

4.
黄怀 《东南传播》2020,(12):132-133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对公众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对承担着舆论引导职责的主流媒体来说,如何做好抗疫报道,是对其组织指挥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考验。本文以《厦门日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例,探讨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发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引导作用,推动党心民心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在新冠疫情期间,媒体成为人们了解疫情进展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时代,许多自媒体为了博取关注、赚取流量,散播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对群众造成了误导,也干扰了抗疫工作的正常进行。相比之下,主流媒体则充分展现了专业性、权威性、客观性的优势,并且尝试多种方式进行融合报道,满足了广大群众第一时间了解真实疫情信息的需求。本文探讨了主流媒体在疫情报道中作用的发挥、价值的体现,对今后主流媒体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报业融合发展不仅铺就了广泛覆盖的主流价值内容传播网络,更形成一张反应迅速、形态多样、功能全面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与动员网络。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各报网的融媒体传播集中亮相,并在战"疫"的应急报道阶段体现出鲜明的新闻传播业态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传播力是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基础。在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时刻,《新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如何做到"居高而声自远"?本研究以"新华日报"与"抗疫"或"防疫"或"防控"或"疫情"为高级检索关键词,使用Gooseeker和八爪鱼采集器进行网页数据采集。通过将数据分为暴发期、平稳期两个参照组,针对"两微一端""政务平台""地方报刊"三个独立结构单位进行考察。结合传播力影响半径公式得出以下结论:《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在"两微一端"的传播力影响半径最大。"两微一端"倾向于吸收《新华日报》中疫情进展通报、防控政策、民生、交通、社会安全、科普辟谣的相关报道内容。与《新华日报》抗疫报道互动紧密的政务类平台,除了省级相关职能部门,"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淮安"显示度高。平稳期《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对政务类平台的传播力指数更高。《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在江苏以外的地方级报刊中传播力影响半径不大,这与疫情发展态势、媒体性质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傅明 《视听》2022,(5):37-39
绍兴日报社与绍兴广播电视总台组建成立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以来,不但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上实现了优势互补,还健全了新闻信息传播的融媒体矩阵,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巨斗争中,已彰显出地方主流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抗疫报道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讲究报道时效,发...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众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主流媒体在扮演社会"瞭望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面临着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挑战。如何生产出形态创新、内容专业、传播高效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战"疫"报道的关键。如何推进新闻生产主力军进入移动传播主阵地,也成为媒体融合的实战演练。本文选择合肥市属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疫情宣传舆论引导的全媒传播表现及效果。疫情期间融媒体传播呈现出的特征,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0.
刘序明 《传媒》2021,(7):42-43,4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成效的一次验收.中国组织人事报突出行业特点,围绕系统行业重点工作、战"疫"中的先进典型、直面问题做好报道,形成了全方面、多层次的宣传矩阵;唱响主旋律,强化策划、创新和协同作战三大意识,体现专业厚度与深度,并做好融媒体报道,进而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2021年9月,厦门发生了一轮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在厦门全市全力应对疫情之际,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以下简称厦门广播)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用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新闻作品,记录现场、捕捉感动、传递力量,营造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疫情防控宣传氛围。本文以厦门广播推出的《真实记录》组合报道为例,阐述地方广播媒体如何聚力融合传播、唱响主旋律、传递抗疫正能量,在疫情防控宣传中彰显广播主流媒体价值,今后又该如何在优质产品创作上实现破局。  相似文献   

12.
郑智 《传媒》2021,(6):51-52
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战"疫"宣传报道是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成效的一次验收.本文以《检察日报》为例,从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三个方面探讨了行业媒体如何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独特优势,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做好做实抗"疫"报道.  相似文献   

13.
距离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首次在官网向社会公布新冠肺炎疫情已一月有余。经过梳理,笔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经历了自媒体披露为主的信息呈现阶段和疫情信息公开后多元角逐的媒体表现阶段。第一阶段为12月31日至1月20日,由于疫情信息未及时向外界公开,这一阶段武汉当地媒体缺位失声,基本没有媒体报道的呈现;1月20日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家领导人对疫情作出重要指示,钟南山院士晚间在央视《新闻1+1》发声,武汉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从这天起,疫情进入全面爆发和抗疫阶段,媒体疫情报道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国乃至全球出版业生态,影响了我国出版业各环节的常规面貌.疫情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题出版、图书竞价折扣、直播与出版业融合、书展新生态四方面.疫情环境结合新媒体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线下阻隔、线上活跃的传播特征对出版业影响较大,使新旧媒体图书销售的竞价折扣恶性生态加剧失衡.高效的抗疫行动带来了更早稳定的社会环境与更丰富的抗疫经验,加之政策扶持,使得战"疫"主题出版与线下书展在全球脱颖而出.疫情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融合创新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中国传统出版业的创新能力,也成为深刻反思行业痼疾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5.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报道中,主流媒体运用创新可视化表达可使新闻报道实现“破壁出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图”系列报道是北京日报在战疫报道中一个爆款可视化案例,全网阅读量已超23亿。本文以其为例拆解战疫报道的可视化路径及生产机制,用实例分析思维导图、数据图解、动态数据视频、SVG互动图文等可视化形式在主题报道中的运用,探讨主流媒体运用可视化表达抢占传播先机、占牢舆论阵地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年初,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县级主流媒体的邢台市任泽区融媒体中心成为抗疫工作的中坚力量,不仅在第一时间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声音传递,而且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精准发声,融合传播,为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智慧 《新闻前哨》2022,(14):7-9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至湖北省、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巨大变动。湖北省级融媒体充分运用了多种传播手段,呈现了一个立体的、人性的、真实的抗疫故事,不仅满足了异域民众的知情权,同时也重构了地方民众的集体记忆。本研究结合不同学科方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对湖北省级融媒体疫情报道叙事策略展开阐述,以期构境其影响地方民众文化书写、身体规训、集体记忆、情感共识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8.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对于媒体和媒体人来说,都是如此.面对这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家媒体各展其长,尽锐出击,各种新闻体裁、报道手法、传播手段基本全部用上.由此,通过疫情报道亦可以看出不同媒体的影响力以及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效.一是纸媒影响力下滑明显,但自办新媒体平台影响力走强.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融合深化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下,2022两会报道从供给端转向需求端发力,实现了从技术变革到技术集成的传播生态演变,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多元融合、生产流程集中化智能化、内容表达分化等变化。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两会报道需要以媒介逻辑重构生产理念、以平台逻辑创新实现精准触达、以表达逻辑创新培育情感受众,以此为两会报道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惠敏 《传媒》2021,(16):66-6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大主流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营造抗击疫情的良好舆论氛围.在这些报道中,《人民战"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民战"疫"》是人民网于2020年1月24日启动的直播节目,同时在人民网旗下的人民视频客户端上线,是一档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网络直播节目.据人民网统计,在直播过程中,《人民战"疫"》以专题直播形式集中打造直播新形态,并联动了全国250多家媒体共建共享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推出了31场特别直播节目,总时长2580分钟,充分调动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单期最高播放量2000万次,直播中央省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133场,累计超过5亿人次观看.这充分彰显了人民网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人民网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