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热学中克拉伯龙方程表达式pV=nRT.即定量分析气体在摩尔数相同时气体体积(V)、温度(T)、压强(p)的关系.4个变量分别为: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而T则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还有一个常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一、巧用克拉伯龙方程解决热学中图像问题1.巧用克拉伯龙方程解决热学中p-T图像问题  相似文献   

2.
1 气体 本章分别讨论了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性质、pVT关系及其计算方法。其中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描述的是任一指定状态下理想气体系统的pVT关系,可用于求算该状态下系统的一些宏观性质,如p、V、T、n、m、M、ρ等。 例1 同温同压下,若A和B两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M_A:M_B为2:1,则其密度之比ρ_A:ρ_B为妇__。 答:2:1。  相似文献   

3.
一、应用气态方程,从理论上解释说明气体摩尔体积,证明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正确性,并统一二者。 1.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明: ∵ρV=nRT 规定ρ=1atm T=273.15(t=0℃)——标准状况 当 n=1mol时 ∴V=nRT/ρ  相似文献   

4.
气体实验定律除了用公式表示外,还可以用图象描述,只要弄清图象中图线的某些关系就可利用图象来解决有关气体性质的若干问题,而且直观简便. 对于一定质量气体,分别在温度T_1和T_2条件下所作的等温变化,在p-V图上的图线Ⅰ和Ⅱ,如图Ⅰ所示.根据克拉珀龙方程pV=nRT可知,pV恒量跟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可见图线Ⅰ和Ⅱ对应的温度 T_Ⅰ>T_l·即远离pV轴的曲线所对应的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5.
赵君 《理科考试研究》2005,12(10):34-35
如果是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可适用公式ρ=m1/V1=m2/V2=△m/△V;如果是不同种物质,当它们体积V相同时,可适用公式V=m1/ρ1=m2/ρ2=△m/△ρ.合理使用这两个公式,会很容易地分析某些复杂的密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莉 《当代电大》2001,(8):64-68
1 气体 本章主要涉及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分压的有关计算。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 例1 气体氙能与氟形成多种氟化氙XeFx,实验测得在353K、15.7kPa时,某气态氟化氙试样的密度为0.899kg·m-3。试确定这种氟化氙的摩尔质量和分子式。 已知:氙、氟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0.131和0.19kg·mol-1。 解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可以推出: pM=ρRT  相似文献   

7.
玻意耳定律指出: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pV=恒量。气体的等温变化也可用图线来表示。用直角坐标系的横、纵轴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V、压强P,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在P—V图上是一条关于直线P=V对称的等轴双曲线,如图1所示。而且气体温度越高对应的双曲线离坐标原点越远。  相似文献   

8.
气体是物理、化学都要着重研究的对象,高中物理主要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来研究气体在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时,温度、压强和体积三者的关系;而高中化学则是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来研究温度、压强和体积三者中有2个条件不变时,另一个条件与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两者表达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相同,均可由克拉珀龙方程(pV=nRT)推导得出.有关气体问题的理化综合题是考试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下面举例说明这类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9.
皮小力  陈燕黎 《天中学刊》2001,16(5):106-106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1V1T1=P2 V2T2 进行推广得Σni=1Pi Vi Ti =恒量 ,用此式解变质量理想气体问题 ,更加简单 .1 公式Σni=1Pi Vi Ti =恒量的推导过程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系统 ,变化前有 m个部分 ,各部分的状态参量为 P1、V1、T1,P2 、V2 、T2 ,…… Pm、Vm、Tm,变化后为 n个部分 ,各部分的状态质量分别为 P′1、V′1、T′1,P′2 、V′2 、T′2 ,…… P′n、V′n、T′n,则由克拉珀龙方程的推导式 M =μPVRT 得 :   M1=P1V1μRT1,M2 =P2 V2 μRT2,…Mm =Pm VmμRTm ,( 1 )   M′1=P…  相似文献   

10.
<正>求解理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需要先厘清三个状态参量:(1)理想气体的温度T——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它决定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2)理想气体的体积V——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3)理想气体的压强p——大量气体分子作用于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力,它由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所决定。另外,需要牢记一定量某种气体在某一状态时的P、V、T三参量的关系PV=nRT或  相似文献   

11.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八章,现将各章的重点内容做一简要分析。1 气体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此式可用于求算任一指定状态下理想气体系统 P,V,T,,n,m,M,ρ等。例1 同温同压下,若 A 和 B 两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 M_A:M_B为2:1,则其密度之比ρ_A:ρ_B 为______。答 2:1。1.2 分压的定义及计算气体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分压定义为 P_B=x_BP。对理想气体,又可推出:P_B=n_BRT/V。例2 在一定温度下,将1.00×10~5Pa 下占有4dm~3的气体 A 与在3.00×10~5Pa 下占有2dm~3的气体 B 混合,并置于体积为8dm~3的容器中。若 A,B 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则该气体混合物的总压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时,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往往使用P-V图线、P-T图线及V-T图线来表示,分析气体定律的图线,可以加深对气体状态和变化过程的理解,从而开阔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与P-V图线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可表示为PV=恒量.在P-V图上,等温过程表示为双曲线.(1)在图1中,给出了不同温度时,等温变化过程的一组等温线①、②、③,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值量,可知PV的值与T值成正比,因而不难确定不同等温线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P3V3>P2V2>P1V1,所以T3>…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链接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实质是“三同”定“一同”,即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它可以由气态方程(PV=nRT)推导出,适用于单一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相似文献   

14.
玻意耳定律指出: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pV=恒量。气体的等温变化也可用图线来表示。用直角坐标系的横、纵轴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V、压强p,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在P-V图上是一条关于直线P=V对称的等轴双曲线,如图1所示。而且气体温度越高对应的双曲线离坐标原点越远。  相似文献   

15.
在八个热力学状态函数U,H,F,G,S,T,V,P中,任意三个均可组成六个一阶偏导数,共组成336个一阶偏导数。一般来讲,任意四个一阶偏导数又可组成一个新的关系式,新关系式的总数为C_(336)~4≈5×10~8个。如此众多的关系式,不可能、也无必要逐个地进行实验测定。对均相体系,只需用少数易于测定的物理量(物态方程V=(T,P)、热容C_P、C_v,及热容商γ=C_P/C_y、压缩系数β=-1/V((?)V/(?)P)_T、膨胀系数α=1/V((?)V/(?)T)_P)就可将所有的偏导  相似文献   

16.
1.定义型 例1已知y—m与3x+n成正比例(m、n为常数).当.27—2时,y=4;当z=3时,y=7.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7.
1.等温变化的过程 气体的温度T不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一定量气体的内能不变,即△U=0,则W=-Q,且pV=C.  相似文献   

18.
1.用公式W=p·△V计算 当气体等压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 W=p·△V; 当气体等压收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 W=p·△V. 例1 如图1所示,气缸竖直放置,其横截面积为S,用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n摩尔理想气体,活塞可无摩擦上下移动.气缸外的大气压强p。保持不变,求气缸内气体的温度由T1升至T2时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相似文献   

19.
HCl或NH_3没有集满等因素的干扰,其原因是:由于实验所制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密闭的容器里存在着水和该气体的蒸汽压,以及“喷管”的水位差压的缘故。为使烧瓶充满水,可松开烧瓶的塞子,再从锥形瓶的弯曲管吹气,使水刚好充至烧瓶的塞子下,就制得1体积水吸收1体积气体的盐酸或氨水。那么,由此实验制得的盐酸和氨水的百分比浓度,摩尔浓度和pH值各是多少? (1)求溶于水气体的摩尔数(n): 若实验在常压、常温(t℃)下测定,V为升根据:PV=nRT则n=PV/RT(mot)T=(273+t)K。 (2)求溶液的百分比浓度(c%): ∵由此所制溶液的浓度极稀,∵D_(溶液)≈1  相似文献   

20.
题目(第三届全国物理竟赛决赛试题)一容积为的抽气机,每分钟可完成8次抽气动作,一容积为1L的容器与此抽气筒相连通,求抽气筒工作多少时间才能使容器气体的压强由760mmHg降为1.9mmHg(在抽气过程中容器内温度保持不变).分析一根据玻意耳定律,找出每抽气一次,压强降为P’,P’与容器的容积V和抽气容积V’及原压强户的关系式,然后进行求解.解法一抽第一次气后,容器V内气体的压强由原来的户0降为户1,则第二次抽气后,容器V内气体的压强由第一次抽气后的P1降为P2,则依次类推有把以上n式相乘,得其中:p0=760mmHg,pn=1.gm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