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流行音乐带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巧用流行音乐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丰富音乐课堂,更好地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最终实现音乐课堂的高效。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理论的创新,樊琪、姜莹名、巩玥等人编写了《音乐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技能》一书,该书以全新的音乐教育思想为指导,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了合理的音乐教育创新思路。作者提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理论的改革,需要以音乐教育观念的创新为引导,要将单纯的音乐理论和乐理知识教育转变成对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追求,将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课堂学习,将以音乐技能训练为中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45):147-148
在音乐学习中,乐理知识是其中的基础知识点,只有先学会了乐理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去学习音乐。乐理包含着音准、节奏、和声、曲调、节拍、音区以及音色等,在音乐学习中只有掌握好这些知识内容才能够促使自己在音乐学习中学习得更好、更完善。基于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教导学生音乐乐理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在音乐学习中遨游,激发自己的能量,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感到愉悦。  相似文献   

4.
构建音乐快乐课堂,可以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音乐教育.构建音乐快乐课堂,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峰浩 《林区教学》2013,(9):117-118
演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吹奏口风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口风琴吹奏与形体律动的整合,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器乐进入音乐课堂,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音乐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如何让乐器进入课堂,充分发挥器乐的教学功能,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音乐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所谓有效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效益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得更多,更快,更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讨,产生对获取知识的渴望,从而快速提高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现就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学习中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放松心情,提高审美能力,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将所学音乐更好地融入内心之中,让学生不再将音乐当做负担,而是当做学习之余的放松,这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目标就基本实现了。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让音乐课堂融入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也显得十分重要。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是社会学校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我国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不单单是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得我们对于学生的音乐教育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奥尔夫教学法从音乐的本源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出发,主张在学生最自然的条件下启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并且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课堂的实践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到了音乐知识,学生身心愉悦并且学习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小学时期是各种知识打基础的重要阶段,音乐教育也不例外。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让他们真正地学到知识,能够通过所听的音乐,体会其中内涵,能够懂得欣赏音乐,那么音乐授课就不仅仅是让学生跟着练习发声,简单识谱,学习几首歌曲,它需要更细致的教学。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节奏训练这一基础教学,可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学生,家长,社会对艺术特长,尤其是音乐特长的重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音乐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节奏训练,更要加强。本文意在分析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如何加强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在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要唤起学生的潜在音乐能力,用音乐表现内在的感染力去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音乐表现形式、手段去吸引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及音乐实践活动,用学生喜欢的简易乐器去吸引学生,并用各种优秀的音乐作品去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课堂为主导、课外兴趣小组为补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音乐知识的学习之中,让音乐本身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1.
刘繁育 《考试周刊》2014,(38):178-178
让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要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注意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经典音乐的比例,突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是中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音乐教师要高度重视音乐教学,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才能起到音乐教育的作用。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对音乐却没有兴趣,认为是一门副科,不看重音乐学习。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是不能很好地学习,学有所获的。所以,教师的音乐教育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愿意学习音乐知识,感到学习的快乐,学习效率就高。  相似文献   

13.
以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学习为圆心,向学生生活各个领域延伸,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获得有活力的音乐知识,陶冶情操,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要对学生情感层面上的熏陶、感悟、净化关注,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15.
何谓新理念?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都能受到正常的音乐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本文旨在探究“动感”音乐课堂的新教学模式,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下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最终实现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让音乐教师对课堂有了新的理解与诠释,音乐课堂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而应该是快乐的音乐园地,让学生从游戏入手,使学生快乐、轻松地产生模仿创造的冲动,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沉闷课堂,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轻松学习,轻松体验.  相似文献   

17.
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在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的接触中进行学习,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永久的知识。让音乐课堂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让音乐课堂阳光灿烂。  相似文献   

18.
何谓新理念?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都能受到正常的音乐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本文旨在探究“动感”音乐课堂的新教学模式,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下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最终实现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杨碧瑜 《天津教育》2023,(7):131-133
<正>在小学阶段中,音乐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喜闻乐见的课程。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信息技术的出现,能更好地让音乐教师使用更多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不同的精彩音乐课堂,音乐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使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相结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参与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20.
乔启翠 《学苑教育》2012,(10):75-75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接受教育。让音乐走进课堂,让音乐的魔力发挥在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